搜索
 

“怪病”久治不愈,皮肤科医生巧解难题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刘伟峙

通讯员

张华

王言熙

文/图

阅读提示:身体莫名发热、淋巴结肿大、双手溃烂且久治不愈,年过六旬的方女士被这种“怪病”折磨得不轻。几个月来,她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直到来荆门二医求诊,经医院多学科会诊,该院皮肤科医生一眼看出其中“蹊跷”,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一周后,方女士康复出院。

五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记者跟随荆门二医温情回访团队来到沙洋县患者方女士的家。车辆刚驶进院子,正和邻居拉家常的方女士就快步迎了上来。她一边热情地和医护人员打招呼,一边激动地向邻居介绍,“荆门二医皮肤科真是了不起,我的‘怪病’就是他们给治好的。”

去年5月,方女士突然感觉左边脖子疼痛,最初以为只是睡觉落枕了,几天后脖子疼痛加重,人也开始发烧。当地卫生院临床诊断为扁桃体炎,并行抗感染治疗。治疗21天后,方女士病情没有好转,发烧也反复。在医生建议下,方女士转到县医院作进一步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她的烧是退了,可颈部淋巴结肿大却不见好转。方女士个人觉得已无大碍,拒绝了转往市级医院作详细检查的建议后,开了药回家治疗。

同年8月,口服药吃完脖子疼仍然没有好转的方女士,再次来到市内某医院住院治疗。经淋巴结穿刺检查,提示“增生性淋巴结炎”。治疗5天后,方女士的双手手掌、手背及指尖出现了散在的红斑,瘙痒、疼痛。又过了几天,方女士的右腿、臀部、手臂也出现了红斑和疱疹。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下,方女士腿部和臀部的红斑、疱疹消退了,双手和手臂的红斑仍然存在。

出院回家的方女士本以为找到了病因,可接着病情变得扑朔迷离。她双手的红斑开始出现破溃化脓,疼痛难忍。

“哎,每天疼得吃不下睡不着,躺在床上只能把双手向上举着,吃饭都要靠家人喂,完全成了一个废人。”回忆当初的痛苦情形,方女士不自觉地攥紧了双手。

就在方女士被“怪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时候,熟悉的医生帮她联系,于去年9月住进了荆门二医血液内科。了解到抗感染治疗对方女士没有什么效果,而且结合她双手、手臂红斑和破溃的情况,血液内科医生认为这可能不是单纯的自身免疫系统问题,于是将她转到皮肤科治疗。

“我一看到她皮肤的情况,就心里有数了,再结合血液检查结果,可以诊断为sweet综合症(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荆门二医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徐刚林说。在局麻下徐刚林从方女士右手掌切取一小块带有正常皮肤组织的皮肤送病理科化验,证实了他的诊断。

Sweet综合症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增多,广泛浸润真皮浅、中层引起的皮肤疼痛性隆起性红斑,同时伴有发热及其他器官损害,因为英文缩写又被称为“甜蜜”综合症。

“该病往往起病急,中年以上女性多见。在发病前常有流感样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先驱症状。这也是该病会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原因,如果不是对皮肤病有一定的了解,临床医生是很难把流感症状与皮肤病联系到一起的。”徐刚林说。

明确病因后,治疗起来就很容易了,sweet综合症虽然少见,但是该病对皮质激素疗效非常好。“同时我们也运用中药熏蒸和光疗等方法缓解方女士的疼痛,加速创面愈合。”皮肤科医生杨佩佩说。一周后,方女士双手创面已基本愈合,脖子也不疼了,好转出院回家。

“刚去荆门二医时,以为自己得了绝症,没想到一个星期就治好出院了,徐医生太神了。其他医护人员对我也很好,每天给我换药,动作特别轻,特别过细,我的手现在一点疤也没有,你们看。”说着方女士伸出了双手向大家展示。

“皮肤病是很容易反复的,所以方女士出院后要继续服用药物,我们会经常与她联系,询问康复情况,她也会定期来复诊,根据情况我们慢慢将药量减少。她现在的药量已经从刚出院时的每天6颗减少到1颗,再过段时间就可以停药了。”徐刚林说。

与方女士告别后,在返程的路上徐刚林介绍:“皮肤其实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也非常多,共有3000多种,常见的皮肤病只有300多种。临床如果遇到不常见的皮肤病,往往会因疾病其他的临床症状而忽视了皮肤的问题,从而造成疾病久治不愈,病情加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皮肤问题,这是我们作为皮肤科医生努力的方向。”

“怪病”上身痛苦不堪

良医妙手解除病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