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正月,桂宏伟从通城县北港镇桂家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岗位保职停薪到深圳打工。一次偶然机会,他设计的一幅图纸让客户十分满意,老板要雕塑师照着图雕塑出了一件礼品。见到自己设计的图纸被雕塑成如此精美的作品时,桂宏伟无比激动,要是自己能做雕塑该多好。说干就干,他找来一砣泥巴雕了个兔子试试,不想雕得极像。只学过美术的他,做泥塑是他多年的愿望,现在有这么多好师傅,不能错过机会啊,他暗暗发誓要潜心学艺。于是,他除了正常上班时间工作外,一块精雕泥24小时放在衣兜里,一有空就拿出来练上几刀,上厕所都不放过那几分钟时间,晚上睡觉前还要拿手电筒躲在被窝里雕上个把小时。
这样熬了半年,他的技艺水平慢慢上路,工资待遇也越来越好,终于掌握了基本雕塑技术。由于自己只有艺师毕业的文化底子,总感觉肚子货太少,有点力不从心,为了让自己更专业,更能适应市场的竞争,他决定去大学深造。1998年,他终于考入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在大学脱产进修的三年,他除了刻苦学习外,还广交师友,掌握大量人脉资源。回乡圆梦声名鹊起日前,笔者慕名来到通城一中,桂宏伟雕塑工作室就设在这里。走进去,只见仅6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雕塑,每一个都栩栩如生。“我现在购买了3D打印机,小雕塑的头像可以用3D打印机制作,省时又省力,而我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岳阳水下宋城十景的雕塑……”说起自己从事的雕塑工作,桂宏伟一脸的骄傲。2005年5月,桂宏伟从深圳回到通城一中后创办了自己的雕塑室。这个仅60平方米,由简易工棚改造而成的工作室,吸引了诸多来自湖南长沙、武汉、咸宁等地的名人慕名而来。有一次,他无意中听到临湘一位创业成功人士准备出资一个亿,在当地打造世界第一碑林博物馆,并集中展出湖南100位历史名人的雕像。桂宏伟带上几件作品照片赶到临湘毛遂自荐,那位先生被桂宏伟的作品深深吸引,当即决定将100名人的雕像交由他制作。面对如此的信任,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名人像的制作中:熟读名人传记、翻阅经典文献、查找历史照片、琢磨人物特征、研究服饰搭配,哪些人物的头正立,哪些人物的头偏左或偏右,造型上有变化而整体又统一,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传统雕塑新型技术“你还用手雕呀?落伍啦!都3D打印模型啦!又快又好又便宜……”2015年9月8日,桂宏伟在雕塑室里做泥雕时,被突然来访的同学李豪林一语点醒。手工雕像速度慢,五官像不像都要靠眼睛、靠经验来观察判断,所以对雕塑者要求非常高。基于传统雕塑的这些“短板”,桂宏伟也一直在探索新的雕塑工艺与手法。当晚,他兴奋得彻夜难眠,通过网上筛选,他选了国内最出名的几个公司,亲自去考察。首站是石家庄,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家公司,看到学员有几十人,来自全国各地,他心想这家公司实力一定不错,止不住激动兴奋,到了样品室,却让他大失所望,那些作品在电脑里看起来不错,其实大形都不准,比例有问题,一般人觉得好,但在桂宏伟这个雕塑专业人士眼里不应该是这样子。后来辗转去了天津、北京、福州、武汉,都没找到满意的。正在徘徊时,他忽然想起以前的徒弟胡红良在深圳从事3D打印行业,他可是干了十几年的师傅呢,几万元一个月。于是,桂宏伟与胡红良联系,在他的指导下懂得了很多打印内情,再次到广洲、深圳考察,终于买到了最先进,价格又实惠的设备,并在深圳专学修图软件两个多月。在对这门新型工艺逐渐熟悉之后,桂宏伟发现3D打印也是有缺憾的。3D打印是根据扫描结果来进行操作,而机器是只辨形状不认部位的,所以打印出来的人像棱角分明的,却没有生气。基于这样,桂宏伟便将自己多年的雕塑经验融入其中,对3D打印的人像进行后期加工和打磨,让这些人像作品不但有形,而且有神。桂宏伟在雕塑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对作品更是精益求精,如今,他与岳阳岳州窑公司合作推出3D人像打印馆,是岳阳与咸宁首家3D人像打印馆,雕塑对象也从曾经的名人、伟人转为普通人、身边人。桂宏伟说,以前,不管雕塑挣不挣钱,能不能养家,都一直在坚持。如今,学校单位的领导对他大力支持,为他提供场地,工作时间上也特殊关照,他将立足本土,把雕塑当成终身事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