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简贵明:潜心创作的玉雕师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现年44岁的简贵明自幼喜欢画画,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让他与玉雕结缘,从而一直醉心于玉雕创作。近年来,他的作品不断获得国内玉雕行业的好评,从而获得业主的青睐,已成为玉雕行业响当当的“实力派”。

高考失利与玉雕结缘

1972年11月,简贵明出生崇阳县沙坪镇甘港村。1992年高考失利,因为家穷也无钱让其读委培,简贵明不得不回家务农。1993年正月,广东省惠阳青春宝石厂在湖北招考绘画的人,简贵明看到广告后突然灵光一现,立马赶去武汉煤炭招待所考试,简贵明在校读书时酷爱写作、文学和绘画,高中时还办过星火文学社和黑板报,文艺基础较好,最后竟顺利被招考至惠阳学习玉雕。

现在简贵明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在湖北负责招考自己的是青春宝石厂的工艺师罗鸣师傅。罗鸣是武昌人,将简贵明招进厂后,罗鸣一直担任他的师傅。罗鸣当时认为简贵明是块好料,精雕细琢后一定是块玉石!玉雕是个偏门行业,简贵明所在的厂先后招过几届学徒,现在本行一些有造就的大师都出自该厂。

简贵明当学徒时,那时还没有电子雕刻机,都是河南镇平的老式玉雕机,机头工具都得靠酒精灯烧松香把工具头固定,一不小心松香滴下来烧了手,灯砸了衣服都烧了。抛光打磨雕件时,比如莹石那么脆那么薄,稍不留神“咚”一下就破了,手里象握个炸药包似的。有一次公司雕批牛,客户要求很高,老板搞竞赛,看谁雕得最快最好。简贵明次日早上五点天还没亮就早早起床,去郊外农户家的养牛棚看牛的坐卧嬉戏,毛发体症,眼睛眨都不眨,一看就是整整两个小时,回到厂里后早餐都顾不上吃,立马根据自己的灵感就料画稿,然后雕了个牧童骑牛,没想到这件作品非常传神,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十年磨一剑!回想起自己学艺的过程,简贵明感慨万千。坐在工作台边倾心施艺,何尝不似樽雕塑?他不禁想起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分明是自己人生艺术的生动写照。从艺二十三年,简贵明先后在广东省惠阳州青春宝石厂、深圳洋塔(琥珀)艺品公司等处做雕刻师。2012年在深圳松岗燕川村成立了个人工作室。2005年前主雕绿松石,翡翠,玛瑙等杂玉,2005年后钻研专攻各种天然琥珀雕刻。多年的艺术生涯作品丰富,十来年的琥珀雕刻更具风采。

简贵明说,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说起琥珀雕刻,简贵明体会深刻,感慨万千:较其他杂玉而言,琥珀昂贵,块头不大,形态千奇百怪,上千克左右的料很少,上百克及至几十克的料居多。性较脆而斑裂多,施艺难,所以从设计到施艺必须“观其形,除其斑,避其裂,留其皮,巧其色,保其料”为要诀。只有把成数(即材料的利用率)与美观艺术性这两者争取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才算成功。用他的话说,面对一块琥珀,要以一个风水师的眼光审视层峦叠嶂的群峰看出其龙脉走向,又要以一个美学家的艺术眼光而生动地把题材表现出来,琥珀的魅力与价值才得以彰现,所以必须因材施艺,构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现在简贵明的玉雕作品一是题材多样化。如人物类佛,寿星,渔翁,关公,观音等,山水,花鸟瑞兽,十二肖等等都有。以民间具吉祥寓意,喜闻乐见的题材居多,体现了古朴的民俗民风,灿烂的中华文化。二是雕刻技法多样化。如圆雕深浮雕(摆件居多),浮雕(挂件中挂牌岗牌居多),透雕,缕空,阴线,深深浅浅,立体与虚幻相得益彰,相辅相承,千变万化。三是设计精妙,特别是摆件全方位布局,正背面互相呼应,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节给人流畅自然,造型生动而形象的美感。四是利用俏皮与巧色恰到好处,巧夺天工。例如作品中的红皮苍松与翔凤等等。

玉雕艺术博大精深,简贵明说,琥珀行业的崛起应该是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新局面,艺无止境,雕刻艺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雕刻是辛苦的,工作台边凝神静气,精心施艺,一天下来背痛腰酸,多年的机器噪音致简贵明的听力有点重音失聪。这么多年的雕刻生涯,他笑言,仙路漫漫,苦苦修行。其对事业的执着,与勤奋务实的精神令人叹服。二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简贵明的无数作品都由经销商销售广远流传于海内外。

作品被收藏家高价收藏

简贵明说,自己前十一年都是雕的绿松,翡翠,玛瑙等杂玉,2006年后才专攻琥珀和玉石雕刻。没成立个人工作室前都属在玉雕工厂打工,雕过的东西难计其数。大的有一百多斤,小的几十克甚至十几克。那时以公司名义销售的作品谈不上什么参不参评获不获奖,因为公司要的是效益。

直到自己成立工作室后因玉石太贵重自己没资本“搞不起”,大多是接料雕刻,就是说专门买卖玉雕艺品的老板,把料从国外买来,请他因材施艺,来料加工,雕好就交给老板去卖。简贵明风趣地比喻:自己好比一个老中医以前在医院上班,后来自己在外开个诊所,只要看得好病,到处有人来找你。

虽然是自己新手雕刻的东西,由于是帮人来料加工,如果客户不拿去参加什么比赛,简贵明就不能独自拿着这作品去参评。但是他经常获悉自己亲手雕出的作品,客户拿去卖了高价或被某某收藏家高价收藏了。他记得有一件作品曾被一名收藏家以30万元的高价收藏!

现在简贵明正在雕刻一件叫“达摩悟禅”的作品,用的是来自乌克兰的白蜜,这是琥珀中非常珍贵的一种,市场价几百至几千元一克不等,听说乌克兰一年都挖不到多少无杂无裂的好白蜜料。这件作品雕成了很快令人爱不释手,目前已有多位收藏家表示愿意收藏。

目前,简贵明带有几名徒弟。自己每天与徒弟忙碌着。而妻子黎洪君则负责照料师徒的生活。简贵明、黎洪君夫妇育有一子一女,日子虽然平平淡淡,但却幸福无比。

简贵明说,自己目前名气是大,但其实并没有赚到多少钱财。主要是因为市场上料太贵,多损一克就少一克价值,如果只顾保料,雕出来的东西又欠美观,杂斑,裂纹都得挖除干净。雕工时有的地方表面完好,可挖进去却又发现材料里面有个黑斑或洞,那真是急死了。往住一件作品构思设计打腹稿的时间还多于雕刻施工的时间。原料拿在手上表层布满泥沙,粗皮,雕什么题材好,整个构图如何布局,主次关系如何表现,是采用凸雕还是凹雕,镂空透雕还是阴线等等来表现主题,都得通盘考虑。就如一个风水师面对起伏的群山要看出其龙脉走向,又如艺术家要形象生动地把美表现出来。所以材料利用率与美观雕刻,只有这两者力争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才算好!往往因为自己太负责的态度,所以哪怕少赚一点钱,也要保证让客户满意。

曾在工艺与艺术之间苦苦徘徊

简贵明是一个很阳刚也很温柔的人,看他雕琢下的美玉,好似他本身的阳刚之气融入到了有着阴柔之美的玉石之中。师古而不拘泥,传承而重创新。真是心之所至,无我亦有我。看到简贵明的玉雕作品,体会儒雅与大气,如同面朝大海,静时深遂、沉浑,蓄千军之势而泰然。动时澎湃、滔天,发万马之力却从容。

简贵明坦言,自己年轻时那个时期对工艺品和艺术品之间界限的认识还非常模糊,不知道什么是工艺,什么是艺术。

“我们自认为雕刻得好的是艺术品,但艺术界的人就认为你的只算得上工艺品,当时也挺不开心的。我就自己慢慢琢磨慢慢寻找答案。”简贵明说。

后来,在精雕细刻的过程中,虽然在工艺与艺术之间苦苦徘徊,但是这个过程最终让简贵明产生了很多灵感。一系列新作品很快就创作了出来,而这些新作品就是他苦苦琢磨慢慢寻找到的答案。

简贵明表示,工艺的东西更注重的是手工上的,比如技巧,可能会缺乏灵魂和思想。后来他创作的重点是在思想和灵魂上下功夫。比如有的作品看上去雕刻很简单,但它所诉说的是很独特的,承载的内容也不一样。

“所以艺术和工艺就有所区别了,在创作的时候有了方向性和选择性”。作品神韵来自人生积淀!接触玉雕20多年,简贵明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件好的玉雕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原材料是否贵重,而是创意是不是巧妙。每一块原料都有可取之处,就看雕琢的人,如何创意,如何加工。而这些作品的神韵来自雕刻者的人生积淀和生活阅历。

简贵明说,玉雕为手工操作,生产周期长,由于玉雕技艺的学习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在雕琢的过程中又要创作者有自己的创意和思维,付出与报酬不相称,雕玉器不如在餐馆雕萝卜,致使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玉雕技艺的学习,玉雕技艺后继乏人。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现有技术人员大量流失,青年人不愿学习和从事这项手艺,玉雕技艺后继乏人,亟待保护、抢救。

简贵明告诉记者,玉雕艺术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玉石本身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国人赋予其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被冠以玉中之王的和田玉,中国人对它的美丽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羁绊。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和田玉雕艺术的发展速度与时代之间显得稍有不符,题材也略显老旧。要想让和田玉雕艺术继续传承下去,需要的是探索创新,与时俱进,而不是完全的照搬原有的艺术特点。

但和田玉籽料的稀缺对玉雕艺术的发展势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并非玉雕艺术面临的最大问题。艺术创新对于玉雕艺术的发展有着更积极的意义,能否将传承千年的玉雕艺术延续下去将是自己这一代玉雕人的最大使命,这种精神就是千百年来玉雕艺术发展的原动力所在,只有靠创作者的这种精神动力,才能让和田玉在原有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基础之上再一次升华,简贵明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