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通山县南林桥镇石垅村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县农业局技术人员阮班湖、水产局技术人员汪庆佩,在该村农民学校授课。去年底,南林桥镇农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该县“三扶一助两促进”活动的大幕。
“三扶一助两促进”活动为我市首创,即扶志、扶智、扶资,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产业脱贫代表现身说法,脍炙人口的文艺节目,免费的医疗体检和法律咨询……学校挂牌成立当天,村民广场上各个展位前人头攒动,人气很高。作为“三扶一助两促进”中关键一环,农民学校的举办,将以服务困难群众为中心,以课堂在基层、在现场的模式,通过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实验示范等方式,结合各村特色和市场需求,制定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培训什么的扶贫培训计划,灵活设置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开展农民扶贫培训工作。今年该县力争使农民学校在12个乡镇全覆盖,为贫困农民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做到增强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创业能力,加快增收步伐,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达到扶志、扶智和扶资的目的。县民政局:争做履职尽责表率“我到民政局服务大厅拿了一份《低保工作办事指南》一看就懂得了,需要哪些条件、能享政策一目了然,再也不会拖熟人问长问短了”。近日,通羊镇井湾村农民朱天星高兴对大厅的值班人员说道。以往,
来民政局办业务的群众,常常需要带什么证件,哪个领导签字,哪个单位盖章都不清楚,为办民政业务走了不少重返路,还花去了不少车船、交通费。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该县民政局深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限时解决,做到“五办”:高效快捷“立即办”;迎难而上“主动办”;深入实际“上门办”;创新思维“变通办”;不遮不掩“公开办”,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优质服务。把全局低保、农救、婚姻登记、慈善等九大块工作的业务内容,制成13种《办事指南》小手册,印制9万份放置在民政局服务大厅及发放到各乡镇、村,供每位办事的群众查阅,深受干部群众欢迎。对照这些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通山县民政局坚持“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通过”。对群众、基层、部门反映的问题,都明确了整改时限,防止拖延不办;并明确整改责任,防止推诿扯皮。针对基层基础建设问题,该局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落实了3个农村社区工作经费15万元,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基本全覆盖。帮助社区建立了服务大厅、慈善超市、居务公示栏,指导了社区工作,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争取资金35万元,完成了4个“难点村”治理工作。通山民政局组织干部职工多次集中学习,发动民政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履职尽责活动,营造了“人人参加学习,人人提高认识,人人参与履职尽责,人人受到教育”,形成了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履职尽责建设工作格局。新城社区隆鼎丽都小区:打造通山百步亭“问我感受?住在这里很幸福。”在通山县隆鼎丽都小区采访时,这是记者得到频率最高的答复。幸福何来?业主黄秋兰告诉记者,目前小区一期已住进220户,居民800余人,在这里,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小区按照“支部书记负责小区、支部委员负责片区、党小组负责楼栋、党员负责家庭”的架构,在59名党员业主中建立了党支部,选举产生了8名支部委员和10名党小组长。小区还配齐配强由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以及卫生委员、治安委员、文体委员、物业管理员组成的党小组,形成“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网络。记者看到,在每个楼栋门口,都张贴有党员楼栋长的照片和联系方式。“谁家遇到急事难事,我会第一时间赶到,小事及时解决,大事向社区反映。”10栋楼栋长舒诚德说,“我每天都要到各楼层转转,这样安心。”管理网格化不仅实现了组织下沉,还形成了“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的联动模式,有力促进了服务精细化。三方联动,实行大家提议、共同审议、一起决议的“三步议事法”,先后出台了小区物业管理、花卉草木管理、红白喜事理事、民事纠纷调解等一批民约制度,服务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有了基层党组织和活动阵地,小区活力四射。小区将“主题党日+”活动与党性教育、民俗节庆、文化体育、文明创建、结对帮扶五项活动有机结合,组织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带头为群众排忧解难,参与健康有益的活动,提升党员在平时生活中的党性宗旨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党组织就在身边。广东通山商会:流动党员不流失党支部设在哪里,党课就讲到哪里。2007年,依托广东湖北商会通山分会这一平台,该县组建了“中共广东湖北商会通山分会总支委员会”。截至目前,总支下设7个支部、党员由原来组建初期的56人发展到现在的102人。广东省湖北商会通山分会党总支书记金中华说,去年11月以来,他们组织流动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践行“两学一做”得到了党员群众的高度认可。经过多次活动的开展,党员参与“主题党日+”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党员,按时参加党课,加强党性修养很重要。”老党员成金波出差上海,为按时参加第二天学习活动,晚上十二点飞回广东,第二天学习一结束接着飞住上海。新党员邱家顺,在临近“主题党日+”活动时,突然接到一份加急订单,夫妻二人连续加班两个通宵完成订单任务,按时参加了活动。针对商会党员的特点,该商会在学习地点和形式上突出灵活性。在学习地点确定上,各支部由党员企业申请,党员表决确定,给每个党员企业提供机会;学习方式上,既有企业主讲党课,也有普通党员现身说法,还有党员业务骨干进行现场教学。为了保证活动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商会各支部还结合企业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举行一些政策法规讲座:大岭山、高埗支部聘请专家联合举行了一期“会计、税务法规”讲座,惠州支部聘请广东省人社厅法规处举行了一期“劳动争议仲裁”讲座;深圳支部举办了一期环境保护法规讲座;黄江支部聘请东莞市消防支队举办了一期消防知识讲座,各支部举办的这些活动同时都邀请了所属区域通山籍非党员企业家参与学习,有效地规避了企业各种政策性风险。大畈镇板桥村:村务晒在阳光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平静的山村里,传出琅琅诵读声。这不是预备党员在宣读入党誓词,而是一群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在重温入党誓词。记者日前驱车来到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一栋栋现代民居拔地而起,一层层梯田依山错落,在村委会大院里,村里的33名党员正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在党员身后,则是50多位前来观摩的村民。诵党章、交党费、知党情、办实事,这样的系统性“规定动作”已经是第五次在这个村子里进行。除了基本主题外,每次“主题党日+”还有跟村民利益息息相关的议程。作为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活动,板桥村的这次“主题党日+”活动上,村党支部书记刘鹤鸣作了关于2015年党务、村务以及2016年工作重点的报告,村两委干部就2015年财务状况接受党员询问。“村里的后扶项目资金是怎么用的,我觉得还不够明白。”刘鹤鸣刚说完,前排的一句党员站起来就问。“这个主要用于村绿化带、村广场的填方工程和集贸中心工程支出了。”刘鹤鸣解释说,欢迎村民随时查账。在随后的“企业信息发布会”上,几个到村里流转土地发展生态农业的企业主接受询问。“生态园已经建设两年了,至今还未营业,会不会半途而废?”“香菇基地之前承诺按照每户3000元标准兑现贫困户的分红什么时候给到手?”“油茶项目的周期长、投资大,你们流转村民土地,能否保证村民的收益?”对于村里党员的疑问,企业主一一作答,给出“定心丸”,引起现场阵阵掌声。“党员带头做事,为村里办了实事,群众的掌声才会越来越响。”刘鹤鸣说。大路乡新桥冯村:办好党建实事3月3日,通山县举行“主题党日+”活动观摩会,来自咸宁市、通山县及乡镇、县直单位、村(社区)、企业的党建负责人现场观摩了大路乡新桥冯村“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新桥冯村30名党员现场缴纳了3月份党费,由村支书余才兵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由市国税局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张桂林领读、全体党员诵读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至第六章;大学生村官林龙珠传达学习了中共通山县委“主题党日+”活动第三期学习资料。交党费、颂党章、知党情,最终落脚点还是为群众办实事。村支书、村主任余才兵在组织全体党员进行民主议事时,就《新桥冯村2016年度党建工作要做的十件事情》和《新桥冯村关于集中建立“迷你小电站”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和审议,经党员表决后通过,并将在村民大会上通报。据介绍,新桥冯村2016年度党建工作要做的十件事情为:组织开展增收致富技能培训、开展绿满新桥活动、开展洁村活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开展建党95周年文艺汇演、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活动、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开展文明户创建评比活动、开展暖冬活动。“日头出来喜洋洋,唱支山歌给党听……”活动中,通山县文体局文艺工作者现场带领新桥冯村党员学唱红色山歌。该县将在全县范围内举办唱红色山歌比赛,旨在通过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政策、方针唱给广大党员听,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党性修养。党员余国平表示,通过参加“主题党日+”活动,重温了入党誓词、读了党章、学了党情、参加了民主议事,也发表了意见建议,使得自己的党性意识更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更强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