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退色的橄榄绿”——退伍残疾军人帮扶关爱计划,为200多名退伍残疾军人提供危机干预、情绪疏导服务。最终,邀请武汉市泽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4位持证社工,指导这项工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4月上旬,市委组织部等18家单位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中最薄弱的部分。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工作格局,全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7000人左右。其中,中心城区每个社区至少配备1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相关部门还就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提出了具体措施。编制出台《咸宁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2015—2020年)》,内容包括,支持湖北科技学院开设社会工作教育学科,发展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以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业教育集团等为依托,建立2-3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以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镇社区等为依托,建立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实训基地。就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用,《意见》指出,要合理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到2020年,每个中心城区社区服务站至少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2个,农村社区至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1个;民政、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单位,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3-5个;学校、医院、血站、人口计生、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等需要开展社会服务的单位,各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1-2个。同时,探索建立政府向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积极培育具有一定专业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意见》还对建立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选拔成长机制、薪酬保障制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表彰制度做出了相关规定。我市社会工作如何破题?如何建设一支有力的社工队伍,扩大社会工作的受益面呢?市民政局副局长叶毅认为,需要从“顶层制度设计”,提高领导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激发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专业人才和机构建设。叶毅表示,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需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岗位、职称、薪酬和考评制度。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在各个环节加强对社会工作的鼓励和引导,推动我市的社会工作步入正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