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慧)“三禁三治”驱雾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咸宁市城区空气优良天数260天,
PM10浓度均值94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下降2%,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这一成绩的取得,得力于全市开展的“三禁三治”行动——一是开展“禁煤”工作。发布了第一批47家禁煤企事业单位公告,42家制定了锅炉清洁化能源改造方案,5家成功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改造。二是开展“禁烧”工作。通过以禁促治,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其中咸安区实施秸秆还田56.3万亩,发放腐熟剂270吨,发放财政补贴约310万元,积极探索秸秆饲料化(鱼饲料);赤壁市、崇阳县依托凯迪生物发电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赤壁市黄盖湖农场与洪湖收购商签订合约,回收干莲蓬变废为宝;通城县通过财政补贴,为每个乡镇免费提供2台收割机,对秸秆进行集中收集、打碎和堆肥还田。三是开展“禁鞭”工作。出警192次,警告训诫211人,罚款31人,制止城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240余起,市民禁鞭意识不断增强,咸宁城区放鞭情况大有好转。四是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制定了《咸宁市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编制了全市非煤矿山开发与整治专项规划,在咸宁电视台与《咸宁日报》等媒体发布了64家非煤矿山关闭企业公告,目前成功关闭16家。五是开展扬尘综合整治。在中心城区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禁止燃放鞭炮、焚烧冥币、焚烧垃圾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转变市民传统生活习惯。强制割除非法改装加高栏板和立柱车辆350台,卸载8500余吨,治超工作全面推进。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重点路段实现了一日四洒,扬尘及渣土垃圾得到了及时清运,城市整洁靓丽。对中心城区29个建筑工地,就建设防护网、设置冲洗槽及覆盖原辅材料等扬尘治理措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对7个在建项目下达了停工或限期整改通知书。六是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332辆、柴油公交车14辆,更新和新增清洁(新)能源型车辆232台,4座油库、162座加油站车用国Ⅳ汽油、柴油置换工作全面完成,5座加油站实施了油气回收改造。七是开展工业大气减排和火电行业整治。完成5个大气减排项目,减排二氧化硫780吨、氮氧化物2200吨。华润电力、嘉能热电2家火电厂和晨力纸业自备火电机组均已完成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建设且运行正常,嘉能热电脱硝工程正在建设当中。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三禁三治”(禁煤、禁烧、禁鞭、非煤矿山综合整治、扬尘整治、机动车尾气整治)为抓手,推动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全力保卫咸宁蓝天,巩固咸宁生态优势。
(唐宁詹美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