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退休教师“知善用”痴迷国学传经典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当了一辈子教师,就是想做点事回报社会。”今年68岁的咸宁电大退休教师金契痴迷经典国学,退休后的她,用业余时间汇编《增广贤文》回馈社会。她说:“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喜爱国学,将‘读经典、知善用’进行到底。”师生家长争相诵读“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16日,在温泉中学初二年级的课间时间里,学生钟可涵正在诵读《增广贤文选编》。这本《增广贤文选编》由班上学生方澄宇的奶奶金契整理注释,在该年级的学生手中传阅,已有半年多时间。金契奶奶这一善举,得到了众多师生家长的好评。“我很喜欢这个读本,看似大道理,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方澄宇说,人学始知道,只有通过学习才会明白道理。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学习传承古人留下的智慧,能让人少走很多弯路。学生周宁说,在学习这些经典时,除了诵读,老师还会让大家讨论,写心得。通过诵读《增广贤文选编》,让他明白了帮助父母照顾弟弟也是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责任。不仅孩子们在诵读《增广贤文选编》,家长们也都跟着在学。这本书让很多年轻的家长们提高了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小时候,家里长辈也会教我们学一些《增广贤文》的内容,但都不是很全。现在的孩子在珍惜时间、为人处事方面都有问题,如果能接触这方面的国学内容,举一反三,增长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是件很好的事情。”家长刘女士高兴地说。“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第一位。而金契奶奶以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带了一个好头,激励孩子们认真学习,也给家长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二(10)班班主任卫玲老师说,现在年级里,学生和家长都在一起学国学,孩子的国学教育得到充分培养。拿起放大镜“写书”当天,记者来到金契老人的家。干净整洁的客厅,琳琅满目的藏书,家中充溢着书香气。今年68岁的金契,是咸宁电大一名普通退休教师。自小《增广贤文》就是她接触较多、印象最深的古书之一,当中的很多名言警句都曾经成为激励她度过困难时期的动力。出于喜爱,金契利用工作之余,手抄《增广贤文》、《三字经》等古书。出于对《增广贤文》情有独钟,金契及家人先后收藏十余个版本的《增广贤文》。不仅自己看,金契还经常用《增广贤文》来感化子女,在她的影响下,家人阅读经典国学的氛围浓厚。去年,一次偶然机会,金契与孙子的语文老师偶遇,两人相谈甚欢,为了配合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金契接受了老师的邀请,汇编了一本《增广贤文》摘录,供孩子们阅读鉴赏。金契找出了家里收藏的旧版《增广贤文》,仔细阅读后,将各家观点一致的内容归类,不同的看法也单独整理。“别看这一个个注释很简单,很多词语的释义,都要经过大量考证。”

金契说,做学问糊弄自己容易,糊弄别人难。尤其这本册子是给中学生学习的范本,就更不能有任何差池。很多词语的注释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根本找不到,金契翻出《词源》、《辞海》等。这些书厚且字小,临近七旬的金契戴着老花镜完全看不清,必须拿着放大镜才能看清楚。除了手抄资料整理书稿之外,在对书籍内容的整理上,金契也是煞费苦心。去年8月,金契完成了《增广贤文选编》手稿,便找来了各方人士,进行修改,逐一删减。经常半夜睡觉时,想到有些词解不得当,突然醒来,便披衣坐起,伏案记录。希望建立助学基金采访中,金契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简报,仅手抄资料本便有十几份,整理的简报资料分别编有编号,多达几十本。3个月里,金契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整天沉浸在书海里乐不思蜀。去年9月份,这本《增广贤文选编》被打印成册,开始在温泉中学初二(10)班推广,成为该班级每天课前、课间诵读的读本。记者翻阅金契整理的这本《增广贤文选编》,黑白排版的格式,共收录了332句名言,简短易懂,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行文,每一句后都附上了简单的释义。其中惜时劝学篇、交友篇、处事篇等都是日常生活、学习中,孩子们可能会用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句意思浅显,便于孩子们反复诵读记忆。如今通过诵读,这个班的孩子们已经熟读数遍,书中的句子信手拈来。“之前自己拖拖拉拉,生活习惯很不好。从《增广贤文选编》学到了做任何事情要有计划,有计划行事,才能提高效率。”学生钟可涵说。看到孩子们的进步,金契很欣慰。谈到下一步的打算,金契认为自己年少时酷爱阅读,苦于条件不允许,现在社会仍然还有很多贫困学生不能上学。她计划在这本《增广贤文选编》的基础上改进,出版一本国学经典读本,用卖书所得建立助学基金,资助优秀的寒门学子上大学。金契将自费印刷的汇编本无偿捐献给学校孩子,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以此为社会尽一份贡献。“当了一辈子教师,想做点什么回报社会。”这也是金契出书的初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