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雨、叶瞳等学生的勤奋刻苦一直回旋在她的脑海中。市实验小学小学组:老曲新唱,别出心裁“我们学校小学组在第二届经典诵读大赛中又获得了第一,其实,参赛之前,我们的压力还是蛮大的。”6日,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明如是说。长久以来,朝读经典一直是市实验小学的“必选动作”。每天早上上课前的10分钟,就是学生的早读时间。学生不仅把国家安排的经典课程读熟背会,同时,为了使素质教育在该校生成气候,形成长效机制,该校还编发出版了经典读物《读趣》。因此,在去年的第一届经典诵读大赛中,该校顺利捧回小学组的一等奖。今年再次参加,该校再次捧回一等奖,洪耀明透露了一个“秘笈”——老曲新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当家喻户晓的旋律在耳边响起,人们立即会庄严而肃穆地跟着唱。洪耀明这次所率领的小学组参加比赛,选择的正是《国歌颂》。主题确定为国歌,缘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每当中国健儿为祖国取得金牌,雄壮的国歌声便响彻比赛场馆。每每如此,洪耀明便激动得满眼泪花。他和筹备组的其他老师一起商量:经典诵读的主题就以国歌为主!要取得好的成绩,节目编排必须创新。如何把百把字的国歌唱出新意?如何把这支号角诵出精神支柱的力量?大家几番商量之后,确定以三个篇章来吟诵:苦难——以低沉的声音呼唤民众起来反抗;抗日——高亢的声音让人热血喷张,仿佛回到抗日战争时期;自豪——赞颂新中国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比赛那天,市实验小学表演结束后,全场很多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市实验小学教师组:全心投入,团队力量说起这次的比赛,作为市实验小学教师组赛前组织负责人,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刘安平感慨:从这次比赛,他看到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让他非常感动。成功的作品,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致。这一点,在该校也得以体现。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学校就专门组建了核心智囊团,对诵读人员的筛选、诵读内容的创作、节目形式的定位、舞台设计的效果均进行精细策划。为了保证诵读节目质量,对于诵读人员的筛选,教师组“智囊团”都是挑选近几年进入学校的优秀年轻教师,几番摸索和排练,使得该参赛组从领颂为主向领颂引领、集体齐颂相合的诵读的转变,使诵读质量有了质的大飞跃。情感的投入是诵读成功的关键。参赛师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投入训练,参赛老师则利用晚上下班时间排练。细心的刘安平渐渐在排练厅发现一些陌生面孔:那些人没有打扰他们的排练,不仅如此,反倒还跟着诵读,甚至有时候还会提出宝贵意见。询问之下,原来:因为不能抽空带孩子,教师张璐、甘翩直接将小孩带到排练教室,让孩子也接受艺术的熏陶。教师张莲和刘纯一,甚至是“全家总动员”,一人参加,全家相随。更让刘安平印象深刻的是:教师杨烨,本来已经参加了几次彩排,已经慢慢融入角色。结果,就在排练期间,杨烨的母亲生病,因无人照顾,杨烨无奈退出了比赛。临走时,杨烨还依依不舍地说:“明年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再参加。”“这些老师接到任务后丝毫没有怠慢,利用一切方式方法为节目筹备提供帮助,这样才能赛出水平。这种团队凝聚力,让我感动。”刘安平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