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的“百宝箱”
“上次去接孩子放学的路上突然下大雨,还好‘红色驿站’里可以借伞,不然我们一时半会儿都回不了家。”在今典城市之星小区的“红色驿站”内,居民吴晓燕把前两天借的伞,放回了原位。
为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目标,兴隆街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红色驿站”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从“高标准、深拓展、广覆盖”三个维度,在新建小区今典城市之星建设了约600平方米的“红色驿站”,并于国庆假期前正式对外开放。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有时候想喝口热水,我们就来这个小区的‘红色驿站’倒一点开水喝。天气热可以在这里歇凉,累了还可以来休息一下,很方便。”刚打扫完街道的环卫工人张秀玲来到“红色驿站”,齐备的服务设施让她赞不绝口。
目前,“红色驿站”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党群阵地、政策宣传、服务群众功能。同时,还配备休闲桌椅、饮水机、急救药箱、充电宝、口罩、雨伞等物品,可以为小区居民、附近群众、环卫工人等提供“8+X”模式的便民服务事项。努力实现“红色驿站”党建工作宣传、一线人员关爱、便民利民服务、文明行为引导等服务功能最大化,真情细心服务辖区居民。
群众日常的“打卡地”
每到傍晚,小区的“红色驿站”里便来了不少的居民,他们在这里下棋、看书、练字……不少家长也会把驿站的儿童娱乐室当作带孩子玩耍的首选之地。
“现在小孩下楼来玩也非常方便,这里有图书室,每个周末孩子都可以在这里看书、学习,家长们非常放心,小孩也玩得开心。”居民黎艳来儿童娱乐室接孩子的时候夸赞道。
为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提高居民的满意度,该小区还利用居民楼下的空闲房间,建成了图书阅览室、中老年活动中心、儿童娱乐室等6个活动室。每个不同的活动室,都会有志愿者定期定时打扫、管理,通过拓展“红色驿站”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真正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共治空间。
“以前还担心住到这里会没有什么休闲的地方,现在这里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还可以下棋、练字。只要没事,我每天都会来玩。”居民钟发安满意地说道。
党员奉献的“大舞台”
按照“谁建设、谁管理”原则,兴隆街社区认真研究制定“红色驿站”日常管理、运行维护等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加强用水用电安全管理,做到按制度规范运行,确保“红色驿站”建得好、管得好、服务好。
“在小区居民的家门口建立了‘红色驿站’,虽然服务居民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打通了我们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我们也将和小区居民一起组建志愿者团队,来共同管理‘红色驿站’。驿站的建成充分体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珠山镇兴隆街社区党委书记郑仙凤说。
在“红色驿站”建成之初,按照以党建为引领,共建和谐小区的发展思路,社区形成了党组织延伸到小区、党旗插到楼院、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深入居民的良好氛围。工作人员将招聘志愿者的消息发在了小区的业主群内,很快便得到了回应。
“小区现在建设了‘红色驿站’,对于我们和周边的群众来说是一件好事。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党员,能够献出自己的爱心,也能够为建设和谐小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居民陈仟在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在经过报名登记之后,很快,志愿者就开始了“红色驿站”的日常管护和秩序维护工作。
“红色驿站”的建成,搭起了社区和居民沟通的桥梁,下沉党员和志愿者的参与,也做到了社区事有人管、居民诉求有人应,这也让整个小区一直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貌。“红色驿站”不仅是小区红色物业的活动室,也是邻里间的活动场所,更是党群面对面的连心所、基层问民情的联络站,为居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2021-10-20
00:00:00:0陈绪开全媒体记者
陈绪开
通讯员
李阳
赵洁晶
田秋红7622501打造“红色驿站”
提升群众幸福感/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