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脱贫攻坚的榜样力量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咸丰县清坪镇原纪委书记谢睿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咸丰县水利局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4月13日下午,湖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队员、咸丰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郑颖,农业农村部挂职咸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连庆等18名先进个人和8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受到省级以上表彰的19名先进个人和9个先进集体,既是脱贫攻坚战役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也是各级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学习榜样。

脱贫攻坚以来,咸丰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州委关于脱贫攻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任务,坚持“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打造“五基一动力”(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党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咸丰扶贫模式,举全县之力,尽锐出战、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县累计脱贫43796户149357人,66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9.67%下降为0%。

咸丰县263个村级“尖刀班”、2119名“尖刀班”成员吃住在村、责任到人,共有277个单位开展结对帮扶,9009名干部职工逐户落实帮扶措施。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咸丰县水利局

自脱贫攻坚以来,咸丰县水利局坚持把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助力脱贫攻坚放在中心位置,切实履行行业扶贫责任,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难问题。共投入2.58亿元建成农村供水工程369处,全面解决1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9.47万人饮水条件,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分别由2015年的70.87%、69.38%提升至2020年的91.95%和96.79%。

探索出“甲调乙蓄丙输”组团供水模式,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修建库容9.9万立方米的杭恩塘堰,从海拔1650米的“甲地”小团坝,引水至“乙地”杭恩塘堰,再输水至“丙地”梨树坝、大铧尖等5处水厂。项目实施后改善了片区缺水现状,解决了坪坝营镇黄鳝坝、苟家营等19个村7339户2.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打造了山区供水保障低成本、高效益的“坪坝营模式”。

探索出“自管与经营化管理结合”的后续管护模式,成立11个乡镇(区)用水者协会,集镇水厂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村级水厂由用水者协会管理,分散式供水工程实行自治管理,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全覆盖。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谢睿

谢睿生前任咸丰县清坪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察委员会派出清坪镇监察室主任。2020年9月15日,谢睿在清坪镇龙潭司村检查精准扶贫工作时,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9岁。

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谢睿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是一名扶贫“老兵”。他与千千万万个扶贫干部一起,像砂砾汇集在一起,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2016年9月,谢睿到清坪镇任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之时,正是脱贫攻坚最吃劲时期。他主动请缨,联系全镇最偏远、条件最差的5个村。在二台坪村,他带领村民将一个产业“空心村”发展成有烟叶、茶叶1300亩的“金叶村”。在小河村,他筹资300多万元建设小河大桥。在鱼塘湾村,他联合相关单位将通村路硬化,建成鱼塘湾大桥。在龙潭司村,他动员村民建民宿、开农家乐,美化庭院70余处,推动民居改造近100栋,新修道路10余公里。

清坪镇二台坪村残疾贫困户饶邦念,因意外事故导致三级残疾,脊柱损伤且失去了右手掌。饶邦念回忆,谢睿每次来到他家里,都会关心自己的生活状况和产业发展情况。有两次,谢睿还自掏腰包让他补贴家用。“谢书记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真是个好干部!”饶邦念说。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中共咸丰县忠堡镇委员会

忠堡镇在全州率先推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不断充实村级脱贫攻坚干部力量;创新成立镇农投公司,盘活各村资金资源形成资产收益;创新构建“一统三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一站六联”模式成为全省、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扎实推进“三园”建设,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马倌屯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步建成,马倌屯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并入选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咸丰—余杭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效益凸显,已招引11家企业入驻投产;

忠堡大捷红色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

中共咸丰县唐崖镇委员会

5年投资超过6亿元实施项目425个,唐朝旅游公路、463省道绕镇段全面动建,基本建成内畅外联的交通网、保障有力的电力网、供水安全的水利网、全域覆盖的通信网。唐崖镇茶叶面积达2.2万亩,油茶达1.7万亩,年出栏生猪达13万头。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名镇”“湖北省生态乡镇”,《唐崖镇志》入选全国名镇志,优秀脱贫案例《攻坚日记——四方石村的变迁》在中央电视台持续展播。唐崖土司城址保护和利用上升到省级层面。

咸丰县黄金洞乡黄家村党支部

黄家村党支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建成1250亩茶叶和1280亩油茶的当家产业;建成通村公路12.3千米、通组公路12千米;建成安全饮水、网络进村、光纤入户、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建成茶叶加工厂、生猪养殖场、服务中心、党建主题公园、农旅融合公园;建成农业综合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组建实体公司和扶贫车间,村集体经济积累近200万元。

湖北清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驻活龙坪乡瘾疱树村帮扶工作队

湖北清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对口帮扶活龙坪乡瘾疱树村。5年来,累计直接投入近1000万元,协助争取各项资金超过2500万元,改善了村级路、水、电、网等硬件环境。硬化村组道路28.5公里,修建桥梁3座,建造候车岗亭3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持续推进“智志双扶”,举办扶志夏令营,发放助学金和帮扶卡。创新开展“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我开窗,我健康”等活动,改造老旧木窗1000多平方米,惠及农户170余户。

恩施州财政局驻咸丰县高乐山镇白岩村帮扶工作队

恩施州财政局对口帮扶高乐山镇白岩村。工作队争取建设资金3300余万元,致力将白岩村打造成知名旅游新村。以生态茶文化为重点,发展白茶1100亩,改造老茶园500亩,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建成村级茶厂一座,茶叶产业实现产销一体化。建景观亭6处,小广场6个;建花果庭院315户,硬化村组公路40公里、硬化入户路11公里。开办厨艺、茶艺培训班增长技能,现已申办农家乐6户、民宿7户,旅游业蓬勃发展。2020年荣获湖北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荣誉称号。

咸丰县财政局

咸丰县财政局把筹集财政资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任务,组建扶贫金统筹、使用监管、综合督查、贫困村问题整改等工作专班,坚持重心围绕脱贫走,工作谋划、资金安排、人员配备围绕脱贫转,把脱贫攻坚责任层层压实到股室、二级单位、财政所、驻村工作队及全体财政干部,坚定履行财政行业扶贫政治责任。2016年以来全县统筹整合财政资金39亿元,完成支出38.5亿元。组建扶贫投资开发公司,搭建平台融资扶贫,累计筹集易迁资金17.69亿元。对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双台账、全过程绩效和动态监控管理,构建起全方位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体系。

咸丰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20年4月,咸丰县脱贫摘帽。摘帽的背后,凝结着咸丰县每一位扶贫人的汗水和付出。咸丰县扶贫办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战的牵头部门和组织者,在不折不扣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打造“五基一动力”咸丰扶贫模式,“三园、三进、三入、三创”的“四个三”东西部协作扶贫模式、“三个五”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基地规模化、加工工业化、产品品牌化、发展融合化、利益联结化、投入多元化”的“六化”产业扶贫模式。2015年5月,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咸丰召开;2020年12月,县委书记郑东来受邀参加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并介绍咸丰产业扶贫有关情况;2021年1月,咸丰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县和考察点。

咸丰县发展和改革局

咸丰县发改局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五个一批”的硬仗打,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全县锁定易地扶贫搬迁规模6715户22706人,投入资金14.43亿元,建成集中安置点213个。全县搬迁户拆旧复垦率达到100%。后续扶持达到全覆盖。安置房不动产确权办证工作全面完成,全县6个800人以上安置点均纳入了社区管理,安置点管理良好有序。2019年8月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恩施州召开,坪坝营镇杨洞、高乐山镇白水坝安置区成为现场参观点。2020年11月3日,坪坝营镇杨洞安置区被国家发改委表彰为“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

2021-05-13

00:00:00:0李维君全媒体记者

李维君

通讯员

田明书咸丰县9单位19人获省级以上表彰6058801脱贫攻坚的榜样力量/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