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军民同心谱新篇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立正、稍息、向右看齐……”3月22日,恩施市人武部,一声声响亮有力的口号、一阵阵整齐的踏步声,唤醒了雾蒙蒙的清晨。

137名役前新兵正在班长的带领下进行基础训练。训练结束后,他们将到全国各地部队服役,逐梦军营、建功立业。

刘长江去年12月秋招应征入伍。因为全国健美冠军、抖音网红、营养师、国家级普拉提教练等身份的“加持”,他成为去年秋招中格外引人注目的一名新兵。

为圆军旅梦,刘长江放弃百万年薪。因为父亲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刘长江毅然决定参军。

像刘长江一样,去年秋招时,愿意放弃原本的高薪、岗位投身军营的青年有很多:涂彪放弃国企工作岗位,带着满腔热忱从军报国;24岁的唐启波曾是一名就职于浙江二建建设集团中南公司的信息技术员,为圆军旅梦毅然辞职入伍;太阳河乡24岁的覃官原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的计划部科员,从小立志参军,去年秋招圆梦……

3月16日,盛家坝镇组织慰问团,携慰问品到新兵役前训练场看望慰问新兵,勉励新兵报效国家。

2016年,恩施市获得“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此后,该市进一步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唱响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主旋律,全市上下形成了自觉参与、支持双拥创建的强大合力,谱写了军政军民团结奋进新篇章。

3月12日,清江河畔清和广场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恩施市2021年春季集中送喜报仪式暨《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活动在这里举行。曲艺说唱版的《退役军人保障法》、宣读恩施市应征入伍的38名立功受奖人员名单、颁发喜报和奖励金,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近年来,恩施市把推进军民融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工程来抓,不断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实现了军地双方在“思想、机制、力量、工作、资源”五个方面的有机融合。

军民携手齐心共建双拥模范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鱼水情深新内涵,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双拥之路。

漫步恩施街头,不时可见一幅幅引人注目的双拥宣传公益广告牌;车站、医院、商场等窗口单位,“军人优先”等字样让人倍感温馨;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门前都悬挂有“光荣之家”的光荣牌。

2020年,该市成功推出省级“最美退役军人”1名、州级“最美退役军人”1名,在全省“最美兵支书”微视频大赛中2人获奖。

恩施市持续深入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国防教育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机关单位部门与驻地部队结对共建;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综合运用主流媒体、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扩大社会效应,激发人民群众爱国热情。

全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蔚然成风。每逢八一建军节、元旦春节假日,市四大家班子成员、机关单位部门、各社会团体纷纷走访慰问部队官兵,第一时间送去“第二故乡”的关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等部门组织联谊会等活动,协商解决部队官兵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部队建设办实事、解难题。

积极探索双拥共建新路子,建立退役军人主创经济实体联系制度。2020年,恩施市共接收退役军人193人,组织46名退役军人参加技能培训,零距离服务在女儿城商圈“退役军人之家”就业、创业的退役军人200余名。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一曲动人旋律正是恩施军民“一家亲”的真实写照。疫情防控期间,上千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第一时间下沉一线;抗洪救灾期间,30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成为抢险突击兵。目前,恩施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已达3000人。

数字无言却是最有力的见证。一串串数字,展示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情。

在恩施的这片热土上,双拥热潮奔涌,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新时代凯歌正在奏响。

2021-03-30

00:00:00:0邹明镇——恩施市开展双拥工作掠影全媒体记者

邹明镇

通讯员

玮5622001军民同心谱新篇/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