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再造硒经济增长极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全国首批30个“天然富硒土地”,恩施市新塘乡横栏村天然富硒地块成功入选,面积达1697亩。

世界硒都,因硒而兴。恩施市围绕州委“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大项目”发展定位,抢抓发展机遇,主动作为,在“绿色、富硒、有机”上做文章,着力打造“武陵山富硒产品集散中心”,建成了以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为特色的恩施市农产品加工和龙凤低碳产业园,硒都大地焕发着新“硒”望。

“硒”引新机遇

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之南、清江中游,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超聚硒植物——堇叶萃米荠(野油菜)三大资源优势,被誉为“世界硒都”。

硒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恩施市土地平均硒含量达0.89㎎/㎏,富硒土壤达116.5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5.8%。

三项指标让恩施市充满着“硒”引力。新塘乡横栏村1697亩天然富硒土地将进一步助推富硒农产品开发,夯实“恩施硒都”地位。恩施市将强化规范富硒土地保护,持续对土壤情况、农产品富硒状况进行跟踪监测。

立足丰富的硒土壤资源,恩施市靶向发力,“十三五”期间建设富硒粮油、富硒茶叶、富硒蔬菜、富硒干鲜果、富硒药材等生产基地约150万亩,同时发展了一批富硒畜禽和水产品基地。目前,全市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共3个。

同时,不断建设与完善种植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明确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智慧硒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建立、完善硒谷总部基地、硒产品交易结算中心、硒产品检验中心、硒产品展销中心、硒谷企业孵化器等综合配套项目,高标准打造富硒产业园,星级酒店、客栈、餐饮、娱乐、购物中心等具有“土苗韵、山水意、民俗情”的设施日益完善。

一套“组合拳”,让富硒产业效益初显。全市硒产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7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0亿元,年均增速达16%,大大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未扣除价格增长因素)。

锻造新引擎

核对订单、出库、包装……9月12日,位于州城硒都茶城的湖北仙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门市部,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藤茶和绞股蓝。

绞股蓝、藤茶、青钱柳被称为“土家养生茶三片神叶”,由于含有富硒元素备受青睐。

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硒产品俏销全国,2020年实现产值近1.5亿元;恩施徕福硒业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销售,2020年实现产值近1.3亿元……花香蝶自来,富硒大米、富硒高山蔬菜、富硒粮油、硒虫草及食用菌、富硒中药材、富硒饲料与畜禽产品等农副产品走出深山,飞进寻常百姓家。

同样深受客人喜爱的,还有富硒养生游。“吃富硒农家菜,喝富硒玉露茶,呼吸着富氧空气,就是舒服。”家住武汉的李勇说,他每年暑期都会带着家人来恩施小住。

为了推广“硒都”旅游品牌,恩施市顺势而为,将硒元素融入旅游各个环节。

以富硒休闲养生大健康产业链为主线,先后推出“恩施八宝”、富硒宴和10条“硒行养生游线路”。两年时间,中国“科学补硒·健康生活”公益宣传暨“硒都养生行”活动走进国内300多个大中城市,吸引10万余人慕名来恩施,开启“补硒之旅”。

如今的硒都大地,民宿遍地开花,来自各地的游客一住就是几个月。从卖生态、卖风光到卖养生产品,这是顺应市场趋势和需求的选择,也是旅游业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结果。

高质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推出以生物源高有机硒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打造全域性富硒休闲旅游产品……物以“硒”为贵,在一系列举措之下,恩施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竞争优势,以“硒+X”为载体,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硒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品牌效益日益凸显。

构建新布局

9月13日清晨,恩施市新塘乡木栗园村云雾腾飞,蜿蜒盘旋的壁挂“天路”尽头,湖北栗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药材加工厂一片繁忙。

木栗园村坐落于壁挂公路脚下,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过去,因为交通条件限制,产业发展是村里的大难题。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富硒资源优势筑巢引凤,引进湖北栗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盘活“撂荒地”,让村民共享硒元素带来的福利。

湖北栗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当地村民近400吨药材,简单加工后销往国药集团、华东制药等大型药企,今年以来实现产值286万元,预计实现年产值500万元。药材产业加快发展,为木栗园这个小山村带来新希望。

依托“硒”字招牌,提升硒产品附加值。恩施市顺势而行,借势而动,启动“四个三”工程,坚持打基础、强支撑,不断培植产业核心竞争力。

恩施市高要求建设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养殖示范基地,标准生产加工基地,硒产品营销集散“三大基地”,高规格组建科研专家顾问团队、科普宣传团队、产业技术“三大团队”,高质量创建涉硒企业信息库、硒资源信息库、涉硒科研项目储备“三大信息库”,高水准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产品认证体系、产业品牌“三大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再造硒经济增长极。

如今,恩施市已逐步形成恩施富硒茶、富硒高山蔬菜、硒虫草及食用菌、硒多元矿物肥料、富硒中药材、硒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等十大富硒产品,打造了集硒产品展示、服务外包、检测、交易、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立足恩施、带动武陵、辐射全国”的富硒产品集散中心。目前,全长2.4公里的中国硒谷园区主干道金子大道基本建成,园区已入驻20余家企业,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在这块“硒”望的热土上,“硒”望无限,“硒”引无穷。

2021-10-13

00:00:00:0邹明镇——恩施市硒产业发展纪实全媒体记者

邹明镇

通讯员

刘娇7544601再造硒经济增长极/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