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冰
恩施是世界茶叶原产地之一,种茶历史悠久。2020年,茶园总面积达到178.82万亩,全年茶叶销售量和销售额双双增加,茶业综合产值突破170亿元。
如何使茶产业优势更强、效益更高?做强茶叶品牌、放大生态优势、促进茶旅融合,成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来的战略选择。
小茶叶成就大产业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借助硒资源优势,恩施把茶叶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支持有特色、有基础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做大做强。2017年开始,恩施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重点打造“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两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完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做到品牌有标准、程序有规范、销售有标识、市场有监督。
5月24日上午,在位于恩施市屯堡乡的凯迪克富硒茶业公司“恩施玉露”技艺传承馆内,茶香阵阵扑来,热水冲泡的一杯手工“恩施玉露”茶,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匀明亮,色绿如玉。
中国传统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曾入选“中国十大名茶”;恩施玉露证明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其制作技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获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时还进入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经过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人的选拔,目前该技艺传承人已经从九代的3人,发展到了十二代的34人,另有工艺传人近4000名。
茶旅融合,让茶叶销售走出了传统市场的藩篱。目前,恩施茶企建设了茶旅融合基地10多个,设立了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展示体验店10多家,4条成熟的茶旅融合观光线路中,均有恩施玉露茶文化体验景点。
大茶区也是大景区
5月的恩施市屯堡乡,连片的茶园苍翠欲滴。这里,茶商们建设的茶叶店铺以茶文化体验为主题,在通往恩施大峡谷的旅游公路旁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茶旅融合,拉伸茶叶产业链。从恩施城区出发去大峡谷景区,在50公里长的旅游公路沿途,有400多家民宿和400多家农家乐泡茶迎客。
恩施州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深入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围绕“做优产业、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活产业”全面发力,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融合发展格局,建设了一批如龙马抹茶小镇、女儿城恩施硒茶小镇等以茶园观光、采茶制茶、品茶购茶、文化鉴赏为主的茶乡旅游示范点,打造一批茶乡风情游精品线路。
好风景铺路“好钱景”
茶旅融合,以旅富农。恩施围绕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大生态旅游走廊,强化转型升级。已建成1个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和1个省级旅游名镇、2个省级旅游名村,12家星级饭店、1000余家星级农家乐和民宿。
近年来,当地将民宿建设融合本地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通过发展民宿,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目前,特色民宿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张名片。
从卖茶叶到“卖风景”,形成了人居环境与自然景观,茶园和村落融为一体,品茶与餐食住宿体验相结合的旅游体验,游客纷至沓来,村民们也逐渐尝到了甜头。
不仅仅是“茶旅”融合,恩施正在积极推动“文旅”“体旅”“农旅”“工旅”“康旅”融合,深入挖掘利用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体验旅游,提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产品品质,丰富业态,优化供给。
茶旅融合
走出全域旅游新路径
恩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特色明显,各个地区都具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以及茶产业资源。围绕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优质休闲康养基地,恩施将全域旅游理念渗透到茶旅融合发展中,推动茶旅融合实现了全空间、全时域以及全过程的发展。
近年来,恩施着力构建“一心三带六组团”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从大交通、大营销、大服务、大提升、大链条上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节会旅游带动茶文化旅游发展,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茶文化会展活动,“以茶促旅,以旅促茶”,带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女儿城”夜游品茶,已经成为许多游客恩施行的必“打卡”项目之一。恩施通过开发多元化的夜间旅游产品,在为游客带来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基础之上,提升游客在夜间驻留的意愿,带动恩施休闲娱乐、住宿行业的发展,为全产业的深度融合奠定良好基础。
2021-06-07
00:00:00:0沈冰从“茶园”到“乐园”的华丽蜕变6252801恩施以茶为媒谱写旅游大文章/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