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巫峡口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

猿鸣三声泪沾衣。

——三峡民歌

我在巴东三峡时,

西看明月忆峨眉。

——李白

人民币上的风景

货币是国家名片,人民币是中国名片。令恩施人骄傲的是,在第四套人民币5元纸币上,赫然印着雄伟、秀丽的巫峡口。巫峡口的风景,成了中国大美山水的典型代表。

巫峡是三峡之中峡谷最长、最整齐、传说最多、最浪漫的峡谷。巫峡十二峰,最美的是神女峰,最浪漫的也是神女峰。神女峰传说是赤帝女儿瑶姬的化身,瑶姬是一位纯洁的少女,未嫁身亡葬在巫山东部,后人就将那根石柱幻想为瑶姬的化身。屈原的诗歌《山鬼》中,将瑶姬描写成一位披着香花、香草,立在江边盼着情人前来相会的女神。

相传,楚怀王曾游历巫山高唐。一日,他在睡梦中看到一个娇媚的妇人飘然而来,而且自报家门:“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说完便是柔情似水。黎明已至,神女要离开了,分别时她告诉楚怀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梦醒之后,楚怀王对梦中的神女无限追忆。后来楚怀王之子,也就是顷襄王也曾在御用诗人宋玉的陪同下游玩了同一地点,夜晚也做了一个类似的梦。醒来之后,顷襄王向宋玉诉说了他在梦中的奇遇,随即便下令让宋玉作《高唐赋》和《神女赋》来记述。

巫峡口作为第四套人民币图案中出镜的风景,经历过严格的挑选。据载,当时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时,除了要突出民族大团结的主题,也要展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山水风景。

从1978年设计直到1985年经过国务院批准,历时7年。这一套人民币中,首次出现100元、50元面额的钞票。这套钞票主景分别为井冈山、珠穆朗玛峰、壶口瀑布、南天一柱和巫峡口,这些风景可谓中国标识。

如今,很多游客经过巫峡口,都会带上一张第四套5元人民币,站在船头或者长江大桥上,对折一半,对着巫峡口举起来,与没被遮住的另一半山水完成合影,留作珍贵的纪念。

(董祖斌

编撰)

峡江号子

“蜀之三峡,最号峻急,四五月尤险,故行者歌之。”这是唐代李肇《唐国史补》中的文字,也是史书上关于峡江号子较早的记录之一。

峡江一带,尤其是在未进行航道治理、截流蓄水之前,水流湍急、礁石密布,逆水上行之船,在激流险滩处需要纤夫拉纤。为了统一行动、步调一致,下水掌舵摇撸、上水埋头拉纤的汉子们在劳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峡江号子。

巴东谭邦武老人被称为“三峡纤夫的活化石”。他出生在巴东县官渡口镇长江边,祖祖辈辈在三峡驾船摆渡为生。

谭邦武7岁上船,在峡江的疾风大浪中度过了近百年。

谭邦武不仅会驾船掌舵、喊峡江号子,还有一手造船绝技,能够建造木帆船。

三峡水库蓄水后,峡江纤夫淡出,峡江号子作为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重视和传承。目前峡江号子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谭邦武老人也成为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那时长江上的纤夫,从汉口到重庆,共有8个“帮”,巴东的“帮”被称为“楚帮”,一个帮管3个县的船只。每次行船之前,驾长都要通过“桡爷”招募纤夫,10人为一垛,通常一船要5垛纤夫。虽然一年只能跑一个来回,又是相当辛苦的力气活,但纤夫们的报酬并不高,一趟下来也就七八吊铜钱,仅够买回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大概700斤麦子。由于江水险急,峡江行船安全没有保障,翻船、触礁经常发生。

谭邦武喊的号子,不仅把老一辈传下来的号子喊得字正腔圆,还可以自己编词,现编现唱,走到哪里唱哪里,看见什么唱什么。有一段从夔府到巴东下水行船的号子,老人至今还能哼唱如流:

夔府开头把梢出,

臭堰溪摆的八阵图。

燕窝石,两铁柱,

粉壁墙,孟良梯,

倒吊和尚半岩里。

推黑石、望黛溪,

一声号子下猫须……

诗人于坚听了谭邦武的号子后说:“他就像一位河流上的诗人荷马,使话本、谚语、成语、对联、历史故事和江湖上的各种奇闻逸事都成为活在口头边的话,像长江一样流动起来。”

峡江号子是劳动群众集体创造的生命乐章,已经成为峡江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

(董祖斌

编撰)

2021-06-15

00:00:00:06403001巫峡口/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