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藤”飞希望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盛夏时节,来凤县三胡乡杨奎藤茶专业合作社,漫山遍野的藤茶绿浪起伏,十几名脱贫户在茶园忙碌着。

“莫看这些不起眼的藤茶,这可是全县农民致富的宝贝呢!”来凤县藤茶局负责人赵正茂介绍。

藤茶,学名显齿蛇葡萄,生于武陵山岩坡上。

这种土家族传统用于治疗慢性病的野生藤蔓植物,目前在来凤县种植面积达7.2万余亩,年产值近10亿元,是全县第一大农业产业,也是全国藤茶种植第一县。

实现野转家

烫杯、洗茶、冲泡、闻香、分杯……7月30日,来凤县向班贵藤茶有限公司,向班贵给客人表演茶艺。

向班贵被称为“来凤藤茶第一人”。1996年,在大河镇担任乡村医生的向班贵,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为乡亲们诊病送药。向班贵发现,用岩坡上生长的野生藤茶治疗眩晕病(高血压)效果较好,遂采集回来,晒干后放在药袋里,为村民免费提供。

1999年,向班贵把藤茶送到中国药科大学检测,被认定为显齿蛇葡萄藤,内含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咽炎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二氢杨梅素(黄酮)含量达42%,超过已知所有植物,还富含十几种氨基酸和硒元素。”向班贵至今还保留着那份检测报告。

经过上千次试验,向班贵掌握了藤茶加工技术,并用野生藤茶做出龙须、龙珠、龙凤、白露等4个系列10多款产品。

由于疗效稳定,藤茶外销量越来越大,野生藤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2000年,向班贵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始试验藤茶“野转家”栽培技术,并获得成功。

然而,藤茶种植虽然实现了“野转家”,但采用移栽苗技术,仍然成本高,单产偏低,种植效益低。2008年,向班贵研究出了大田直插技术,大大降低了种苗成本,增加了农户收入。这项技术还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直插技术种植,可以在藤茶地里覆膜。杂草被盖在膜下,1亩地可以为农户节省锄草成本600元。与移栽苗技术相比,直插技术种植的产量相当于移栽苗2至3年的产量。”县藤茶局技术员邹平说。

种植规模化

7月31日,来凤县百福司镇沙道湾村藤茶加工厂,8名工人忙着加工藤茶龙须。

“没有县里的好政策,村里藤茶不可能发展起来。”向齐周说。

2012年以来,为鼓励农户种植藤茶,来凤全县藤茶苗木由政府统一采购,并免费提供给农户。向齐周便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向齐周是沙道湾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当地藤茶种植大户。2015年冬,当大多数村民对种植藤茶还持怀疑态度的时候,向齐周带头种植藤茶,头一年每亩收入就达到1100元。

种植藤茶收入可观,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没了后顾之忧。几年下来,在向齐周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承包2500余亩土地种植藤茶。200多户农户通过土地租金、基地务工等方式获得了收益,75户脱贫户收入达30余万元。沙道湾村由此走上了一条“支部引领+合作社牵头+带动脱贫户”致富增收道路。

来凤县将藤茶作为乡村振兴产业积极推进,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成立藤茶产业发展局。

就这样,来凤藤茶实现了从小农户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截至目前,全县8个乡镇、78个村、8000余农户从事藤茶种植“野转家”藤茶种植基地达7.2万亩,全国最大。

来凤藤茶在市场上也形成了自己的口碑,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等荣誉称号。

延长产业链

7月29日,来凤金祈藤茶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消杀液车间,工人正加班生产。

“我们是恩施州唯一消杀液生产企业,生产的藤茶消杀液畅销州内外。”公司相关负责人彭高林说。

来凤现有藤茶公司5家,45家藤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建藤茶初加工厂26家,每厂每天16小时可加工藤茶普叶(鲜叶)4000公斤。藤茶亩产须茶鲜叶平均可达45公斤(折合干须茶7.5公斤)、普叶鲜叶500公斤(折合普干茶100公斤)。全县生产来凤藤茶年产量7000多吨。

市场龙须需求旺盛,普叶低迷。如何让藤茶产业做大做强?来凤县问计县内藤茶加工企业。

县内金祈藤茶生物有限公司虽开发出了牙膏、含片等藤茶产品,但一直委托外地企业加工。2020年5月,来凤县在武汉找到金祈藤茶集团公司法人王麒,建议公司在来凤进行藤茶深加工。

王麒召开股东会,股东们一致同意,决定投资5000余万元,在来凤新建消毒液生产线、藤茶黄酮提取等生产线。与此同时,来凤县申请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及上级技改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企业技改。

1年多下来,公司形成年产90吨黄酮提取、2000万支牙膏、300万瓶消毒液、5000万支粉抹茶、6000万袋袋泡茶以及高端固体饮料等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3亿元,创税3000万元,常年解决100名脱贫户就业。

延长产业链,来凤还与中科院、中国药科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藤茶研发合作,改进藤茶加工工艺,率先在全国制订藤茶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研发的富硒藤茶系列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获得保健品蓝帽子、GMP生产规范、绿色食品、食品质量安全等四大认证,主要成分二氢杨梅素获得45项国家专利。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立藤茶产业研究院,共同推进藤茶产业。

巧解销售难

7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甘肃兰州隆重开幕,“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2个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国内25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7个重点城市,港澳台地区,境内外知名企业和有关商协会等代表参会参展。

“藤茶是什么,也是硒茶吗?”

“是的,含硒元素。”

来凤藤茶柜台前,来凤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向露认真给越南客商阮次孟讲解。

让来凤藤茶走出山外,来凤县先后组织来凤县藤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会,开展藤茶推介、产销对接,逐步扩大藤茶影响。争取来凤藤茶进入“扶贫832”平台并作为重点产品予以推介;

与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山货上头条”项目,支持来凤县企业、合作社在字节跳动公司的今日头条、抖音小视频、西瓜视频等App上推介来凤县藤茶;

鼓励来凤县藤茶经销企业在抖音等平台发布推介“来凤藤茶”;

县领导出面为来凤藤茶代言,先后参加淘宝、京东、苏宁、抖音等直播平台销售活动,直接带动来凤藤茶销售。

此外,为进一步完善来凤藤茶质量标准体系,规范藤茶市场秩序,自2020年5月开始,来凤县组织藤茶协会开展来凤藤茶品鉴定级和藤茶交易会。

“去年以来,来凤藤茶一直供不应求。”来凤县政协副主席向莉说。

2021-08-03

00:00:00:0向相辉——来凤县发展藤茶产业纪实全媒体记者

向相辉

通讯员

佳6876001“藤”飞希望/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