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长远
当前,对于利川市的发展而言,应该是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更是处于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经过35年的撤县建市、4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系列重大决策的实施、诸多优惠政策的注入、强力有效措施的推进,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勇拼搏,崛起争先,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建设、乡村面貌、产业规模、基础设施、群众生活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从国内来看,有些产能明显过剩、劳动力成本攀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旧矛盾未解决新问题又不断涌现,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全国经济目前正在进入新常态。
就利川市来看,全市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困难和不足,比如工业经济基础薄弱,缺乏龙头企业支撑,企业产品外向度不高;税收结构较为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过分依赖于房地产;公共服务存在短板,质量效率较低,群众的获得感不足;少数干部作风漂浮,服务意识有待提升,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等等。加之,目前利川也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亟待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由“遍地开花”向“专精特新”推进,由低质低效向绿色高质跨越。
这些问题和不足,成为影响当前利川发展的不利因素,更是成为制约利川今后全面突围的“拦路虎”。笔者认为,利川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争创鄂渝省级协作示范区,奋力打造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优质休闲康养基地,努力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山区强市。全市上下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差距和不足,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积极进取迈出开局步伐,以担当实干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利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着力破除“唯我独尊”的思想障碍,在“问诊探路”上实现新突破。利川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制约,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开放意识欠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与差距。特别是一些干部群众仅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坐井观天、脱离实际;还有的党员干部经常以“利川大市”自居,沾沾自喜、好高骛远,妄自尊大、目无他人。凡此种种,不仅有损利川干部群众的形象,而且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解放干部群众思想,增强开放包容意识,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逐步缩短与周边县市差距;要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刻苦钻研本行本职,熟练掌握方式方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探寻发展路径。同时,“洞开”寨门,广开言路,躬下身子放下身段,“走出去”看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发达地区发展理念,汲取兄弟县市成功经验;“请进来”学学,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开展讲课科普等活动,邀请外地客商考察调研旅游人文自然资源,宣传推介优势资源,加强交流沟通合作,吸引外商投资兴业。
要着力破除“坐等靠要”的思想障碍,在“撑杆摘桃”上获取新动能。利川市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属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信息渠道相对闭塞,交通条件受到制约,发展空间尚有局限,区位优势不太明显。正是这样一些不利因素,少数干部群众受到传统思想束缚,习惯于“坐等靠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守着“旧摊子”等饭吃,理想信念滑坡,精神追求不高,进取意识欠缺,未来生活迷茫。下一步,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和系列政策机遇,紧紧抓住利川绿色繁荣提质期、乡村振兴提速期、“两新一重”窗口期和产业转移机遇期,向东融入武汉城市圈、“宜荆荆恩”城市群,深入实施湖北省山区协作工程;向西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渝东北城市群,争创鄂渝省级协作示范区。同时,在政府层面,积极主动对接国务院、省、州相关单位和部门,做好向上汇报和争取工作,获取更多的优惠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在群众层面,结合利川实际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利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迈向小康生活。
要着力破除“华而不实”的思想障碍,在“提质增效”上凸显新亮色。利川市作为全州的人口大市、资源大市、旅游大市、经济大市、产业大市,特色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占据先机。坐拥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生物医药等一批叫得响的产业,国内外知名度均较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旅游、能源、烟叶、茶叶完全具备做成“重量级”产业。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特色产业的整体谋划和科学统筹,没能像毛坝茶叶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市多数产业看似“热闹”实则“虚无”,看似“华丽”实则“缥缈”,没有做成规模,更未形成品牌,优势未能凸显。下一步,我们要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协调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涵养大生态,发展大产业,建设大数据,普惠大民生,全力推进“4+N”产业集群发展。还要结合利川实际,厚植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动能,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档升级生态文化旅游、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要着力破除“各自为政”的思想障碍,在“比抓强促”上力求新作为。从整体上来看,利川市党员干部比较优秀,人民群众非常睿智,通过这些年狠抓作风建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大为提升。但是,少数地方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仍然存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未能完全杜绝,“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现象依然突出。特别是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少数单位和部门还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等现象,未能真正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也严重影响到党委政府的形象。下一步,党员干部要增强主动看齐的自觉、坚定看齐的担当、善于看齐的能力,牢固树立“比”的思想、“抓”的意识、“强”的节奏、“促”的氛围,带头转变作风,做到以上率下,优化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形成“头雁效应”。全市上下要深化在全州争第一、在全省创一流的认识,把思想凝聚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把精力着眼于谋事、干事、成事上来,把行动归集于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上来,树立正确政绩观,掌握工作方法论,研究崛起好办法,增强发展新动能,积极营造抢前争先的浓厚发展氛围,为确保利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利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1-08-26
00:00:00:0欧阳长远7060601破除思想障碍
加快绿色崛起/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