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开
通讯员
李海波
周
健
张厚林
2016年,对宣恩县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贡乡迎来战斗力十足的援军——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5年来,中国铁塔带着央企的责任与担当,温暖了贡乡群众的心。
产业兴了,百姓笑了
盛夏,在宣恩县高罗镇龙潭河村十组茶叶种植基地里,79岁的村民夏忠诚正在进行茶叶管护。“这是2018年种的茶苗,你看,长得多好!只要好好管理,明年收入肯定翻倍。”夏忠诚笑着说道。谈起产业发展,夏老情不自禁地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总说靠发展产业挣钱,我不相信,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龙潭河村基础设施落后,无支柱产业,是出了名的重点贫困村。“山偏远,路难走,有女不嫁龙潭河”,道尽了龙潭河村的穷困,印证了那句“连绵的山脉写满秀色,却写不尽龙潭河村发展的窘境”。
“龙潭虎穴,我们也要去闯一闯。”中国铁塔的工作队员抱着不是享福而是去吃苦的态度,一头扎进了龙潭河村。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顺着这个发展思路,中国铁塔会同驻村“尖刀班”和村“两委”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最终决定把茶叶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
发展方向有了,资金却成了难题。就在村民以为种茶梦即将破碎时,中国铁塔安排专项资金183.5万元支持龙潭河村发展绿茶种植,给村民发展茶叶产业吃下定心丸。
“我是村里最先响应种茶的,有人愿意拉我们一把,年纪再大也要拼一下。”夏忠诚说。他将自家11亩土地全部改种茶叶,成了村里有名的“茶队长”。“等茶叶进入丰产期,每年预计能带来5万余元收入。”眺望着连绵起伏的茶山,夏忠诚笑得合不拢嘴。
让村民乐呵的不仅是种在地里的绿茶,还有能让茶叶变“金叶”的配套设施。在中国铁塔的协调支持下,修公路、建茶厂、实施农网改造……一系列的惠民举措,让曾经这个穷山村旧貌换新颜。
截至目前,龙潭河村累计种茶面积1250亩,惠及农户382户,千亩茶园示范基地初步成形,“人均一亩茶”的产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以奖代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中国铁塔并不满足发展现状,决定一手抓茶叶发展,一手引导村民养殖蜜蜂、黑猪等。眼下,全村累计养殖蜜蜂332箱,惠及农户45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如今,从山顶铁塔旁鸟瞰村庄,一条条通组公路盘旋山间,一块块标准化茶田绿意盎然,一排排太阳能路灯照亮村落,注入中国铁塔心血的龙潭河村正焕发勃勃生机。
销路宽了,企业活了
连日来,在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对交流配电箱进行焊接、组装等作业,这批交流配电箱将交付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使用。
今年是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第四个年头。自2018年8月31日中国铁塔与博今电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由博今电气生产的各类产品源源不断被送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各分公司所在地安装使用。
得益于央企的信赖与支持,博今电气的销售渠道变得更宽广了,也让企业更加注重自身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品质。2019年6月,博今电气获得户外迷你机房、一体化户外机柜、交流配电箱、配套综合柜检测报告及认证证书,一体化户外机柜获抗8级地震实验报告;2019年7月,博今电气专业生产中国铁塔5G基站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顺利投产,价值150余万元;2020年6月,博今电气获得户外一体化机柜、户外迷你机房泰尔认证证书;今年2月,博今电气中标湖北铁塔迷你机房采购项目标的3597万元份额的11%,总交易额已达1120万元。同时,也标志着博今正式搭上了5G时代的发展快车。
“与央企合作带来了明星企业效应,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合作供应商,都能看到企业发展的大好前景,对企业形象有质的提升。特别是进入5G建设的广阔市场,让更多的供应商找上门来合作,采购的元器件更具性价比。”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通信事业部总经理龙江成说道。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博今电气面临产品出不去、订单进不来、员工将失业的窘境。时任中国铁塔派驻宣恩县挂职副县长刘柏松在调研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中国铁塔湖北省分公司汇报。
央企有担当、企业有希望。中国铁塔湖北省分公司决定拿出459万元专项资金,对博今电气生产的迷你机房、交流配电箱等一系列产品予以采购。“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央企,企业复工了,我们生活也有了希望。”龙江成在拿到采购合同时激动地说。
更让他感动的是,中国铁塔指导博今电气完成了4项通信产品的标准化认证工作,并有意将符合标准的通信产品纳入中国铁塔集中采购范围,在全国推广选用。同时,还帮助宣恩县相关企业进一步扩大了产品销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信号满了,腰包鼓了
青山安睡,炊烟未起。宣恩县李家河镇板栗园村的电商大户周振元忙得不可开交,搬着打包好的土特产装车,准备运往广州等地。
1992年出生的周振元,早年在外务工。在电商发展日新月异的时候,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个商机,那就是通过网络把家乡的山货送出大山,同时带动家乡经济发展。但大山里信号不好,一度困扰着他。
“刚开始回来做这行,网络信息不畅,确实给我带来很大影响。顾客想买东西联系不到我,有时候对话框卡住回复不了消息,别人也就没有多等,错失了不少生意。”周振元说道。
宣恩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占地面积2737平方公里,辖5镇4乡,共36.2万人,是中国铁塔定点帮扶县。
信息不畅,是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打通山内外信息渠道,网络基础设施刻不容缓!”刘柏松认定这个目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宣恩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要想在宣恩的土地上矗立一座铁塔,需要克服山高路远、悬崖绝壁等困难。“建一座铁塔需要沙、水泥、钢筋100吨,3根长达3米重6吨的铁柱,还要一个2立方米重达1吨的机柜。”谈起建塔之难,宣恩县区域经理李勇感慨万千,“骡马驮,壮汉扛,人马受伤习以为常。为了保证通信信息覆盖面,很多铁塔建在山顶上,较远的铁塔维护一次需要步行4个多小时。”
建铁塔难吗?难!但只要想到通过建塔能让36万宣恩人民信息畅通起来、腰包鼓起来,一切都值。
“你看,现在不管走到哪里,手机信号都是满格,再也不用举着手机到处找信号了。”家住宣恩县沙道沟镇玛瑙湖村的唐哲元拿着新买的手机激动地说。
对于普通用户,信息畅通拉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对于周振元,带来的却是源源不断的财富。自2017年以来,由他经手的百合、芋头、土豆等宣恩特产远销全国各地。2020年,周振元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在他带领下,全村共有20多户参与电商行业,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板栗园村也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村”。
2020年,宣恩县通过电商平台共销售白柚、茶叶、黄金梨等特色农产品超500万公斤,销售收入过亿元。正是有了良好的通信基础,全县电子商务、“互联网+”“智慧县城”建设日新月异。这一切改变,都离不开矗立在山顶的一个个通信铁塔。
自2016年以来,中国铁塔在宣恩县已累计投入通信扶贫资金7495万元,新建及改造铁塔815座。截至2020年底,宣恩县4G网络综合覆盖率超过98%,补齐了通信基础设施短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信息基础。
2021-08-04
00:00:00:0陈绪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帮扶宣恩记6885801五年铺就致富路/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