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溇水放排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未修电站前,溇水主流从跳鱼坎、麂子峡到江坪河多为险滩激浪,亦有平潭缓流。著名的险滩有黑龙洞、黄牯墩、让口河等。平潭则有下河十里潭、老村河下面的七里潭等。因为滩多且急,河道怪石嶙峋,暗礁丛生,故不能通较大船舶,只能通豌豆角、小舢板、小驳子船等。拉纤自是溇水河的一大重要活路和景观。

放木排则是溇水河过去岁月中最为重要的生产活动。排工们将收购的条木堆放在平潭的河岸边沙坝上,然后做好放排的准备。

扎排,鹤峰人叫撬排,将木材推下平水潭中后,用采来的野藤将杉条一根一根地并排理整齐。首先将其牢牢地捆绑维系在一起,为了捆绑得更扎实一些,用了不少撬棒,将野藤撬得紧紧的。

关于排,有写“簰”的。本来都可以用,但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应用字也应有分工。簰,只可当作用竹子扎成送人的筏子,只是一种交通工具而已。排则既有工具作用,又有商品作用,它是连自己和承载物共同被销售了的。

扎排,先是要扎底子,一张排做底子的杉条一般10根左右,选取优良杉条,既要粗大,又要直,在树头上凿孔用横木串成挺梁,将排底紧紧地串牢,两头使锲子,使之不会因捆扎不紧而分开。然后一层一层地往排上码树,垒成一张巨大的木排。木排两边各有一根只用粗藤连接而不被捆扎的杉条,用作橹木,作为掌握前进方向的重要工具。挺梁正中置一棹桩,唤为将军柱。一张木排扎成后,还要用粗壮的记水(竹缆)纵向放水(捆扎),也就是缆扎起来。

木排扎成后,就带信,通知家里的亲人们都来到沙滩上烧开头。它比伐青山、上赶路、拉箱、摆吊等任何环节都隆重一些,因为工人们从今天起由木工环节转为排客环节。将要离开亲人,奔向远方。家人们则要留在滩头,为排客们祈祷平安,于是便有了烧开头这种风俗。人们在河滩燃起熊熊篝火,有烧猪头肉的,有烩烤野味的,有用3个石头架起大铁锅煮饭炒菜的,还有搭起临时炕架,吊上鼎罐熬汤煮肉的。一切准备就绪,就在沙滩上找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抬上烧酒,摆上碗筷。排客和亲人们围坐一圈,举起大碗烧酒,狂喝不止。他们确信吃饱喝足后,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不完的劲头。只有这样能吃能喝的人才是征服狂放溇水河的勇士。

如果有过路的不速之客,也要请过来一同吃喝。过路人也不客气,接碗便喝,端碗便吃。他们知道,这是溇水排客的豪放气质,他们在烧开头的时候必须将所备饭菜酒肉吃尽。有人来帮忙喝酒吃饭,表明有贵人支援,预示着一帆风顺的吉兆。将饭菜吃个锅底朝天后,点棹发排,一路顺风。

到了预定吉时,作头(掌梢人)喊出“放排”号令,所有来送亲人的女人们全都掉转了头朝河岸看去。原来,排客们全都脱光了裤子,全身精赤条条一身健肉,下了河,上了排,排客们都全身心地放排去了,任何邪念全不存在。

排客们齐声呼喝:“你们回去吧!我们一定会平安的!”

女人们全都转过身来,面对一排精赤条条的男子汉,挥手呼喊:“菩萨保佑你们一路平安!”

枞树围子(么妹子荷嗨)杉树棹(啦么妹子依哟)

新撬木排(么妹子荷嗨)逞江漂(啦么妹子依哟)

岸上大姐(么妹子荷嗨)远望我(啦么妹子依哟)

津市回来(么妹子荷嗨)再看娇(啦么妹子依哟)

点棹发排了,排客们在女人依恋的目光里,喊出了第一声回荡溇水峡谷的放排号子。

从鹤峰城发排到慈利入澧水,400多公里的航程,有上千个险滩,沿途皆为峡谷,10多处极其狭窄。两岸岩石绝壁,危崖耸峙,形成的险恶滩涂100多处,落差巨大,水流如瀑,万浔波涛,涌浪击石轰若雷鸣,水柱参天泼似骤雨,水噪山应,令人心惊。沿途还有暗礁犬牙交错,明明暗暗,列成激流。排客们要经历多次生死考验方能将木排放出,获取的是财富,创造的是奇迹。

出七里潭口,到沈家河,沈家竹园,一园贵竹粗如水桶,竹园往下便是第一险恶之滩——黄牯墩。这黄牯墩长里许,水流直下成瀑帘,如果没有高超的放排技术,就会造成排散杉条随波去、人落激流难生还的惨剧。

那一年,我还是一个回乡的知青,随表哥去放排。表哥是咱东乡大队木排专班的作头。我们从老村河下面的楠木坪出发,将一张木排撑过了七里长潭。到沈家河闯黄牯墩激滩,表哥站立在排头上掌着撸指挥。先是转竹笼湾,表哥轻声叫助手扳棹:“注意!扳一手!”排头轻轻一顺,便顺流而行了。遇到一巨石挡道,表哥提高声音:“扳一手,还扳一手!”棹手便加重了力,使排绕过了巨岩。到了正墩上,表哥大声吼道:“把稳橹!操稳棹!”排如梭镖一般嗖的一声冲下陡滩,排头上的人全都随排扎进了巨浪之中,瞬间排尾也下了陡墩,排头冲出浪头,如抛物线一样朝上冲出,接着又跃进浪潮。操橹的、把棹的,一个个如铁铸一般稳稳地钉在排上。表哥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或轻或重来指挥摇橹摆棹的,排客们随着作头的一声声吆喝,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轻或重,一招一式丝毫不敢马虎。排终于顺利通过第一道险滩,到了平潭,随后又过了一些长潭和长滩。

古往今来,由于这样的险滩令人生畏,人们便将出入这种险关的安全寄托于神灵——向王天子保佑。早在汉代,溇水精夫相(向)单程领导溇中一带人们反抗过封建统治者的镇压。号称伏波将军的朝廷命官马援也未能征服溇中蛮人。五代时溪州又出了一个蛮酋向宗彦,伏波之能技惊朝野,在溇水惊涛骇浪中踏波而行如走岸坡,被溇水沿岸人民尊为向老官人。后人们便将征服溇水的英雄向氏(单程、宗彦)奉称为向王天子,因而溇水沿岸建起了多处向王庙。人们经常香火祀奉,而表现最为虔诚的又数排客。他们放排,假向王之威,鼓自己之勇,踏波蹈浪,胜勇前进。久而久之,祀向王竟成了放排过程中的一件大礼仪了。

过去,县城至江坪河段,在麂子峡口、咕喽溪、沈家竹园、青猴城、白日垭等都建有一座向王庙,放排的排客们都要下排敬奉香纸,祈求向王保佑,然后上排前行,竟多是有惊无险,安全通过。当然,也有失事的,排毁人亡的事也时有发生。

当然,这些都成了溇水的历史,随着溇水涛声奔流远去了。

2021-08-10

00:00:00:0□

向端生6939901溇水放排/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