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看云识天绝对靠谱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谭琼辉

通讯员

张洪刚

云是气象部门最早最基本的观测项目,气象根据云的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从物理上说,云是由大量细微水滴、冰晶和灰尘组成、悬浮在大气中的可见聚合体。它通常不接触地面,接触地面时则称为雾。由于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增加不断降低,空气上升时将膨胀而冷却,饱和水气压也随着降低,当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并凝结成大量细微水滴漂浮在空中时,就形成了云。云的形状、高度、云量,能带来不同天气现象。

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时白云朵朵,一时阳光灿烂,一时乌云密布。云,其实是挂在天空的天气预报员。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以下,根据云属定义,结合农谚,介绍几种在恩施境内拍摄的云,让读者通过照片感受云的演变和科学性。

夹状层积云——

天上豆荚云

地上雨淋淋

广为流传的农谚:“天上豆荚云,地上雨淋淋。”描述的是荚状层积云。

荚状层积云是由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共同影响形成的,常为中间厚边缘薄,形似豆荚、梭子状的云条,个体分明,分离散处。出现这类云系时,一般都是坏天气的前兆。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7月1日6时09分,拍摄者刚起床打开窗户,就发现恩施城区凤凰山方向一片红,于是立即拿起相机记录下来。

照片拍摄不到两个小时,恩施城区上空开始下雨,印证了“天上豆荚云,地上雨淋淋”“早上烧霞、等水烧茶”“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广为流传的天气谚语。

积雨云——

天上乌云盖

大雨来得快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

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且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乌云便弥漫天空。

农谚称:“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积雨云的性情比较暴烈,常伴有雷电、大风、降水和冰雹,甚至生成龙卷风后横扫大地。

上面这张照片是在利川市石板岭山巅雷达站拍摄的。

浓积云云体高大、轮廓清晰、底部较平、比较阴暗,很像高塔。垂直发展旺盛,厚度超过水平宽度、顶部呈圆弧形重叠,很像花椰菜。浓积云因空气对流运动继续增强,云顶垂直向上发展更加旺盛时就形成了积雨云。浓积云阶段花椰菜状的云顶开始变得模糊,甚至在云顶出现一个象云帽一样的东西,标志积雨云形成,不久,就会下雨。

高积云——天上鱼鳞云

地上雨淋淋

高积云云块较小,轮廓分明,常呈扁圆形、瓦块状、鱼鳞片状,或是水波状的密集云条,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

大多数高积云云块的视宽角度在1度-5度。有时可出现在两个或几个高度上。

薄的高积云云块呈白色,厚的高积云云块呈暗灰色。

高积云可与高层云、层积云、卷积云相互演变。高积云在与高空冷空气相互交汇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鱼鳞云,预示未来的天气不稳定。

上面这张高积云的照片拍摄于巴东县大面山。照片中,高积云呈辐射状,很典型,且是系统入侵的高积云。

类似这样的高积云,民间有一句非常有趣的气象谚语:“天上鱼鳞云,地上雨淋淋。”

毛卷层云——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叫“晕”。日晕和月晕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大片的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上面这张拍摄于恩施市沙地乡柳池村的照片中,毛卷层云便伴有日晕。

雨层云和淡积云——

东边日出西边雨

2010年6月9日10时,这张在恩施天气雷达站拍摄的照片,是典型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当时,拍摄者站在同一个地方,看到的是东西两边各不相同的天气,西边布满雨层云,正在唰唰地下雨;东边布满淡积云,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天气稳定晴好。老百姓口中俗称的夏天“雨隔田坎”就是这么来的。

天气奥妙无穷,云的演变无常,但通过看云识天,绝对靠谱。

只要留心观察云的演变,掌握其规律,就能够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学生上学、居家旅游、工农业生产均有重要意义。

2021-08-31

00:00:00:0谭琼辉7102801看云识天

绝对靠谱/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