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造“康养金地·和美建始”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孙小茜

通讯员

“十三五”期间,建始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全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重点,不断拓展旅游带动经济辐射范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旅活动、规范文旅市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村美民富的重要引擎,建始县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旅游强县的蝶变。

高点站位强推进

产业融合促升级

建始县自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立足创建抓发展,抓好发展促创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县旅游产业稳步发展。2016年实现旅游接待262.59万人次,综合收入17.29亿元;2017年接待312.04万人次,综合收入20.96亿元;2018年接待420.76万人次,综合收入28.46亿元;2019年接待503.08万人次,综合收入35.03亿元;2020年接待320万人次,综合收入16.5亿元。

“十三五”期间,建始县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重点培育、深度发展。全县始终把全域旅游作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略,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系统安排、定期调度、协同发展,构建起“一盘棋”工作格局;聚焦“康养金地·和美建始”形象定位,立足县域特色,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将城乡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布局等与全域旅游发展主动对接,“多规合一”编制了《建始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始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以绿为底、以文为韵、以人为本,集中资金、政策力量建设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智慧信息“三大网络”,培育农旅体验、文旅互动、体旅竞技、工旅创意“四种业态”,实施旅游城市、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旅游市场“五层开发”的全域旅游“345工程”,切实推动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多元化发展。

瞄准“一带两廊三心四区”旅游空间布局,以“五级联创”为抓手,着力打造移步皆是景、处处好风光的美丽画卷。5年间,建始县坚持强化景区提档升级,增强游客体验感,实现景区智慧化,目前正全力推进野三峡、地心谷两个国家4A级景区联合创建国家5A级景区;按照4A级景区标准建设县城、A级景区标准建设乡镇和村庄,强力实施旧城区瘦身、新城区强体和城区美容、联通“四大工程”。成功打造滨河走廊网红打卡地和G318风景廊道,建成花坪镇湖北旅游名镇、店子坪和代陈沟湖北旅游名村、店子坪3A级红色旅游景区;以全域旅游引领绿色发展,全面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村34个,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软硬并重、放管结合,着力以高水准服务塑造高水平旅游形象。5年来,建始县抢抓发展机遇,全力补短板、强弱项,累计投入75亿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成117公里旅游廊道建设、建始火车站改造和高坪火车站新建工程;建成旅游商品特色街区、县旅游集散中心和20个观景平台;66座旅游厕所上线百度地图App;旅游标识系统实现县域全覆盖;建成“看得见、喊得听、管得住”的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基本完成景区线上服务、远程监控等智慧化旅游景区建设。同时,开展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3年培训1.5万人次。完成旅游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制定出台《建始县旅游综合执法实施意见》,健全政府主导、行业主管、企业主体、群众监督“四位一体”监督体系,实现建始的“颜值”与“口碑”双向提升。

不断优化旅游供给体系,充分发挥“旅游+”效应,以高水平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建始县注重文旅融合,提升品质,深入挖掘和传承建始“直立人”、店子坪当代红色文化、官店革命文化等文化精髓,大力传承丝弦锣鼓、南乡锣鼓、花坪火龙等民间技艺,央视《乡约》栏目两次走进建始进行宣传推介,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被评为全国优秀音乐剧并推向世界,成功创建湖北土家族婚俗文化之乡。

多种业态齐发力

打造全域大景区

5年间,建始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布局,注重用旅游思维构图设计,以全域旅游规划引领城市建设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用景区标准建设城乡,抢抓棚户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发展机遇,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向旅游聚焦发力,让基础设施围绕旅游转、旅游带着基础建,县域内景区、乡村旅游点、民宿点星罗棋布,旅游公路、步游道纵横串联,实现全域景观化、全景可游化。同时,聚焦旅游发展集团式效应,突破传统旅游行政界限,把单个景点串起来,以线串点、点线成片,“城乡一体、全域皆景”大旅游格局已经形成。

为进一步突出“以文化助力旅游”的拉动作用,建始县坚持旅游发展特色化、产业化和集聚化,开创性地打造出建始“直立人”、黄四姐等文化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文化进景区、文化成景区的特色之路。同时,还坚持以推进全域旅游为龙头,以实施“旅游+N”为重要手段,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商贸、文化等深度融合发展。

建始北通豫陕、西连巴蜀、东临武汉、南极潇湘,自古便是西进东出的陆上交通要道,素有“楚蜀咽喉”之称。如今,宜万铁路在县域内设有建始站、高坪站,清江航运水道、沪渝高速、银北高速、318国道、209国道贯穿全境,建成了“一线两站、一航四路”的对外大通道,武汉、重庆等周边重点城市至建始3小时、县城至景区1小时、乡镇内半小时的快旅慢游交通圈已形成。同时,创新路景融合发展模式,让农村公路与周边环境紧密融合、路域景观浑然一体,实现“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进而让旅游公路既成为“出山路”又成为致富路。

5年来,建始县采取百花齐放多样营销模式,坚持形象塑造与活动推广并举,线上与线下并重,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提升建始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将旅游品牌带出去、把游客请进来。与刘三姐故里广西宜州区对接,精心策划开展“黄四姐牵手刘三姐·同心共筑旅游梦”旅游推介活动,穿越历史、跨越时空,两地携手、互进互赢,让土家文化名片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开创了跨省跨区域共同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先河;抓住重要节气节点大做文章,成功举办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黄四姐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旅游活动,关口葡萄、蓝莓等系列乡村采摘活动有滋有味;“Call响全世界·畅游金建始”推介活动有声有色,建始旅游精品路线、宣传广告进动车、进广场,在深耕细作中,建始对外“吆喝”的路子越来越多,建始旅游形象深入人心。

建始县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村美民富的重要引擎,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旅游强县的蝶变。

如今,建始聚焦“康养金地·和美建始”形象定位,以提档升级为抓手,夯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益最大化目标而努力。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2021-02-05

00:00:00:0孙小茜——建始县“十三五”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升级提质5195801打造“康养金地·和美建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