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炜
通讯员
谭元敏
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治。
自2016年开始,又一个以五年为周期的普法规划在我国大江南北铺开。
在新一轮法治建设的号角声中,巴东县以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加快法治巴东建设进程为目标,不断深化“七五”普法宣传教育,一股股普法、学法、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热潮不断涌动,“法治巴东”图景日益清晰。
以案说法
开展“法律六进”
“法治宣传台上站,说个法律三句半,法律知识人人学,我也来参战;今天我们欢歌唱,宪法生日花盛放,是否想听三句半,先鼓掌……”
12月4日,清太坪镇启动“国家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宪法,并通过以案说法形式,送法进村,开展法律讲座,将农村邻里矛盾纠纷、信访维权、赡养、抚养、扶养责任承担等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广大村民,让当天在座居民明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做法律明白人。
“用‘自己的话’,讲讲大家身边的法治故事。”清太坪司法所所长周金菊介绍说,让居民在看节目、听故事的同时,学法、懂法,在生活中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除了法律进村外,巴东建立法治副校长制度。每个学期,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多次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防性侵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等内容。
自2017年以来,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关工委每年分别在光明小学、实验小学、京信友谊中学等学校举办以“弘扬中华魂”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演讲赛”“青少年法治课堂”“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各乡镇中小学开展了“法律进校园”等活动。“七五”普法以来,全县累计有5万多名中小学生接受普法教育。
时下,巴东全县依托“无纸化学法用法考试网络平台”,抓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截至目前,全县3525人在湖北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及考试平台参加考试,2771人参加学习《民法典》专题考试。
巴东推进全民普法,强化学法守法,将法律送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根据“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细化清单,将普法与执法相结合,近距离服务百姓,多部门共同为广大干部群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掀起全民普法热潮。
多种媒介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12月6日,很多老年人饭后来到巴东法治文化广场休憩游玩,宣传展板上的《民法典》内容,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
法治文化广场将法治文化元素同广场绿化景观元素相融合,将法治文化嵌入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让群众在散步、休闲过程中也能学习法律知识。
2016年以来,该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法治文化广场、长廊、公园。滨江法治文化公园由喷绘、展板、橱窗、雕塑组成,包含法治理念、法治格言、法律创建等内容,丰富了群众的法律文化生活,得到群众认可。
像这样的法治文化广场在巴东还有很多,12个乡镇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广场,323个村(社区)建立了法治文化宣传栏和法治文化墙。
巴东还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定期以推文的形式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推介。
今年10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巴东县人民法院联合拍摄的微电影《拒执罪》,从600多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执行单元评委会特别奖。和《拒执罪》一样,法治微电影《承诺》荣获2018年全省第二届法治微电影二等奖和最佳传播奖。
巴东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注重培育法治的社会土壤,厚植思想根基,通过新媒体、广播电视、电影等形式,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德法并举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田野阡陌纵横,乡村公路蜿蜒,河水潺湲、街道整洁、民风淳朴,一幅罗溪坝美丽乡村画卷从山脚向山顶铺展开去。
过去,罗溪坝社区信访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在罗溪坝社区流行着“吃酒就是要把人吃穷”的口头禅,村民抱怨“在酒席乱象中背上了人情债”。小镇上,每到结婚、升学、过生日高峰时,一条街上各种宴席六七场,村民一家子分头赶场送礼。人情债是最大的债,它产生的最大根源也在“人”。为此,罗溪坝社区建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掀起一场破除人情风、整酒风、鞭炮风等群众运动,一些陋习纷纷湮没于老百姓的民声、民意中。
村民向某办乔迁宴,还燃放烟花爆竹,称得上是“顶风作案”。村“两委”立即使出一连串狠招:罚款100元,写检讨书,张贴于村委会公示栏和小组长门前,清除鞭炮残渣,义务打扫3公里乡村公路。
“放鞭炮伤风败俗,怪我没有学习、没有遵守。”向某出尽了洋相,每天都要把村规民约拿出来读一遍,时时给自己敲警钟。如今,《罗溪坝村规民约》成了全村“治村宝典”,“规”来了好习惯、“约”来好风尚。
这些年,罗溪坝社区针对社情复杂、矛盾集中的情况,以党建引领“自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崇善知礼促进“德治”,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建设和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各项活动,探索出“罗溪坝工作法”。通过多年努力,现在罗溪坝社区民风淳朴,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激活了乡村活力,乡村治理的一个个“神经末梢”被激活,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就地解矛盾、共同护平安的局面。
每到夜幕降临,罗溪坝社区委员会前面的广场上一派热闹,大妈们伴随音乐翩翩起舞。走下麻将桌、灶台,走上舞台,村民们练好了一身文明“内功”。
目前,罗溪坝社区正在积极申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巴东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将德治与法治有机衔接,更好地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目前,全县已有259个“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率达80%。其中,野三关镇石桥坪社区于2019年被命名为省级法治示范社区。
2020-12-23
00:00:00:0高炜——巴东县“七五”普法工作纪实4774101法治雨露润民心/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