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释放红利增动力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通讯员

冉春平

刘铁铮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发展关头,改革者胜。

五年来,利川市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聚焦发展难题,抓好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一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农业农村、医药卫生、生态文明、行政商事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多点开花,部分改革成效和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国推广,全面深化改革正道直行,为推动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年来,利川市共实施重大改革任务300余项。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89亿元,年均增长7.7%,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民族成分被错登了,且以前的底档没有了,请问怎么办?”“父亲是土家族,母亲是汉族,请问我的民族成分是什么?”

2020年7月27日上午,利川市民宗局局长牟春华收到十几条短信。针对市民的疑问,牟春华一一回复短信,有些复杂问题,她还会回电话解释。

“虽忙,但有意义。市民不用来现场,一个短信或电话就能把疑问搞清楚。”牟春华说。

这种变化,缘于利川市公布党政负责人电话号码这一创新举措。2020年7月27日凌晨,利川市通过官方微信公布159名党政主要负责人电话号码,从市委书记、市长到部门、乡镇、民生企业负责人,均在公布之列。这是该市第三次公布党政负责人联系方式。

2019年底,柏杨坝集镇至钟鼓村的公路整修全面竣工,村民谭阳鸿如愿了。此前,他通过政务公开电话给市委书记发了一条短信,反映柏杨坝集镇至钟鼓村的公路破损已达五年之久,希望相关部门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书记收到短信后迅速回复:“短信已收到,会速派相关部门处理,感谢来信。”经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多次现场踏勘,反复研讨方案,不久后,路面整修开工。

该市自2016年以来,深入实施市民诉求响应一体化改革。公布市党政负责人手机号码,开通“7512345”便民服务热线,建设涵盖公共服务、消费投诉、行政效能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对交警、旅游、运政、卫健、环保、农业、“三违”等21条热线实行整合,实现“一号受理、一号对外”。同时,率先在全州开展整合110非警情联动平台,实现拓宽群众诉求渠道与解放基层有限警力的双赢目标。

拆除党群干群“隔离墙”、架起“连心桥”。近4年累计接收短信诉求3754条,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从“民声”到“民生”,该市探索出从“民声问题”加速向“民生成果”转化的理政惠民新路径,实现在发展中“解决诉求痛点,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幸福指数”。

“老公,明天我就要进村参与疫情防控,你咋办?”

“我陪你去村里。”

这是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当月16日才结婚的杨璐与丈夫李岸伟的对话。大年初一清晨,夫妻俩开车3个多小时前往距离利川城区130公里的文斗乡新田榜村,在抗疫一线度过了难忘的新婚“蜜月”。

杨璐是驻文斗乡新田榜村第一书记,也是利川市委党校中青班学员。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青班的结业计划,学员们纷纷投入到抗疫一线。

“年轻干部要多磨炼,让生力军奋战脱贫攻坚一线,用优良作风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近年来,利川市大力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探索将脱贫攻坚与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相结合,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培养、选拔干部,既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稳固开展,又锤炼青年干部。

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学员们走村入户摸民情,结合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跟村民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各类问题。

驻南坪乡双水村第一书记晏黎,用实际行动暖化贫困户牟方发的心。“共产党真心实意精准扶贫,工作队苦思冥想排忧解难”,牟方发先后写了七幅对联,表达对扶贫干部由怀疑到真心感恩的巨大变化。得知团堡镇烽火村初中毕业生朱桂林要辍学外出打工,驻村第一书记牟新和村干部一起,将其从火车站劝返并送到利川二中报名读书,还争取到湖北宜影服饰负责人向艳玲的资助。

油茶怎么种?这是初到文斗乡碑梁子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中青班学员邹方琴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与村里贫困户交流时,她发现,村民对产业发展顾虑重重、信心不足。产业帮扶“接力赛”中,碑梁子村已发展起600亩油茶,组建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网罗周边社员1500户。在邹方琴的动员下,贫困户李贤红不再外出打工,留在家种了10亩油茶,套种10亩辣椒。

碑梁子村是利川最偏远的乡村,从市里乘车到村里至少要4个小时。探访农家,不是上山就是下山,“看着近,走断腿”。驻村两个月,邹方琴瘦了10斤。

“中青班学员平均年龄31.5岁,干事创业正当时,我们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选拔干部。”利川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琼说。

“上午向市里反映情况,下午相关部门开展行动,第二天就见到效果,为这种‘店小二’精神点赞!”谈起2020年7月23日政企“早茶会”的一幕,湖北林锂新能源公司总经理林良堆记忆深刻。该公司入驻的工业园区厂房渗水问题得到解决,园区所有厂房窗户进行改造。

2020年7月23日八点,利川市政企“早茶会”首次“开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邀请落户利川的部分企业负责人共进早餐。席间大家畅所欲言,道出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找准疏通“关节”的思路和方法。

席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梳理问题,安排明确解决问题的牵头部门、责任单位,要求及时交办并规定时限完成。次日上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经济开发区园区,跟踪督办问题整改情况。据反馈,接到“早茶会”问题清单后,相关单位立即行动,第一时间深入企业研究、解决问题。能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限时解决。

2020年7月27日8点半,市民冉仁怀来到利川市政务服务中心四楼,向城管部门申请道路临时占用许可证。办理过程中,被一名男子“截住”去路。这名男子是利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向华杰。向华杰接过冉仁怀手中的业务申请表,来到业务窗口。

局长帮忙办证?马上能拿证?冉仁怀“有点懵”。30分钟后,塑封好的道路临时占用许可证发放到冉仁怀手中。

自2020年7月以来,该市诸多单位“一把手”成了政务服务中心“常客”。他们在柜台外帮企业和群众办事,并解决在“帮办事”过程中发现的堵点、难点。

截至目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帮办事”46件,部门负责人“帮办事”173件,乡(镇、街道、开发区)党政主职和分管领导“帮办事”81件。利川市政企“早茶会”已解决15家企业38道难题。

大力推进流程简化,“零跑腿”事项占比达87%,161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32个窗口单位实现“一窗通办”,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有线电视过户联办。

大力推进“整村授信”,累计整村授信408个,完成授信7542户66306.5万元。深化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推行“微信办照”服务,微信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2497个,全程电子化办理比重达95%。

五年来,利川市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2020年,在疫情、洪涝灾害双重压力下,市场主体仍然新增12922户、同比增长74.34%。

转变角色疏流程堵点,现场办公为企业解困。利川市频亮实招硬招,疏堵点、治痛点、解难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守住“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利川市累计接待游客646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9.7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7%、4.4%,同比“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102.46%、130.57%。旅游经济持续火热的背后,是利川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结果。

近年来,利川市把“生态立市”作为全市“五市战略”之首,迈向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道路。2018年,利川市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交账、年考核,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常态化治理水环境,利川市率先在全州探索实施河段长负责制,综合管治河水、溪水、库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辖区内3个非国控监测断面、2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水质规划类别,全市地表水达标率100%;城区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

抓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和“三材”专项整治。利川市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2020年城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99.7%,优良天数和优良比例均居全州第一。

在此基础上,利川市成功创建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全市成功创建生态乡镇12个、生态村377个。其中,毛坝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南坪、谋道、建南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良好的生态成为产业加快发展的催化剂。凉雾马前、南坪营上、毛坝兰田等一批民宿新村快速崛起,乡村民宿体验游成新时尚。

原生态有了大市场,“凉城利川”正演绎着“靠山吃山”的新故事。

一项项有速度、接地气、贴民心的改革创新举措,持续释放更大的改革红利。

“晒”号码

——主动听民声

一线考察

——中青班成“特训营”

“优”无止境

——激发内生动力

绿色发展

——释放生态红利

2021-01-28

00:00:00:0——利川市“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综述5148501释放红利增动力/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