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云奇和他的“茶叶经”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刘天嗣

“田书记,得奖了!特别金奖!”2020年12月11日一大早,利川市毛坝镇楠木村村支书田云奇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湖北猫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学坤兴奋不已。

原来,该公司选送的、以田云奇家茶园茶叶为原料的茶样武陵猫湾“利川红”,在“中茶杯”第十届国际鼎承茶王赛中,被评为红茶组特别金奖。自2011年起,以楠木村冷后浑鲜叶为原料的诸多茶企,各类奖项拿不停,仅2020年就获得国际国内4项专业赛事金奖及以上奖项。

凭着一腔热血,一股蛮劲,一片初心,历时20年,只有初中文化的田云奇带领父老乡亲种出国事用茶,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一腔热血,3年辛劳“竹篮打水”

“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回农村!”2000年,听说儿子要回老家搞发展,年过花甲的田云奇父母十分不满。

田云奇一家已进城生活多年,在利川城内买了房子,收入稳定可观。但每年回乡探亲,家乡人、家乡事总让田云奇挂怀。

楠木村地处星斗山山脉,曾经植被茂密,环境清幽。因其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村里粮食产量低,村民们时常饿肚子,只得砍树卖钱换米。慢慢地,山秃了,黄土裸露,如一块块伤疤……

浓浓的家乡情结,促使田云奇不顾家里人反对,毅然返回家乡。

楠木村有一栋两层楼的老房子、3200亩林地。房屋闲置,林地无人打理。2000年,田云奇承包了房屋和土地。

“植树造林既可以恢复生态,又可以增加乡亲们的收入。”田云奇在心里盘算。

那3年,田云奇只身在村,种树近20万株。想到种树短期无收益,急于让乡亲们增加收入的田云奇在一熟人“包种植技术指导,包收购”承诺下,发动乡亲们种植板蓝根。

他自掏腰包,花费1万多元购买种子,免费分发给乡亲们种植。但到了收购时节,原先承诺“包收购”的熟人却不见踪影。

“虽然我们没花钱,但我们花了精力和时间,哪怕种包谷也多少会有点收入!”村民们找上门,有脾气急躁者甚至冲田云奇“拍桌子打板凳”。

田云奇心里委屈:自己出钱出力,一心想让乡亲们吃饱饭,遇到困难却不被理解。但他也明白乡亲们的苦衷和无奈,他东拉西扯凑了5万多元,兑现了诺言。

那年冬天,田云奇天天在利川城里找销路,每个药店都问了个遍,最终说服城区一家药店收购板蓝根,共卖了2万余元。加上买种子花费的1万多元,田云奇共亏损了几万元。

蹲在街角,看着车来人往,田云奇深感受挫。此后半年时间,他没再进村。

一股蛮劲,7载坚守“终见云开”

回到利川城里做了几个月生意后,田云奇的心情慢慢平复了。

“一是急于改变现状;二是没经验,没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反思失败原因后,田云奇咬咬牙,又回到了村里。

毛坝镇自然气候条件适合种茶,种茶历史悠久。回村后的田云奇跑遍乡镇,调研茶叶市场,学习种茶经验,找到农科所专家虚心请教,最终决定种植“冷后浑”茶叶品种。

“努力种出健康茶、放心茶。”种茶之初,田云奇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他的茶园,没施过一粒化肥,没打过一滴农药。尽管这要耗费大量人力,但他丝毫没有动摇。

2007年,茶叶渐渐有了收成,但花费大量人工种出的茶叶,价格与普通茶叶相比没两样。一算账,还是亏损。

田云奇早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没钱了,他就回利川城里做生意,赚钱后再投进来;实在困难时,他狠心刨掉十几亩茶园,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增收。

这一守,又是7年。村民们也渐渐理解了田云奇的苦心。2008年,田云奇当选村干部。2009年,田云奇入了党。自此,他的肩上除了情怀,还多了责任。

转机在2011年。当年,毛坝镇政府确立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冷后浑”作为毛坝镇独有品种,成为该镇着力打造的三大产业之一。

利川市飞强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现更名为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制茶专家邱建红经验丰富,制茶技艺高超,对茶叶原材料十分看重。2011年,邱建红以田云奇家茶园采摘的茶叶为原料,精心制作,成品茶每斤售价最高突破1万元。冷后浑芽叶鲜叶也从每公斤七八十元上涨到每公斤600元。当年,田云奇家茶叶收入近40万元,冷后浑茶园面积达100余亩,还有冷后浑品种唯一的第二代母本园,为全村乃至毛坝镇冷后浑品种种植打下了基础。

飞强公司随后和楠木村签订种植、收购冷后浑合约,并提供技术指导,承诺凡能达到标准的鲜叶,飞强公司都以每公斤600元的保底价进行收购。

此时,“以身试法”获得成功、且有了龙头企业合作保底的田云奇,才敢再次号召村民种茶增收。

一片初心,“金字招牌”不敢懈怠

2020年12月27日清晨,利川市毛坝镇楠木村,田云奇家对面山头的茶园雾涌云蒸。当地村民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趁晴好天气给茶园埋肥。

“田书记管得严,我们的茶品质好,不愁销,能卖好价钱。”村民刘玉田说。

楠木村茶叶品质远近闻名,前来选购的本地、外地茶商络绎不绝。利川市巴人硒润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龙正爱每年都要在楠木村采购20万元左右的鲜叶。

2018年,飞强公司以田云奇家茶园鲜叶为原料制成顶级红茶,从全省60多个茶企送样中脱颖而出,成为东湖会晤茶叙国事活动用茶。

有了“国事活动用茶”作品牌支撑,飞强公司红茶销售额突飞猛进,从2017年的1000多万元上涨到2018年的3000多万元,2019年上涨至6000多万元,2020年已达8000多万元。

村民的收入渐渐稳定、丰厚。村民崔燕家种植茶叶约4亩,茶叶年收入约6万元;潘家辉种植茶叶约3亩,茶叶年收入约4万元……楠木村全村茶园面积1800亩,年收入达700多万元。

过硬品质带来实在收益,田云奇更加注重茶叶质量。他组织村支“两委”开群众会,发动老百姓互相监督,带领村支“两委”干部包片包组督促,刨开茶园土壤观察有无化肥残留,在茶园附近水源边查看有无废弃的农药包装,和飞强公司联合成立工作小组明察暗访,一旦发现有村民违规使用化肥农药,不但对其公示公开,飞强公司也不再收购该户茶叶……

“不能全部种植冷后浑,要合理搭配一些其他优良品种;来村里参观的人渐渐多了,可以考虑发展生态旅游增加村民收入……”近几年,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的田云奇仍在不断思考。

田云奇家对面的茶园山头,竖着两块招牌,一块写着“国宾茶”,一块写着“东湖茶叙”。这两块招牌,如两面象征胜利与希望的旗帜,但田云奇丝毫不敢懈怠,他说,“革命”远未成功,道阻且长。

2021-01-12

00:00:00:0刘天嗣一腔热血

一股蛮劲

一片初心4980701田云奇和他的“茶叶经”/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