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钻研科技造福一方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白潜倩

通讯员

张传红

在鹤峰,有这样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从事“三农”工作41年,扎根在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一线;他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推广实用技术,为鹤峰水稻稻瘟病防治、高山蔬菜种植及有机茶基地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用沾满了泥土的双脚,踏出了见效益、见笑脸的脱贫致富之路,让农民真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他,就是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高级农艺师周长辉。

与水稻玉米为伴

潜心钻研出成果

周长辉毕业于原恩施农校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他钻研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技术,志在为农村经济“造血”。

1980年1月,周长辉从原恩施农校毕业,被分配到原鹤峰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工作,主要研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从此,他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这片热土上,帮助鹤峰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我1980年参加工作,当年正好碰到鹤峰水稻稻瘟病大暴发,损失惨重……”讲起那年的经历,年近六旬的周长辉依然记忆犹新。这样的大灾害,让周长辉感受到农民的不易,也沸腾了他一腔热血,誓将稻瘟病防治技术攻克。

1983年,周长辉到走马镇蹲点研究稻瘟病,一干就是3年。3年里,不论严寒酷暑、天晴下雨,周长辉常与同事们扎在稻田里,研究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的蹲点研究,周长辉及同事在抗病品种的推广和综合防治上取得了成功,基本控制了稻瘟病,为县里节约了开支,也让稻农看到了希望。几年后,周长辉担任原鹤峰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站长,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据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在鹤峰北佳区玉米田里发现一种名为黄尾球跳甲的新害虫,给玉米造成很大损失。周长辉再次主动站出来,带领技术人员完成了“黄尾球跳甲危害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分别获得湖北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原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恩施州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

埋头高山蔬菜研发一线

小薇菜也有大成就

2003年底,周长辉响应鹤峰县委的号召,开始对口支持鹤峰农业龙头企业长友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高山蔬菜和山野菜开发。

来到长友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后,周长辉常年在鹤峰的清湖和恩施的大山顶来回奔波,带领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展高山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种试验示范。几年来,共引进试验蔬菜新品种200多个,探索出了以大白菜、白萝卜为主的高山夏季无公害标准化栽培与加工技术。同时,创办高山核心蔬菜基地5000亩,辐射带动周边1万余户农户种植高山蔬菜,面积达3万多亩,农民年增收1000多万元,为公司年创造利润40万元。

薇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是周长辉支持的长友公司出口创汇主导产品。由于薇菜生长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下派到长友公司后,周长辉通过12年的不断探索,在薇菜“野转家”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薇菜“野转家”一直是长友公司研究的大方向。在周长辉到来之前,长友公司主要研究薇菜孢子三段式育苗技术,这种育苗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很难大面积推广。

一次偶然机会,周长辉从烟叶的漂浮式育苗中得到启发,带领科技人员成功研究发明了薇菜孢子漂浮式两段育苗技术,并实现了工厂化育苗,解决了薇菜种苗繁育技术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他研究出鲜薇菜初加工机械,解决薇菜集约化生产后鲜薇菜初加工技术难题。

在他的努力下,2009年至2013年,“薇菜工厂化种苗繁育与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先后两次被科技部列入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的实施项目。经过5年努力,鹤峰建设薇菜高产栽培核心基地2000亩,辐射带动1万多农户种植薇菜,面积达到3万亩。项目达产后,每年为农民增收达9000万元以上,为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与武汉工业学院共同组建了湖北省特色果蔬生物工程技术中心,与湖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薇菜院士专家工作站”。

打造有机茶叶基地

为茶叶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鹤峰,万里茶道茶源地,中国茶叶百强县。茶叶是鹤峰的第一名片,茶农增收的第一财源,脱贫收官的第一抓手,乡村振兴的第一产业。今天的鹤峰,已走在茶叶腾飞的新征程上:全县已有52家茶叶企业通过了4家权威机构的有机认证,有机茶认证茶园达10.6万亩,居全国前列。

自2017年鹤峰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推进茶叶“全域有机”发展的决定》后,为早日实现全域有机的目标,周长辉与同事们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传技解惑。

在有机种植过程中,因不使用化学农药、商品肥和生长调节剂,导致茶叶减产减收,老百姓对此十分不理解,也给周长辉与同事们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对此,周长辉和同事们不厌其烦地给老百姓科普有机茶的益处,并最终用看得见的收益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后来,又通过企业认领基地,并对企业和农民进行培训,实现了统一的标准化种植。历经3年转换,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今有机茶销售价格上涨了20%,农民的收入也慢慢回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含农残的有机茶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为让企业和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有机茶带来的红利,周长辉和同事长年扎根茶园,开现场会,手把手教茶农如何防虫、采摘和管理。

2017年7月,太平镇龙潭村,茶尺蠖暴发,严重危害茶叶生产。为更好地观察和防治虫害,周长辉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当地茶园利用害虫测报灯收集茶尺蠖的成虫,成功预测第三代茶尺蠖幼虫的最佳施药时间,及时召开现场会,指导茶农施用生物农药,有效控制了茶尺蠖的为害,确保了茶农的秋茶生产效益。

“周专家来之后,改变了我们企业和老百姓的观念,他们最多的时候每天来两三趟,深入田间地头传技,让我们受益颇多……”讲起周长辉对有机茶创建的贡献,湖北龙豪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佳红充满了感激。

目前,人口22万的鹤峰县已经整体脱贫摘帽。在鹤峰,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50%。曾经的贫困户、种了16亩茶叶的邬阳乡石龙寨村村民宋飞义说:“一年在茶叶上的收入有6万元左右,生活不用愁。”“有机茶创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就能见到效益。现在创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进一步提高,还需要在基地创建和加工上进一步提升。”对鹤峰有机茶的未来,周长辉有自己的期许。

尽管年后周长辉将正式退休,离开他工作了41年的岗位,但他没有丝毫懈怠,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每天依然忙碌在茶园和企业里,用行动践行着作为一名农技工作者的铮铮誓言。周长辉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收到最好的效益是科技工作者最该有的精神。”这话朴实无华,正如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一样,数项科研成果与荣誉,于他只是一份责任。

周长辉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实事求是的科技工作者品质、心系群众的责任与担当,必将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不断前进。

2020-12-11

00:00:00:0白潜倩——记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高级农艺师周长辉4678401钻研科技

造福一方/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