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通讯员
向贻钰
田枫昀
2020年12月24日,建始县广润河畔的亲水走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缓缓流淌的河水清澈明亮,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些灵动。如此优美的环境,许多市民在此散步,十分惬意。
不久前,建始县刚获得“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点亮文明之光,温暖和美之城。建始县牢牢抓住城市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全面推进城市发展,大力争创文明城市。目光坚定,步履从容,展现出新气象,焕发出新活力,努力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跨越,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建亲水走廊
建始县城位于山间平地,广润河穿城而过。
漫步在亲水走廊,河道两岸是一栋栋现代风格的民居和写字楼。从喧嚣的钢筋水泥城市丛林走出来,一颗躁动的心在这里得到了宁静。
曾经,广润河是一条污染严重的河流,不仅河道两岸随处可见各种垃圾,水面上也漂浮着各种垃圾,一条曾经碧水悠悠、波光潋滟的河流变得惨不忍睹。
2009年9月,建始广润河综合治理截污箱涵及挡土墙工程建设启动,2011年工程竣工,建成了7500米长的截污箱涵和800米长的挡土墙。
从此城区内生产生活污水直接向河道排放的历史结束了。
2015年,广润河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2019年10月,广润河两岸亲水走廊修好,从晏公潭到南门滩,全长10.9公里。
从此,人们多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2020年12月24日,久违的阳光让不少市民走出家门,来到亲水走廊休闲、散步、晒太阳。
“每天我都会到亲水走廊散步,晚上彩灯一亮,非常漂亮。”正在散步的市民黄女士感叹这几年建始城区的变化。
治理了一条河,美丽了一座城。每当夜幕降临,广润河两岸华灯初上,夜景迷人。10年时间,建排污箱涵、建五级翻板坝、建亲水走廊,广润河实现了华丽蜕变。
施划停车位
“以前这条人行道上摆满了摩托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现在城管划了摩托车停车位,人行道通畅了,我们也舒心了!”该县船儿岛路一商铺老板对整治后的人行道非常满意。
过去,建始县城摩托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交通通畅,而且还影响城市形象。
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有效改善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现状,建始县城管局在全城施划摩托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规范停车。
建始县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张骜介绍,为了节约经费,城管局购买了工具和材料后,让城管工作人员学习施划停车位。
目前,全城已施划500多个摩托车停车位,后期将逐步增加至5000个左右。
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模式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现在,建始县城乱停乱放行为明显减少。
除了实施城区摩托车及非机动车辆标准停车位建设,建始县还实施了农广校广场建设,农发行停车场、建始大道入口停车场建设,烟墩大道人行道改造工程,城区港湾式公交站台建设,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优化工程。同时,取缔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门前人行道停车位,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通行能力。
为提升市民对精细化建设管理、人性化服务活动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每次开展大型整治行动之前,建始县城市管理执法局都会提前介入,采取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争取市民支持配合。
流动摊贩有了“家”
“这个菜市场好,再也不怕日晒雨淋了。”2020年12月24日上午,在建始县城黄堰塘路临时菜市场,从事蔬菜销售的李某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由于建始县城区广润集贸市场容积不足,菜农、流动商贩占用学苑东路、团结南路、黄堰塘路进行贩卖的行为屡禁不止,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难题。
2020年初,黄堰塘路菜市场开业,受到市民、菜农的好评。菜市场在为老百姓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改善了市容市貌。
以往,由于学苑路、团结南路、黄堰塘路等街道两边被临街经营的摊贩们占据着,使得本就不宽的街道变得更窄。如今的学苑东路、团结南路、黄堰塘路,是另一番景象了,临时摊位全部撤出,这些路段又恢复了宽敞整洁的景象。不同于以往的拥堵、脏乱、嘈杂,街道两旁的摊贩不见了,道路宽敞了,垃圾也没有了,整条街道变得井然有序。
据了解,位于黄堰塘路的临时菜市场,工程投入建设资金近百万元,面积约1700平方米,菜市场内部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共有临时摊位400余个,基本能满足市民对蔬菜、蛋品、家禽、熟食、粮油等各类农副产品的需求。
见证城市变迁
全媒体记者
胡
军
通讯员
向贻钰
田枫昀
从小板车和大扫把,到机械化清扫设备的运用;从城管队员步行巡查,到“数字城管”开始运用……回顾过去40年,建始县城市面貌不断美化,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对于建始县城的变化,刚刚从环卫岗位上退休的王大梅深有感触。
小板车、大扫把和撮箕,是20世纪90年代环卫工人的“标配”。今年55岁的王大梅,1989年进入建始环卫队伍。她回忆,当年的环卫工作完全依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非常大。
“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机械化清扫设备,全靠我们一双手。”提到当年的保洁工作,王大梅打开了话匣子。
王大梅说,刚开始,队里一共就十几个人,要负责全城的清扫保洁工作,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王大梅当年负责清扫的路段是建始县城区人流量最大的业州大道和学苑路(原四化路)夜市路面卫生。
每天清运的生活垃圾有2吨左右,完全靠小板车清运。每天凌晨4点,路灯下都有她挥动着大扫帚的瘦弱身影。
“那时没有洒水车,清扫时路面灰尘很大,一条路扫下来,鼻孔里全是灰。”王大梅说,当遇到淤泥和垃圾阻塞下水道时,环卫工人就要蹲在地上,用双手一点一点往外掏,顾不上臭不臭。
尽管清扫工具很简单,但在从事环卫工作的30多年里,王大梅凭借勤奋和吃苦的精神,她负责的区域清扫质量达到了城市卫生、垃圾清运和保洁一级标准。
2020年,王大梅从环卫岗位上正式退休。让她感到欣慰的事情是30年来建始环卫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王大梅相信,建始城区会越来越美。
“十三五”大事记
●
2018年7月11日,省住建厅组织专班对建始县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进行初审考察;
●
2018年12月,建始县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建始县乡镇垃圾中转站及40%达标行政村环卫设施设备采购项目》,标志着建始县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模式正式建成;
●
2019年12月,建始县数字化城管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力推进了智慧城管项目建设;
●
2020年1月,建始县第三个菜市场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城区周边菜农卖菜难、市民买菜难的问题;
●
2020年12月,建始县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2021-01-12
00:00:00:0胡军4983701建始: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