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强基建兴产业夯实发展底盘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宣恩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宣恩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不断强化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茶苗偏压着好些,这样种植技术成活率更高,茶苗长得会更好。”初冬时节,在宣恩县椒园镇新茶园村的茶田里,八组村民陶竹清和村支书李维仟正在查看新茶苗生长情况,探讨茶叶种植技术。新茶园村有着近20年的茶叶种植历史,大部分村民都成了茶叶种植“专家”,陶竹清便是其中一位。因为管理科学有效,他家新种下的茶苗长势良好,目前他正计划大面积更换种植新品种茶苗。支持他放心大胆干事业的正是这几年村子道路获得极大改善的交通环境。

“如果不是这条路,村子还不知道有多落后,当年修路还是吃了不少苦的。”村支书李维仟跟记者讲起了以前的故事。新茶园村距椒园集镇7公里,山里的路崎岖难行,交通不便成为制约新茶园发展的瓶颈。看见乡亲们在陡峭的山路上肩挑背驮,李维仟暗下决心,一定要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路。

1996年的冬天,他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十多次,动员村民筹资修路。他的这一提议立即得到响应,但因为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都外出务工,没有劳力,修路谈何容易?李维仟立即号召全村党员站出来,拿起锄头,扛起铁锹,带动全村老人、妇女投入到这场历时4年的“修路攻坚战”中。在相关单位的大力扶持下,新茶园村日夜奋战,修通了6公里的通村硬化路、10公里的通组公路。

“公路通之前,我们每天下午3点就要背着六七十斤茶叶出去,晚上8点才能回家。路通后,我们每天晚上七八点出去卖都行。”陶竹清回忆道。看着村子的产业渐渐发展起来,“尖刀班”和村“两委”又开始思考如何让外面的茶商主动走进来。但由于道路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村民的这条“致富路”成了“闹心路”。“我们驻村工作队刚进村的时候这条公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因为路不平,安全隐患大,收茶人都不愿意进村。”宣恩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新茶园村第一书记汪胜华回忆道。

破解之法便是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2017年,在“尖刀班”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通村公路的二次加宽和硬化工程启动,一年后,这条7公里长的通村公路实现华丽变身。同时,村里的水、电、网等基础设施也在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得到极大改善。

条件好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也就更加浓厚了。目前,村里已经发展茶叶2200余亩,成立了一家专业合作社和一家茶叶经营公司,已有的十个茶厂年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村民的荷包也鼓了起来。

“我们前几年根本都不敢想这个事,现在发展得真好。”陶竹清说。

四通八达的村组公路有效助推了该县广大农村的产业发展。在宣恩,像新茶园村一样的蝶变故事比比皆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宣恩牢牢把握路、电、水等密切关乎民生的关键环节。该县高罗镇苗寨村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常年缺水一直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63岁的村民杨秀成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谈起当年干旱缺水的日子,依然记忆深刻,“以前缺水非常严重,得天天挑水,下面修了个水池,还要扛着水泵放电线,抽上来囤在这里才得用。”

为彻底破解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宣恩县融媒体中心驻该村“尖刀班”积极向高罗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资金100万元,实施饮水泵站提升工程。该工程2019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设计从邻村麻阳寨村新建的水厂提水作为村民的饮用水源,共铺设水管1.2万米,修建不锈钢水池两口,安装45千瓦提水泵2套,于当年10月竣工。随着抽水泵通电运转,清洁干净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的家中,该村生产生活用水难题终得解决。“现在洗澡、做饭都是清亮的自来水,既方便,又干净。”村民陈英学感叹道。

解决了安全用水问题,如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最紧要的事情。通过多方考察,“尖刀班”和村“两委”决定发展金丝皇菊作为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金丝皇菊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气味芬芳,属药、茶两用佳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

“我们村交通条件一直就很好,现在水的问题解决了,大家伙发展的劲头也更足了,在海拔850米的苗寨村,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环境,都特别适合菊花的生长。现在我们每年支付土地租金1.5万元给村民,还会雇佣他们做工,增加村民收入。今年是种植的第一年,我们克服了技术难题,抗住了恶劣天气,菊花长势旺盛,产量可达1吨左右,按今年的市场价,预计可增收25万元。”苗寨村党支部书记吴青勇说道。

新茶园村和苗寨村的大好发展势头只是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缩影。目前,该县境内已形成以高速公路为动脉、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分支、村组道路为血络,干支相连、内畅外连的交通网;实现以城镇为中心、乡村为基点,形成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硬化路、组组通砂石路的出行网,县城到恩施及周边县市、县境内9个乡镇“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村村通客车”持续保持100%全覆盖。同时,该县紧紧抓住中央强化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财政部、水利部集中资金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县级规划为依托,着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整体推进建设。通过全县上下五年来的努力,坚持政策引领,各村因地制宜,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宣恩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在现有基础上,宣恩仍将秉持“保基建就是保未来”的理念,朝着“山更青、水更绿、交通更便捷、水利设施更完善、能源保障更有力、网络通信更快捷”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前进,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1-01-22

00:00:00:0杨长镁全媒体见习记者

杨长镁

通讯员

李海波

玥5106701强基建

兴产业

夯实发展底盘/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