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杭恩两地携手推进“农民网红”培训培养工程,举办电商“农民网红”培训班5期,共培训560人,组建直播团队8个,打造“山中直播间”5个,培育独立带货“农民网红”近50人。
谭曾秀:带货达人帮村民卖腊肉
“香肠、腊肉,纯手工制作,欢迎下单。”2月5日,屯堡乡马者村“秀秀大姐”谭曾秀在直播带货。
53岁的谭曾秀曾患白内障,因家中遭遇变故,一度连手术费都拿不出。2020年4月,杭州市江干区和恩施市在屯堡乡花枝山村打造网红直播村,推动消费扶贫和就业扶贫,培训培养一批农民主播。谭曾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一期学下来,谭曾秀本领大增。“蒸着吃、炒着吃,怎么都好吃……”去年11月11日,谭曾秀身穿民族服装,通过直播卖出价值2万多元的腊肉。
“主播并不一定要年轻漂亮,有风格、有特色,也能成为带货王。”去年12月12日,“文旅筑梦·见证飞跃”浙江对口帮扶宣传推广系列活动走进屯堡乡花枝山村,全国优秀导游、国家导游技术技能大师诸鸣点赞“秀秀大姐”。
当天,江干区直播团队给“秀秀大姐”拍摄了一段制作香肠的视频。山歌民歌唱起来,五色花襟穿起来,龙凤银项圈、银头饰戴起来……如今,谭曾秀把直播当成职业,不仅卖自家腊肉,还帮村民卖腊肉。“秀秀大姐”成为“带货达人”,销售额从每月不到1000元提高至三四万元。
“靠直播收入,脱了贫、治好了病,还招聘人员组成直播团队,把腊肉的各种烹饪方法上传到抖音平台,分享宣传出去。”谭曾秀介绍,她还和几个姐妹一起创办了腊肉加工厂,带动周边10多名村民就业。
覃登军:3天卖完5万公斤滞销黄桃
“大家看,青石板小路,潺潺溪流,古朴典雅风雨桥,层层叠叠的二高山梯田,依山而建的吊脚楼……”1月7日,51岁的覃登军漫步在盛家坝镇二官寨村稻田边,直播家乡美景。
2018年底,覃登军承包27亩二高山田地种植“红米”。“红米”被称为“米中瑰宝”,但因其生长周期长,上市晚,销路并不好,这让覃登军苦恼不已。
“你试试直播带货。”江干区挂职干部姚洪华给覃登军支招。
“第一次直播,紧张得不知道眼睛看哪里。”覃登军回忆,当时,杭州市6000余辆公交车、1.3万余块大屏及多个直播平台同步直播,虽有些拘谨,但他竟卖出了价值上千元的“红米”。
“从那以后,直播带货的大门打开了。”覃登军笑着说,春耕夏种,一边直播种植过程,一边带着粉丝欣赏二官寨美景,感受民族文化。
网友通过直播了解“红米”的生长环境和过程后,纷纷下单。未到收割季,订单就已突破6000多公斤,接近最高产量的八成。
除售卖“红米”,覃登军还为村里的其他农副产品代言,带领村民一起直播,让更多农副产品出山。去年,二官寨村5万多公斤黄桃滞销,村民一筹莫展。覃登军自告奋勇直播销售,短短3天,5万公斤黄桃一售而空。
覃登军说,直播可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深山里的优质农副产品,实现直种直产、直供直销。
徐国泰:走进直播间,甩掉“贫困帽”
从贫困户到“农民网红”,34岁的徐国泰,完成人生“逆袭”。
2014年以前,徐国泰建养猪场养猪,日子过得不错。可一场大火,烧光了养猪场,还让他背上一身债。徐国泰说,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人都住在养猪场里。
2019年,徐国泰加入太阳河乡宣传队,通过四处演出有了一点收入,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他断了生计。后来,他报名参加东西部扶贫协作花枝山网红直播村培训,学会录制视频、粉丝维护、经营包装等技能。
“恩施富硒小土豆,细腻软糯。”“恩施玉露茶香四溢,沁人心脾。”……直播间里,徐国泰对农副产品如数家珍。
“我家的1800多公斤猕猴桃,3天不到就卖完了,还帮其他村民卖了1万多公斤。”徐国泰介绍,后来,他主动向当地民政局申请,退出低保户。
现在,小有名气的徐国泰成为当地民俗餐厅“郑家大院”的驻场表演歌手。除直播带货外,他还收了20多个徒弟,教他们直播和唱山民歌。
“下一步,不仅要卖土特产,还要推介恩施文旅产品。”徐国泰说。
“农民变网红,他们不仅拓宽了致富门路,还学会了互联网思维。”屯堡乡党委负责人介绍,5个月来,从花枝山网红直播村里走出来的“农民网红”,直播带货金额达420余万元,花枝山网红直播村成为“恩施网红直播第一村”。
“2020年,恩施市销售扶贫产品13.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6000余人,这当中,‘农民网红’功不可没。”恩施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通过实施“农民网红”培训培养工程,恩施市打造了花枝山、二官寨、洞下槽等5个网红直播村,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实现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数据变农资的大转变。
2021-03-01
00:00:00:0赵盛迷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通讯员
吴
洁531130http://szb.enshi.cn/esrb/content/202103/01/content_53113.html1“农民网红”成带货达人/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