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杨艳
刘心贝
官仓村位于鹤峰县走马镇,自古盛产稻、茶叶、畜禽、鱼虾、水果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清雍正十三年,鹤峰州署在此设官府粮仓,官仓之名由此而来。
山美水美的官仓养育着勤劳的人民,区域内近两千亩良田一望无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以及优越的地理条件,在当地素有“福地官仓,富庶建粮”的美称,又有建粮此小名,是关外著名的“米粮川”。
诗意官仓
隆冬时节,鹤峰的天空仍是一片湛蓝,走进官仓村,就被眼前一汪汪碧水所吸引。登高望远,小小的村庄里,一个个注满水的水库,约有二十余个,微风徐徐,似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镶嵌在群山怀抱中,熠熠生辉。
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官仓村总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两千亩良田一望无际,堰塘星罗棋布,排灌沟渠、小路、大道纵横交错。
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还有那恣意绽放的油菜花点染着风情水乡,美不胜收。
所谓“鹅湖山下稻粱肥”“家家扶得醉人归”“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这一带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稻田飘香,碧波荡漾,风光旖旎;错落有致的民居在蓝天白云、悠悠碧水的映衬下,好似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清新、静谧而富有诗意。
现如今,当地的将军崖成了网红打卡地,不少人慕名前来,真可谓一路走来,一路景。
踏上寻找将军岩的第一步,顺着蜿蜒的山路,行至半山腰,有一座六角亭,名曰“望红亭”,游人可在此休息、仰观红色将军崖奇景。
六角亭正下方放眼望去,是日益兴盛的官仓村,往左是人口密集的白果村;往右,一条蜿蜒公路连着金龙村,极目远眺,还能一睹古寨风采。
“凡尘上苍一线牵,良材才顺势登穹天。云中琼阁谁营造,人伴灵山也是仙。”纪念碑向我们展示了一段传奇故事。会仙阁,在一群热心人的齐心协力下,历时四十余天,惊现于将军岩之巅。那一抹亮丽的红色,让会仙阁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巍峨的将军柱,屹立在笔架山南端危崖之上,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仍旧傲然挺立。将军柱呈上粗下细不规则柱体,多年屹立不倒的传奇被文人墨客称为“荆楚奇石”。
络绎不绝的游客,历经艰辛,爬上陡峭的将军崖,就为了一睹“将军”的真容。它以神秘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人,而关于“将军”的传奇,还将延续……
关外“米粮川”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天下安”等等,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粮食文化的高度浓缩。来到官仓村,不得不提的便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粮食文化。
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建鹤峰州时,鹤峰县大岩关外方圆五十里,由湖南慈利县划拨到湖北鹤峰州管辖,这块膏腴之地被称为鹤峰的“关外”。首任知州毛峻德在关外的中心地段官庄坪设官庄保。
由于官庄保左有白果坪,右有千金坪,地理位置居中且物阜粮丰,乾隆二年,鹤峰州白果坪巡检署、外委把总署奉毛峻德之命,在此建官府粮仓,民间称官仓。
期间多次改名,在1997年建立走马镇时,最终定名为官仓村。
由于其关外粮仓的特点,在悠久的历史中,官仓村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官仓民间,至今流传着两副清代的对联,一副是雷家先祖雷尚书为自己墓碑撰写的对联:“日看千人拱手,夜观万盏明灯”,横批“日月同辉”。嘱咐后人在他去世后将其葬于辛家界上,希望还能俯瞰白天千人在田野劳作,夜晚家家灯火通明的热闹官仓。
另一副是洪家先祖奉直大夫洪明益新楼落成时亲自撰写的对联:“炳炳燐燐雾阁云窗庆奇格栋宇启山川之秀,承承继继酒国诗城喜重开堂构由仑奂而新”,横批“超起文明”。这副对联原物现收藏于鹤峰县博物馆。
这里的红色文化令人瞩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创建湘鄂边苏区。“红色”将军岩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为大家所熟知。
1928年到1933年,鹤峰县是湘鄂边苏区的中心。1928年贺龙回到桑植县组建工农革命军,到走马坪筹枪筹粮,在红土坪一带打游击,官仓村有不少农民参加了红军。
其中蔡先丛的丈夫洪丕赐到红土坪参加了红军,为了祈祷丈夫在战场上平安,蔡先丛便到将军岩为其挂上一块红布,祈愿红军打胜仗。后又将其子洪振先送到部队,她依然到将军岩挂上红布。
古往今来,将军岩成为人们美好心愿的寄托、奋斗誓言的见证。
官仓之变
官仓村之所以富足,有三个重要原因:水足、田肥、人勤。
官仓村全村国土面积约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约161公顷。田地十分肥沃,村里猪牛羊成群,有大量的畜粪滋养土地。
近年来,由于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劳力少,不少村子的田地荒废了。可是在官仓村,却看不见闲置的田土。因为当地人对传承耕耘的土地,有种不舍的特殊感情。
大部分田照样种粮食、茶叶,少部分田改成鱼塘,还有的改成果园,种植猕猴桃、葡萄。
如今有农户考虑到水足地肥等自然条件的优势,正在谋划、尝试大棚蔬果种植,发展观光农业。
按照“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自2010年以来,官仓村自筹资金打造开发将军岩景点,重建会仙阁,新建文化广场、花灯戏楼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配套设施,使将军岩在周边地区影响力逐渐扩大,景区发展极具前景。
今后,这里将以此为发展点,融合“官仓记忆”,大力发展集游、食、娱、休、养于一体的度假游,推出一批高质量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
古老的粮食之乡与全域有机、全域旅游无缝对接,正朝着休闲、观光、体验、乐购的现代乡村奋力迈进。
2021-02-23
00:00:00:0蒋杨艳“关外粮仓”好风光525360http://szb.enshi.cn/esrb/content/202102/23/content_52536.html1官仓村/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