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巴东县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引擎作用,平均每年开复工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达260个。2016年至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6.17%。2016年至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综合排名位居全州第一。重点项目成为支撑巴东经济发展的“脊梁”。
为推进项目建设,巴东县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将投资项目纳入“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专项治理督促检查,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实行党政领导领办督办、包保重点项目。与此同时,以“比招商、抓项目、强产业、促进位”活动为抓手,通过集中开工、现场办公、进度晾晒、拉练观摩等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服务大局
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2021年1月2日,位于巴东县境内的郑万高铁巴东荣家湾隧道贯通,为全线顺利通车奠定了基础。
“十三五”期间,大交通建设全面提速,郑万高铁巴东段建设如火如荼,荣家湾隧道平导、巴东隧道进口1号横洞、巴东段神农溪双线大桥等重要节点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抢抓郑万高铁建设机遇,巴东县以高铁新区建设为引擎,将高铁新区纳入县城中心城区范围,规划新区面积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600公顷,规划人口4万人,概算总投资40多亿元。2018年,巴东县神投公司率先启动高铁新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巴东北站站前广场等项目建设。
在郑万高铁巴东北站,站前广场建设施工正酣,挖掘机、塔吊正挥臂作业。站前广场交通枢纽占地面积约7.5公顷,有南北2个广场、1座二级客运站,估算总投资约4.8亿元,包含公交站场、社会停车场、出租车接客区、人行绿化广场等建设项目。
巴东县神投公司副总经理谭绍孟介绍,巴东北站站前广场造型设计主要彰显“山形木构、巴风土韵”理念,将重峦叠嶂的景致与土家建筑特色充分融合,布局客运商业、旅游酒店等设施,突出站区旅游集散功能。目前,站前广场地下室、站前路等基础工程已完成,总投资达到1亿元。
与站前广场相隔的巴东县城高铁新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将居住环境改善与产业发展融为一体。项目建设包括4个居住组团、1个公共服务区、5个生态公园及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总投资约6.4亿元。
巴东县城高铁新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业主介绍,在棚户区前期规划设计中,充分尊重地形特征,尽量保留现状小山体,置建筑于山水间,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凸显山地特色化。
目前,棚户区低层住宅初本完成,小高层住宅完成70%,其他小区道路、园林绿化等配套公共基础设施正在稳步推进,已完成工程投资约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安置人群的基本需求。
“十三五”时期,巴张高速、巴东长江二桥进入规划布局,G348快速通道加快建设。与此同时,巴东还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清江大桥、巴野公路、泗淌改线、县城绕城线建成通车,县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
服务民生
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2020年12月31日,在巴东神农新区影视文化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室内外附属工程建设和剧场内部装修。再过几个月,这里将成为巴东文化、体育、旅游、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推动“文化巴东”迈上新台阶。
神农新区是三峡移民搬迁的重点社区,移民安置15713人、74家行政单位和13家企业。由于新区的快速发展,周边的配套不完善,导致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结合地理条件,2020年,巴东神投公司投资约2500万元,对神农新区纤夫梯道、云开梯道、金堂街梯道、梧桐梯道、凤凰梯道进行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后,方便了百姓生活。
巴东是一座长江边上的“壁挂”城市,地无三尺平,“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巴东县委县政府紧盯“停车难”这项民生问题,主动作为,谋划县城区停车场项目。“十三五”期间,巴东县城共有11个公共停车场建成投入使用,有停车位1234个。县城规划在建、待建停车场7个、停车位2459个。
巴东县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州领先,被誉为“巴东教育现象”,但学校超负荷运行、超级大班等问题也同时存在。“十三五”期间,巴东县谋划建设九年一贯制的神农中小学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75亿元,2019年8月25日正式招生。项目的投入使用,不仅缓解了县城区其他学校的压力,同时也提升了神农小区综合服务功能。
“十三五”时期,巴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当作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964户43197人。
碧水蓝天是民心所向。2018年以来,巴东县深入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目前“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累计人工造林10.5万亩,新(改)建污水处理厂13座、垃圾中转站12座,农户无害化厕所完成改建5.7万户,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进入全省前列。
向美而行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1月3日,阳光明媚,吸引了不少市民来到巴东县亲水广场游玩。“以前这里就是个烂石坡,没有地方玩,现在带孙子来这里,到处有玩的地方。真好!”谈及这里的变化,市民谭权远深有感触地说。
亲水广场是巴东县城长江干流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约6558.4万元,2020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这个广场不仅是集市民休闲、活动一体的综合文化场地,也是市民和游人观光、休憩地。
巴东县城长江干流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项目是州级重点建设项目.据介绍,该项目分布在巴东县城长江干流南北两岸,规划区域面积333公顷,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包括滨水景观、道路、库岸护坡、居民安置房建设等四项工程。
中交二航局巴东库岸项目经理郭培望介绍,库岸项目设计之初,按照整体打造、依山就势、突出重点、南北同步的思路,结合长江两岸连成一线和水上水下连成一片、基础设施完善与库岸修复融为一体的建设思路,力争建成生态库区,助力长江大保护。
截至目前,巴东库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约16亿元,其中2020年完成投资额约5.1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库区居民的交通出行环境,提升居民的人文居住环境。其次,通过库岸的减灾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可有效提高库岸抵抗自然灾害的自我防护能力。
巴东库岸项目建设只是巴东城市面貌建设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时期,巴东县还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引进中诚信、源梦、正山堂等一批行业龙头投资兴业,新建绿葱坡滑雪场、野三关康养小镇、九端茶叶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如今,“双核四区”旅游布局基本形成,绿葱坡滑雪场开启全州冬季旅游新纪元,森林花海成为全国高山生态旅游目的地,神农溪景区入选新三峡十大旅游新景观,大清江旅游线路节点基本建成,纤夫旅游节和冬泳邀请赛活动唱响“秘境巴东”,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
“展望‘十四五’,我们将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稳定运行的‘牛鼻子’,谋划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大项目,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好项目,以更大的力度、更精准的投资、更务实的举措来助推项目建设,为持续推进‘五个巴东’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奉献力量。”巴东县发改局局长李前兵信心十足地说。
2021-01-25
00:00:00:0全媒体记者
焦国斌
通讯员
伍
艳5113701项目建设撑起巴东经济“脊梁”/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