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机制新活力新效能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崔绍才

牟梦蝶

“我们投资1.1亿元,年产5万吨生物有机肥下个月就要开工,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还未办!”“我们马上联系县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上门办理!”2020年12月28日,位于建始县业州镇的蛋鸡场负责人打来求助电话,该镇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立马回应安排。

在建始县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上,今年明显是一个“大年”:大事件不断,大动作频频。

创新机制,建立县领导联系、县直单位包保督导乡镇责任制,成立乡镇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生态环保责任进一步压实,全面加强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治理体系建设。全力抓实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特别是乡镇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组建成立、高效运转,下活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满盘棋。

新机制引领,建始县各级各部门合力攻坚,气势足、阵势大、声势强,打出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凌厉攻势。

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在破困局

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地方党委、政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前瞻性至关重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护环境就是发展。实践证明,这些年,建始优质的生态产品、优美的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山好水好环境好的地方,人气就高、热度不减,发展的动力就源源不断。对于建始的未来,生态环境就是最有价值的资源、最能叫得响的品牌、最有发展前景的市场。因此,必须保持高度战略定力,保护好我们的山水,加强环境整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建始县委书记向红林话语深远。

“一滩高五尺,积势殊未已。做好污染防治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既要让环保利剑高悬,更需提防治理‘一阵风’,尤需蓄积持续强大攻势!”建始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渊平话语坚定。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铁腕治污,精准治污,向污染宣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持久之战。打好这一仗,合力攻坚至关重要。

污染防治攻坚战之困症结何在?有何破局之策?

全县上下压力传导不到底、不到边、责任链条薄弱、监管不力,抓一阵、放一阵、一阵风,职责交叉重叠、权责不清、多头管理……建始党政主要负责人深入调研,问题一一浮出水面。

“上下攻坚合力不够,关键在机制!”作为分管领导,建始县副县长曾玉平一针见血。

特别是乡镇生态环保工作机构不健全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问题。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建设环保服务中心隶属住建部门,按“三定”方案,并没有明确负责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普遍造成服务中心牵不了头,任务执行缩水,工作难以落实等被动局面。

为此,建始县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一次次召开会议研究,健全机制、做实保障、用活资源、响鼓重槌破困局。

乡镇有了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

从试点到10个乡镇全覆盖,成立乡镇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短短两年时间,建始县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探索出一条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之路。

建始粮仓,一马平川,万亩良田,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全县32家火纸厂,一个乡就占15家;东龙河旁,全长9公里的污水管网横穿两座集镇……乡镇生态环保工作机构不健全,协调难度大,污染防治攻坚压力大。

去年,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指导下,三里乡党委、政府成立乡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乡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协调、督办和落实工作。

15天关闭15家火纸厂、监督指导2个集镇垃圾应收尽收,污水厂指标运行正常,交出漂亮成绩单。

今年,在总结三里乡试点经验上,建始县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下发关于成立乡镇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及指挥部办公室的通知,决定在全县10个乡镇成立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

有牌子、有章子、有专门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指挥体系健全,机制制度完备,工作专人负责。各乡镇指挥部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指挥长,乡镇长任副指挥长,设立乡镇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统筹推进本乡镇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抽调1名副科级干部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乡镇污染防治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

特别是压实“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片区,驻村公务员包村,‘尖刀班’、村干部包组”的四级包保责任,推动污染防治攻坚网格化管理,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链条,充分利用河库长、山长、护林员、公路养护员以及无职党员等作用,形成全县大员上阵、全员参与污染防治攻坚的工作格局。

同时,建立健全指挥协调机制、县直包乡镇督导机制、县直部门“一对一”包保乡镇督导机制,督办通报机制、检查问责机制等,并将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先行一步,做深一层,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引向深入。

新机制高效运转活力尽显

如今,走进建始各乡镇机关大门,有两块牌子最醒目。一块是乡镇脱贫攻坚战指挥部,一块是乡镇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

指挥系统高效运转。县领导包乡镇,带着问题而来;乡镇领导直接进村,明察暗访,研判解决问题;驻村干部进组入户,直面问题现场解决,四级包保责任落实落地。

该县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成员单位中明确的10个县直单位包乡镇督导,分别由1名班子成员带2名工作人员包一个乡镇,每季度开展不低于5天、不少于1次的专项督导,对督办存在的各类生态问题及时反馈到县指挥部办公室。

该县指挥部办公室强化问题交办和督办,推动各级各部门对环保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边督边改。同时完善按月调度通报机制,对领导干部“抓环保、促攻坚”工作实行一月一统计,一季度一通报。

该县纪委监委牵头,抽调2名工作人员到指挥部合署办公室,不定期在全县生态领域开展明察暗访,对责任落实不力、推诿扯皮等问题从严从快问责,对发现的问题,一案四查,将追责问责结果抄送组织人事部门。

如今,该县各乡镇抓污染防治攻坚战,常规工作持续抓,阶段性工作突击抓,督察反馈意见,盯现场,打攻坚战,态势喜人。

大喇叭、小喇叭、宣传车一起喊。入田头、进农家小院、发放宣传单、召开屋场会,交心谈心,耐心宣讲,反复劝说,把宣传做到群众心坎上,形成群众齐心协力抓生态环保的浓浓氛围。

禁止秸秆焚烧,疏堵结合,亮点纷呈。全县在加大“堵”的同时,更着眼在“疏”字上做文章。业州镇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引进蛋鸡场建生物肥料厂;长梁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客商投巨资建大型生物肥料厂;高坪镇通过奖补方式鼓励农户购买粉粹机,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县里正研究奖补政策,把生物肥料产业做大做强。

全长48公里的榨茨河是长梁镇的母亲河。镇里通过招商引资,投巨资大力实施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产业开发,在源头的双河村着力打造“五彩茶园”“五彩稻谷”等产业,沿河两岸所有田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秸秆还田,大力推行生态健康种植,生态理念入人心,成为生态保护的一大亮点。

红岩寺镇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认真落实镇领导包村(社区)、镇直单位等工作责任制。镇领导每周到包保村(社区)、镇直单位召开或督办一次环保工作;镇直单位每周到包保村(社区)召开研判环保工作会议一次,就环保工作随机巡查1次以上,重点特殊时期坚持随时到村巡查,并及时督促村(社区)完成各项环保问题的整改工作……

“亮丑”,正视问题,知耻而后勇;“亮剑”,铁腕治污。严格落实河(库)长制、山长制;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违法企业9家;完成“三无船舶”清理上岸、“厕所革命”三年任务和小水电清理整改;10个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用;全面抓实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18个重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清江景阳段、广润河城区段、小溪口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2天,优良率98%。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获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51个;国家级园林城市通过省级初评;获评中国生态气候康养金地;县域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十。

2020-12-31

00:00:00:0刘波——建始县创新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485670http://szb.enshi.cn/esrb/content/202012/31/content_48567.html1新机制

新活力

新效能/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