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英
春节,当不计其数的人归家团聚时,女电工们却辞别家人,回到岗位,用心守护着万家灯火,把春节过成了劳动节。只因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女电工。
从值班室到生产、服务一线,春节期间,国网恩施供电公司数百名女电工奋战在春节保电一线。“只要供电安全,千家万户团圆的灯火不灭,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年,国网恩施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变电运维一班90后女电工杨漾第一次参加春节保电,她觉得自己的这个春节过得很有意义。
岗位在哪里,年就在哪里
农历大年三十上午8时,把未满周岁的孩子交给保姆后,检修分公司女电工余志莉提前来到110千伏东城变电站上班。“春节期间用电量突增,保电不能有半点疏忽。”这一天,余志莉和王颖一道,对变电站设备进行了四次巡视。巡视完设备后,她抽空给也在一线值班的爱人打了个电话,简单问候几句,就算是团年了。
一年365天,5人轮班,没有双休和节假日的概念,“好多年的三十、初一都是在值班室度过的,我已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和家人吃年夜饭了。”同在110千伏东城变电站上班的女电工王颖说。
正月初一到初五,即将退休的检修分公司女电工徐发玲连续五天值班,在此期间,她除了要完成7个变电站的巡视、维护外,还要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工作虽多,但她毫无怨言。
“只有大家都安全用电,我们才能安心。”对国网咸丰县供电公司女电工杨庆华来说,春节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正月初一晚9点30分,杨庆华与同事梅光辉、刘维英一起接班,在调度台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几天来,咸丰电网运行正常,但杨庆华仍然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丝毫闪失。大年三十这天,杨庆华和同事一起吃的工作餐就是她们的团年饭。
客户在哪里,服务就送到哪里
大年三十上午10时50分,国网恩施市供电公司女电工陈爱华接到一村民的电话:“我们这儿突然停电了,麻烦你们过来看看!”“别急,可能是变压器超过负荷跳闸,我们马上过来抢修!”陈爱华在电话里安慰道。
15分钟后,陈爱华和两名同事赶到该村民所在的供电台区。仅过了5分钟,该台区就恢复供电。
当日下午两点,陈爱华又接到向家村一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户的报修电话,她和同事拿着抢险工具直奔向家村。在恢复供电的同时,还将同事们凑钱买的大米等生活物资送到搬迁户手中。
“就怕大家用电有什么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处理”。大年正月初二,国网利川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女员工王端春和牟联慧心里惦记着75岁的黄世全老人和老伴,决定去他家看看。
王端春负责41个台区5000多户群众的供电服务工作,春节期间用电量突增,她们每天在台区蹲守,确保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黄世全居住在白鹊山村十组,王端春和牟联慧帮助老人仔细检查了室内用电线路,提醒他和老伴注意用电安全。告别黄世全老人,王端春和牟联慧继续在村里巡视,帮助村民排除了几起安全用电隐患。
妈妈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家人的理解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朱红英是国网鹤峰县供电公司网格员。正月初二上午8时25分,她在儿子阳敏的陪伴下,来到10KV中北线巡线。这是中营镇环境最为恶劣的线路,315根水泥电杆全部穿越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崇山峻岭中,树障多且多处滑坡。
火烧屋场95号分支杆地势陡峭,上去得翻越多个连环坎,朱红英和儿子相互协作,前拉后推。为了不让妈妈滑倒,阳敏上坡时走在后面,双手用力推着妈妈向上爬;下坡时,阳敏走在妈妈前面,以便让妈妈踩着自己的脚不滑倒。有了儿子的照顾,朱红英感觉巡线轻松很多,40分钟就爬上了山顶。
同样是在这天,刚刚大学毕业的彭技书也陪着妈妈田玉荣来到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八组开展供电服务。田玉荣是国网宣恩县供电公司网格员,两河口村多为木质吊脚楼,电气安全隐患突出。自去年腊月以来,田玉荣和同事加大对这些台区用户的巡视检查力度,以确保安全用电。
从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妻子、母亲和女儿,到节日仍坚守岗位的女电工,并非她们比别人傻,也不是她们不懂爱,只因她们都把责任扛到了肩上。大年三十这天,陈爱华和同事们收到了两份表扬工单。“群众满意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奖状!”陈爱华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