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起,我州中小学校陆续放暑假。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相关部门和部分河流水域,探访暑假期间家庭、学校和社会防范溺水的举措。
学会游泳防溺水
过去,儿童溺亡悲剧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游泳的“旱鸭子”,一旦不慎落水,非但不能自救,还可能给施救者带来危险。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上游泳课。很多家长未雨绸缪,让孩子多掌握一项技能。恩施的夏天气温比较高,游泳场馆不仅是很好的避暑场所,孩子们还能认识新伙伴,度过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7月10日,记者来到州城某游泳馆,该游泳馆负责人刘潇告诉记者。
游泳馆内,几十名孩子在专业游泳教练手把手地指导下,学习游泳的基本动作。刘潇说,近段时间来学习游泳的孩子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且仍然不断有家长前来报名。
“平时要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很早就说想要学游泳,刚好趁着暑假给他报了游泳课程。我觉得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掌握一些游泳技能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保障。”正给孩子报游泳课程的李杰说。
随着暑假到来,州城各个游泳馆的生意都变得异常火爆。
“游泳是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会游泳的人遇到溺水情况不会恐慌,能及时、有效调整身体和心理状况,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州城另一家游泳馆负责人介绍。
“不会游泳的人,一下水就会感到恐惧,只要水一闷到脖子就慌了。”该负责人补充道,这些人双手会无意识地画圈,双脚会下意识地像走路一样往下踩,这些动作不会让人上浮,反而会导致溺水。
“老师不仅要教学生游泳,还要教学生自救的本领,这样才能减少学生溺水身亡的事故发生。”恩施市龙凤初中老师宋景瑜提议,如果有条件的话,游泳安全教育课要走出教室,到河边或泳场进行实地教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大哥,请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去危险水域游玩……”7月11日上午,州城风雨桥下,州清江冬泳协会会长卢光霁正在劝导在河边游玩的家长照看好自己的孩子,防止孩子下河游泳遇到危险。
每年6月伊始,卢光霁和州清江冬泳协会成员都会格外忙碌。他们每天都要巡视州城清江沿线危险水域,看到独自下水或在河岸边游玩的孩子,会及时将孩子劝离,防止溺水悲剧发生。
多年前,卢光霁曾亲眼看见一起发生在清江河的溺亡悲剧。从那以后,每逢汛期,他就会在腰间挂着喇叭去河岸边转悠,看到独自有人下水便尽力劝告。
“这种有意义的事我们当然要参与,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尽量减少州城清江河溺水事故的发生。”协会成员谢华说,协会450多名成员目前都义务参与清江河巡视。
作为社会力量,州清江冬泳协会有效阻止了一些溺水悲剧的发生。与此同时,各个部门也通过不同举措,合力筑牢一张防溺水安全网。
放暑假前,我州教育部门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提高每个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为让学生和家长正确对待游泳、学会游泳,谨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州教育局和各县市教育局印发学生安全知识宣传单并发放到各中小学校,系统介绍青少年安全注意事项,提倡学会游泳,科学游泳。
针对夏季溺水事故的惨痛教训,为做好涉水活动的安全保护工作,我州水利系统进一步加强水域管理,在水库、主要河流竖立“禁止在水库、河道进行游泳等活动”的警示牌,并加大对水事违法行为的巡查力度。
为宣传防溺水知识、提倡科学游泳,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州公安局通过公众微信号、公安宣传海报、防溺水宣传单等方式,宣传防溺水知识,增强群众防溺水意识。
防溺水安全教育是重点
纵观历年来的溺水事故,青少年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暑假期间,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管束,尤其是留守儿童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处于失管状态,去河流和水库游泳、戏水时极易出现险情。
预防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开展安全教育是重点。记者了解到,我州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都高度关注做好预防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发生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
“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比救援更重要。”
恩施市龙凤初中教师冯军强调,孩子们多学习防溺水知识,筑牢安全意识,许多溺水事故就可以避免。
“夏季在外野泳的人比较多,溺水事故也随之增多。防范溺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独自在河边、江边等水域较深、水下情况复杂的地方游泳玩耍,避免在外野游。”冯军同时提醒。
“许多游泳的人防范溺水的意识不足,下水前不活动身体,一下水就会导致身体不适,发生溺水事故。”
刘潇告诉记者,在游泳前,市民应做好准备,活动身体,这样才能避免身体抽筋,防范溺水。
“不管是有多少年游泳经验的人,外出游泳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刘潇补充说,平时四肢容易抽筋、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喝酒的人,都不宜游泳。
“游泳时一定不要逞强,不要贸然跳水、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也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州城游泳爱好者郑开显提醒一些有经验的游泳爱好者,如果游泳中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要及时上岸休息或呼救。
郑开显说,家长不要谈“泳”色变,到了炎热的夏天,孩子去水里泡一泡是正常需求。大人应教会孩子游泳,培养孩子良好的游泳习惯,让孩子去正规的体育馆、游泳馆等地方学习正确的游泳知识,知晓如何正确预防溺水,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急救小知识
溺水急救必须分秒必争。有关人士提醒,发生溺水后,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做法进行有效自救或施救。
自救
不会游泳的人,可以这样自救:稳住自己情绪,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头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当头露出水面时,要赶紧进行呼吸。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救援;及时甩掉鞋子和身上的重物,让自己更容易漂浮;千万不要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下沉。如果有人跳水相救,不要紧紧抱住对方,否则两人都可能有危险。
会游泳的人,可以这样自救:若是小腿痉挛导致溺水,应平心静气,及时呼叫求救;将自己的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将拇指翘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一次抽筋后,同一部位可能会再次抽筋,因此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然后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如果手腕肌肉抽筋,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双足游泳。
施救
对溺水者施救时,要“智救”别“蛮干”。发现溺水事故后,大家应第一时间大声呼叫,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救援。
在救援人员尚未到达时,可在附近寻找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或者在书包里装满空矿泉水瓶,把它们抛给落水者,防止其沉入水中。如果落水者离岸边较近,可以寻找皮带、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防止他沉入水底。如果现场没有此类物品,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施救时,记得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保证自身安全。
正确使用急救法
把溺水者救上岸后,应该第一时间拨打120,如果溺水者已无意识,就要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所谓的急救就是用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相结合的方法,给溺水者重新建立呼吸和心脏跳动。平放溺水者,清除其口腔里的异物,然后抬起其下巴,和气管尽量成一条直线。然后捏紧溺水者的鼻子,通过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式,猛送一口气进去,并观察溺水者的胸廓有无抬高,如果抬高了,就说明气成功送进。至于心脏按压,位置是在溺水者两乳头与胸骨连线的正中,按下去的深度为三四厘米,按得太深会让胸骨受伤。
2021-07-16
00:00:00:0刘磊全媒体记者
刘磊
何雨洋6706501暑期防溺水
安全不放假/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