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水河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徐助鸿

清水河,我回来了。携着疲倦,拥着梦幻,回到了你的身边。

夕阳中,我站在小桥上。风雨侵蚀着它,河水撞击着它,小桥瘦了。原本溜圆的桥身布满了伤痕。斑驳的青苔,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唯有削去枝丫的疤依然清晰如昨。

“来,走到娘这边来。”母亲把我抱上桥头,然后几步跨到桥中间,蹲下来,伸开双臂,鼓励我走过小桥。

“娘,我怕……”望着匆匆流淌的河水,我只觉得头发晕、脚打颤。

“有我在,别怕!”母亲继续给我打气,“从今天开始,你上学了,娘不能每天都来接你。你要自己走过这座小桥。”

“别看水,也别看脚。眼睛看着脚前的桥,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母亲提醒我。

一步、两步……我终于走进了母亲的怀抱。紧紧抱着母亲的脖颈,只觉得心怦怦直跳,头上的汗水不知何时落在了母亲的衣襟上。

“你真行!”母亲紧紧地抱着我,“歇一下气,待会儿我先过去,你再跟来。”

母亲走下桥头,仍然蹲下身,伸开双臂。“来吧,小心点。”我依旧很害怕,但有母亲的鼓励,加上先前的成功,还是战战兢兢地走过了小桥。这是我第一次自己走过小桥。那年,我刚满六岁。

从这里出发,我走过了很多小桥,也走过了很多难走的路。我曾哭过,也曾笑过,其间的酸甜苦辣已无法记清,但唯有第一次走过小桥时的那份恐惧、激动、感激,让我永远难忘。

河水还是那样白亮,那样清幽。让我想起了七彩童年。

夏日,弓背的河虾拖着长长的胡须,蹦来跳去,让我们忘记了雨的猛烈;怪模怪样的螃蟹挥舞着铁钳横冲直撞,让我们望而生畏;漂滩的鱼儿你追我赶,让我们乐不思返。

绿茵茵的草地,横七竖八散落着我们的书包、凉鞋、裤衩,我们在浅水流过的沙滩上用岩石垒起四壁墙,在上面那壁墙上开一个“门”,让鱼能够游进去,我们龟缩在岸上的背阴处,静静地看着鱼儿追逐嬉戏。

“看,进去了!”我忍不住内心的激动,轻轻地叫了起来。

“别忙,等它们玩一会儿。”大勇好似胸有成竹。

出来了。我若有所失地望了望大勇——他好像并不着急。

又进去了。我的心痒痒的。“再等会儿。”大勇真有点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风度。

又出来了。又进去了……鱼儿进进出出快乐极了。你用嘴咬咬我,我用尾扫扫你,一股股浊水冒出水面,绽放成一朵朵美丽的花。

突然,大勇飞身跃下,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木板将“门”堵住。伙伴们追着、撵着、笑着、闹着,快乐的声音在清水河的上空回荡,太阳也似乎受到了感染,变得温柔起来了。

这次的收获颇丰,每个人都分到了两条鱼。我从此懂了:耐心,是成功的一部分。

流水匆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流走了我的青春,流走了我跋涉的脚印——

晚霞升起来了。清水河在霞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梦幻一般。

有几个小孩走了过来。他们径直走到水面平稳的地方,先放游了一只大纸船,随后又放游了几只小纸船,在清亮的河面上排成一支“船队”。孩子们边拍手边唱:“小纸船,摇啊摇,摇过故乡的小木桥。”

纸船在稚嫩的歌声中越飘越远,渐渐模糊了。

梅看我来了。因为我马上就要去县城读高中了。

三年来,梅就像姐姐一样关心我、爱护我,我们一起走过小桥,走上那条通向山外的小路。凉凉的青石板上有我们歪歪斜斜的足迹。风雨剥蚀的小木桥上有我们的憧憬。

夜风轻轻荡来,舒展着我的每一根神经,青石板光滑冰凉,我们并肩走着。

“你爹真不送你了?”

“爹说,书读得再多总是别人的。”梅静静地说,“其实,爹对我也算好的了,你看,我们这里有几个女孩子读到初中毕业?再说,两个弟弟还要读书,爹妈也实在不容易!”

我又能说什么呢?我抬起头,只见月亮挣脱了挟裹着的乌云,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恬静的清水河在月光的抚慰下静静地流淌着。

“我们去河边坐坐吧。”

不知何时,月亮藏进了水里,偷偷地注视着梅和我。

“也许,你就像这河水,总是要流出这山窝。而我却是那座小桥,注定只能消失在清水河里。”梅用手拨弄着柔柔的河水,白亮的波纹荡漾开去,一圈一圈。

“来,我们叠纸船吧!”梅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小心翼翼地展开。我发现梅的手在微微颤抖。我拿过来一看,原来是梅的录取通知书。

“梅,你……”

“既然它不属于我,就让它去吧!”梅从我手中拿回录取通知书,慢慢地折着、叠着。

纸船叠好了。梅把纸船慎重地送到的我手里。“还是你来放吧!”

我双手接过纸船,只觉得这薄薄的纸船好沉、好重……

我和梅默默地注视着越漂越远的纸船,久久无语。

唯有清水河淙淙的流水声,时起时伏,好像月光抚摸着的大地,发出怦怦的心跳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