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文丽
景德镇作为“瓷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制作瓷器的艺术氛围,是广大艺术工作者的“桃花源”,许多资质深或浅的艺术工作者都渴望在景德镇一探这千年的陶瓷历史。事实上,不仅现在的景德镇有着许多外来人口,从唐代开始,新迁入的人口已经遍及景德镇。
据有关史籍记载,唐初景德镇及浮梁全境人口不足一万,到天宝年间发展到四万有余。这里面有自然增长的含量,但更多的是人口迁徙的原因。据有关地方志、宗谱记载,移民主要来自人口相对较多的邻近的平原地区,还有来自附近地区的陶工瓷工。随着瓷器生产的迅速发展,外来移民也迅速增多,他们大部分是流动人口,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逐渐定居在镇区。元代,随着景德镇陶瓷经济的空前发展,迁徙人口和流动人口都迅速增加,使出入镇区的人口已经达到空前状态。由此可见,景德镇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
正因如此,景德镇的春节融合了瓷业和帮会的传统习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过年风格。
春节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家家户户都为这做准备,瓷器行业的工作者也不落于后。烧窑业的窑户们联合一致硬性规定,从农历腊月至翌年三月,减少烧窑次数或提前停手,这叫“禁春窑”。而烧窑老板们在腊月就必须确定把桩师傅,把桩的定了事,则由他去请窑里各脚工人。装坯工人也在此时由老板定好“做头”的,再由做头的请定其他工人。圆器业则规定腊月初八后工人不再做坯,这叫“歇手”。生意好或窑里有坯,得工人同意后,可延长几天,但最多不超过五天,这叫“扯尾巴”,每个工人每天另补贴四两猪肉钱和“耳朵”(佐料)。有趣的是,腊月歇工后工人没事做了,为了维持生活,他们挑担串街走巷叫卖蔬菜、泥鳝、小鱼、田螺及土产杂品。因为挑的担子前后各有四股索子,又称做“八股索”。
腊月二十四,俗称“小年”,传说这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到了这天,新年也就要到了,各家各户都忙于准备过年的吃食,忙着准备过年的新衣。再穷的人家也得做双新鞋,让一年到头磨地的脚板舒适一下,还得张罗点果品清茶放在灶上敬灶王。“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这天人们还会把家里好好打扫一番。而且正月初一到初七,是万万不能动扫帚,即使一地狼藉,也不能收拾。因为这几日清扫的话会把一年的“财气”统扫出门。有不少人家在这些日子连针线、剪刀都不沾手,否则又得缝缝补补、破衣烂衫过一年。腊月二十四一过,有的坯胎未烧完,烧窑户就到各个做窑户,将剩余的坯凑成一窑烧炼,这叫“撞火窑”。成本消耗一窑一清,做这些活工人要增加补贴,叫“包子钱”。
和其他城市一样,到了大年三十这天,读过书的人,一般自撰联语自写春联,一般人家,则请人写或上街买副春联贴。大门两旁除对联外,还贴上门神。但景德镇也有与其它地方不同之处,那就是窑屋和坯房用松柏树枝在大门口搭起的牌坊春联。牌坊门楣上方的“欢度新春”四字和上下联,用针匙(瓷器汤瓢)或小瓷碟组成。这是景德镇身的一大特色。到了晚上,为了一家团团圆圆,在外游子都得千里迢迢回家团聚,吃上年夜饭。景德镇的年夜饭,不论其贫富,“鲇鱼烧豆冲”这道菜决不能少,“鲇”与“年”谐音,意喻年年有余。从这天起,一直到正月初三,孩子们犯了一般错误是不会挨打挨骂的,特别是吃剩了饭,要在平时一定要挨骂,可在大年三十夜吃剩了饭,非但不会挨骂,大人反而会安慰说:“有吃有剩”。除夕晚上,大部分人家总有几个人不睡觉的,名曰“守岁”。守岁是希望延年益寿,事实上守岁也大有好处,因为家家户户灯火不熄,有人守岁,也可以预防火灾。
从初一起要拜年,如果乡下的亲戚隔得远,要一直拜到二月十五日,本镇一般拜年到“上七”。“上七”以后,有钱的人家便开始请春酒,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请客。在“上七”之前,大店铺的伙计心中都忐忑不安,生怕会丢掉饭碗。比如安徽帮,在“上七”那天,照例老板要请伙计吃酒,如果老板请哪一位伙计坐上(首席),这位伙计便是饭碗丢定了。在这桌酒席上的第一盘菜照例是肉丸子,名曰“炮子”,辞退工人叫“放炮”。
御窑厂督陶宫的衙门前,在头门外有一片开阔地,春节元宵这里有各种杂耍和生意摊子,五花八门布满场地,大人、小孩及乡下人熙熙壤壤十分热闹。初七花灯上街,各地方会馆按家乡特色做灯,还有龙灯队游街,每晚有十几或几十伙,你来我往,气氛十分热闹。街上骈肩累踵、人声鼎沸,锣鼓、唢呐、鞭炮声不绝于耳。此外,各行帮的龙灯也在元宵前日子到各会首、头面人物家“送灯”,即将龙灯进入住宅绕一圈就出来。接灯人家要备茶点、红纸包,爆竹要从龙灯进门一直放到退出。过“上七”后一般店铺都开张。只有坯房窑户到元宵才半开张。晚上各家各户除将厅堂、住房点上灯烛外,也应将房厦所有角落里的地上插上一支小蜡烛,点上一支香,叫“照虫蚁”。大人还会骗小孩说这是老鼠半夜嫁女,如果守着不睡觉总能看见。
从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开始,是各行帮的民间救火组织——木龙会陆续“做会”至端阳节前后止,“做会”时演习救火,过后聚餐或发放莲碗面和包子票给出龙人员(救火员)。
农历二月十五日叫花朝,这天坯房要开工了,叫做“花朝起手”。老板要办“起手酒”付给每个工人32个铜圆,又叫“起手钱”,这天做坯师傅按例规祇做四扳坯。如果在花朝前坯房老板要继续开工,或者提早开工的叫“春窑”,全部应在二月十五结账作一结束。另应付给每个工人双份起手钱,叫“小酒钱”,饭食由老板派人送至坯房。
这就是景德镇与众不同的春节习俗,这些习俗一点一点形成了属于景德镇人的年味。虽然现在景德镇的各业主行会团体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些枯燥又有趣的习俗将铭记于景德镇的陶瓷历史中。无论这些习俗如何演变,人们对幸福的美好愿望与对和谐的渴望将永远不会改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