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5个世界知识产权周前后,为在全市上下着力营造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本报与市科技局携手,开设《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专栏,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集中解读与诠释,敬请关注。
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关于加强商标监管工作的部署要求,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把推进商标战略作为自己的重要监管职责,大力促进瓷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在“四重”上狠下功夫,支持和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重宣传
不断增强商标意识
举办景德镇市商标品牌发展论坛、交流会、座谈会、送法上门等形式,不断培育企业法人的品牌意识,引导企业认识商标在企业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调动企业注册商标、争创名牌的积极性。注重运用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保护日等纪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商标战略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努力形成重视注册商标、精心培育商标、主动运用商标、自觉保护商标的良好氛围。仅2014年,发放商标宣传资料约3万余份,举办商标知识讲座2期,为0.7万余名群众提供了咨询服务。
重服务
主动介入商标申请
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借助企业年检、变更、新设立和江西省著名商标、景德镇市知名商标申报等时机,及时发放“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注册建议书”
、“商标法律告知书”,指导其注册商标、续展商标,拓展商标注册类别,帮助企业制定和完善商标品牌创建方案。同时,积极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提高了商标注册和争创名牌的成功率。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向政府和有关领导汇报,争取政府和领导重视支持。成功将部门业务提升到全局高度,转化为政府行为。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景德镇陶瓷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通知》和《印发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支持企业开展商标战略的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品牌战略的实施。
重引导
构建品牌梯次结构
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培育为重点,不断完善商标市、县(区)、分局三级帮促机制,扎实推进“品牌兴市”战略实施;围绕市政府提出的“陶瓷、航空、旅游”三张主牌战略决策,坚持“增量、扩面、提质”的原则,开展知名商标的认定,加大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争创帮扶支持力度,形成驰名商标引领发展,著名、知名商标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坚持“注册一批、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思路,对接瓷都陶瓷产业的特色,大力推进注册商标,认真抓好知名商标,重点突破著名商标,梯次培育驰名商标,系列注册传统名瓷商标的陶瓷产业品牌建设目标;鼓励企业树立国际眼光,加快商标的国际注册步伐,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景德镇商标海外形象;2013年度,江西开门子肥业集团有限公司使用的“鑫森淼”、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使用的“法蓝瓷”、中国景德镇瓷厂使用的“红叶”等3件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使景德镇市的驰名商标数量翻番,结束了瓷都没有陶瓷商品为驰名商标的历史。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注册商标3900余件,中国驰名商标6件、省著名商标92件、市知名商标4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其中陶瓷商标770余件,驰名商标3件,著名商标48件,知名商标21件。
重监管
做好商标维权工作
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打防结合、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面上整治与重点打击、治标与治本、广泛宣传与务求实效”三结合,通过积极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商务、知识产权等部门的配合,与企业建立联合打假维权机制,实行重点企业维权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综合执法的整体效能,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双打”专项整治行动。2014年,全市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16起,罚没金额6.368万元,有效地保护了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胡肖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