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艳
人物名片
常炳华
号:大华,字:刃峰堂堂主。职业画家,一级美术师。常炳华自幼酷爱绘画艺术,锲而不舍,广览博取,师古人亦师自然,曾得到老一辈艺术家郭传章、戴泽、甘雨辰、崔广武、李春海等的教诲和亲传,练就了独具一格的国画、油画、刀画艺术功底,以强悍的原创绘画个性书写着自己的东西方文化艺术相融合的艺术人生。近些年来,通过清华美院的进修,在景德镇又得到王锡良、周国桢、张松茂、黄美尧、宁勤征、龚循明等大师、教授及陶艺家的指导,独创的“颜色釉油彩瓷画”,即有国画的深远意境,又有油画的质感,立体感,苍劲古朴,气韵生动,大气磅礴,填补了景德镇陶瓷绘画艺术的一项空白,成为景德镇艺术陶瓷的一大亮点。
常炳华现为:
中国扇子艺术学会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分会会员;
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会艺术总监;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委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
吉林省民间文化艺术大师;
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家,景德镇优秀陶瓷艺术家;
景德镇十大瓷厂博物馆专家顾问;
江西省国防文化陶瓷艺术书画院艺术总监;
景德镇油彩陶瓷艺术馆馆长。
自古以来,景德镇就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他们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精美的陶瓷瑰宝和丰厚的陶瓷文化,造就了瓷都景德镇灿烂的历史。而今日的景德镇,独特的文化品牌,便利的创作环境,水土宜陶,人气更浓。各地画家名师皆为所动,纷纷来此做瓷甚至创业定居,为景德镇陶瓷的新发展注入了生机。北京著名画家,一级美术师常炳华便是其中一位。
淡蓝的天空下,白色与深蓝相融,形成波光粼粼的湖面,四周群山环绕,整个背景画面宁静而幽远。记者来到景德镇油彩陶瓷艺术馆时,常炳华正拿着画笔在一块大型瓷板前专注的绘画。只见大面积的铺色后,随着绘画工具的不断更换,画面的立体感效果也逐渐突显出来。常炳华“色釉油彩瓷画”除去创作内容的新颖独创之外,他在陶瓷工艺技法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对景德镇釉上釉料进行了彻底的改良。常炳华把粉彩凸起的立体感揉到绘画创作中,既体现了陶瓷绘画的传统,又开启了一种新的创作历程。高山、流水、飞云在他笔下,若隐若现,不仅让人看到了山水画的画面丰富、结构复杂的写实手法,也融入他特有的朦胧写意笔法,虚与实完美结合,令油彩山水在瓷板上另有一番风味。写实之间,透露着灵动的气韵,他将油画的质感、国画的味道和陶瓷的工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景德镇的传统陶瓷比较多,景德镇的粉彩、青花都有上千年的历史,陶瓷需要向前发展,而我们也需要扩展艺术领域。从国画走过来,就得有新东西体现自身的价值,在陶瓷这个载体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想像力,每个外来艺术家都有同样的理念,都为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常炳华说,他来到景德镇就是本着创新的原则来搞陶瓷创作的。油画的传统是立体感,中国画则有空灵的艺境,而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又多种多样,如何将它们相融合?只有反复进行实验。多年来,常炳华致力于陶瓷色釉、原料及工艺配方的改良和实验上,他既向景德镇陶瓷大师们学习,也不忘向民间陶艺家们虚心求教,同时不断实验出不同的配方和陶瓷烧炼温度。经反复研究探索,最终摸清了陶瓷的习性,从而走出了一条陶艺创新之路——油彩瓷画。将油画的艺术效果体现在陶瓷上,以釉上彩绘形式呈现,以各种色料和粉彩玻璃白混合上色,不同的配方呈现不同的色彩,有些虽然经过有意的加厚堆积,但经过烧制以后,不仅有新彩的艳丽、粉彩的温润,还有高温颜色釉的永不褪色。这种釉上油彩瓷画,集景德镇色料优势之大成,不仅发色稳定、不易脱落,而且形成了独特的肌理效果,凹凸有致的视觉和手摸触感,在光照之下,反射出异常美妙绚丽的色彩。常炳华使得传统的景德镇釉上彩,在现代“油彩瓷绘”艺术创新上有了更完美的诠释。
“传统陶瓷绘画是通过画笔,先画线条和轮廓,再用画笔填画各种颜色。而减色油彩瓷画,是先涂大色,然后再细化效果。”常炳华告诉记者,他的瓷画中的“点”或者“线”,不是通过画笔画出来的,而是通过不同的绘画工具和绘画技巧,不断地削减画面中所涂的颜色,从而体现画面的亮度、画面的肌理、画面的效果。他认为,在探索如何完善“油彩瓷画”方面,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油画。于是,在西方绘画的框架之上,他有意识地吸取中国文化的营养,用以往所掌握的国画、油画、刀画的绘画技艺,结合景德镇陶瓷工艺及技术的特点,集中精力创研了一种新派油彩瓷画技法,即“减色”技法,在陶瓷绘画中利用特殊绘画技法,像西洋画一样先铺大色,然后不断地削减颜色,以达到把国画、油画、水彩画等绘画语言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并以崭新的画面效果展现出来。
常炳华的“减色油彩瓷画”不仅继承和体现了西方油画的质感、立体感,而且也把中国画的古朴典雅、气韵生动渲染出来,结合景德镇新的陶瓷绘画工艺,而这种陶瓷绘画工艺和技法,将油彩瓷画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景德镇是前所未有的,许多作品多次获奖或被收藏,且得到画界、收藏界、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为景德镇的艺术陶瓷绘画开启了一条创新之路。
“他是一种独创的,独一无二的,具有创造性的这种表现形式,新彩、粉彩和颜色釉,包括釉色综合运用,表现在瓷器上,这种做法是一种创新,独树一帜的,就是说他每一件作品都是绝品,正因为这样,它就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正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黄美尧对他的评价,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达到艺术的高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