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景德镇直升机制造产业集群赫然在列,这是我省首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也意味着每年将有3000万元的资金扶持。
2014年12月,江西直升机投资有限公司、江西昌兴航空装备有限公司两个整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加上去年落户的12个航空零配件配套企业,航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这些喜讯为高新区全年工作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也让所有关心我市航空产业发展的人们欢欣鼓舞。
依托历史,承载梦想
二十世纪60年代,景德镇创造了中国直升机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
经过40年的积淀,景德镇已发展成为中国直升机产业研发生产的重要基地,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规划,都明确提出支持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发展。
2009年1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发布《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景德镇直升机产业被列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号工程”;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国防科工办印发《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发展型号、任务,在项目用地、规费减免、项目审批、资金支持、配套设施建设、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全力扶持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做大做强。2013年,工信部下发《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提出将依托景德镇等优势地区发展大中轻型直升机,这是国家层面对景德镇直升机产业的战略定位。
面对发展航空产业的良好机遇,景德镇高新区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用改革的勇气和智慧,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构想,承接了景德镇航空产业发展的重任。
一年前,景德镇直升机制造产业集群等29家产业集群列入2013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经过景德镇高新区一年的产业“培育”,2014年,景德镇直升机制造产业集群有了突破性发展。
新常态,新思路,新举措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调结构、上台阶是必然要求,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产业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可引领新型材料、现代制造、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领域关键技术实现群体突破,对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业界人士称,航空产业将成为中国企业可分享的最大“蛋糕”之一。
景德镇生逢其时,高新区生逢其时。高新区确定了“航空立区”指导思想,利用我市既往直升机产业优势积淀,加快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把培育发展航空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优中之优的一号工程来抓,加快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条,占据未来竞争主动。
思路决定出路。为进一步做大直升机产业“蛋糕”,
景德镇高新区一方面筑巢引凤搭平台,聘请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为园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研究制定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全区“百日攻坚”活动等系列举措,夯实产业基础;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带领相关航空企业大胆走出国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直升机先进制造企业和技术。
2013年1月,景德镇高新区与江直投公司、江西昌兴航空公司等组成的国际招商团奔赴欧洲多个直升机公司现场考察。2014年4月3日,由江西昌兴航空公司与意大利K4A公司合资合作签约仪式在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隆重举行,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阿尔伯托·白达宁,市委书记刘昌林,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康明出席签约仪式,这标志着景德镇直升机产业跨入了国际化和市场化轨道。
为保证航空项目落得下、建得快,高新区全体班子成员身先事卒,深入项目一线,靠前指挥。其中,为确保江直投公司江西德利公司整机项目用地,在高新区的努力下,将原已出让的430亩、140亩两块土地优先供给企业。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江直投公司在2014年研发的农业植保专用直升机成为中国首款农业作业直升机,试制成功即将批量生产。
2014
年11月13日,高新区在珠海航展上成功承办江西(景德镇)
直升机产业集聚发展推介会,副省长胡幼桃及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国防科工办等部门负责人,市长颜赣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史文斌,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少清出席。在这次推介会上,北京通航正式签约投资60
亿元重组江直投。
目前全区已有14家航空产业企业落户,总投资26.71
亿元,5家已开工建设,4家已投产,2家即将开工,2家航空产业项目在谈。这些企业涉及光电、信息、新材料、复合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以及飞机装配、技术培训、飞机维修等,产业链条和集群效应已经显现。
登高望远,抢抓机遇,放飞梦想
打造具有领先优势的航空产业,让制造出的一流飞机翱翔在世界各地上空,既是国人的梦想,更是瓷都人的梦想。景德镇作为中国直升机产业的重要承载地,今后将面临着国际竞争。高新区深刻理解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他们以国际化视野、市场化运作、集群化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动形成以飞机研发制造为龙头、相关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航空产业集群,打造国内最具活力的航空产业发展平台。国际、国内航空及配套企业的引进,使景德镇高新区“航空立区”的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大大加速了产业市场化、效益化的进程。
例如2013年,江直投公司成功与比利时Dynali公司签订的直升机代理协议,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组装、当年销售的目标。
再如2014年8月14日,中航工业昌飞AC311A型机在厂所及各参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各项评审程序,成功实现首飞。
由于着眼长远,准备充分,景德镇直升机产业一次次抓住了发展的有利时机,走在了产业发展的前沿。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基地先后被国家工信部和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双国家级”产业基地,成功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域试点,是全国唯一一家直升机集聚试点区。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的通知》,入选者将会从国家层面获得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更大支持,极大促进产业和地区的发展。得知消息后,高新区上下为之振奋,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团队,全力以赴、争分夺秒进行项目申报。
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4年江西景德镇直升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方案的批复》,这标志着景德镇直升机产业正式列入国家集聚发展试点。
从申报准备到上报的方案获得批复,从头至尾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这是对景德镇人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发展航空最有力的诠释。
喜讯接连而来。2014年12月15日,科技部认定的景德镇直升机制造产业集群成为第二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更是为今年景德镇直升机的“光荣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国家战略布局到国家骨干企业落户、到国家基地建设、到国际上招商、到国家使馆签约、到国家区域集聚试点批复,以及国家、省、市各项政策支持,景德镇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无不深深刻上了“国家级“的烙印。未来3至5年,景德镇航空产业有望超百亿元投资,并力争到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争取培育2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直升机产业集聚区。景德镇航空产业正朝着“投资百亿,造数百架飞机,打造千亿产业”目标扎实迈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