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景德镇东市区:发展陶瓷旅游大有可为(上)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廖传铭

景德镇陶瓷文化千年的辉煌灿烂,成就了景德镇的立市之本、称都之源。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景德镇融入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发展机遇的地方特色。如何开发利用城东不可复制的古陶瓷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东市区古陶瓷历史文化旅游大景区,形成

“一园两区”(城中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城西“古窑”民俗博览区、城东“皇窑瓷苑”陶瓷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古陶瓷历史文化旅游大格局,旅游业打好陶瓷牌,推动景德镇旅游业的提升和发展。

古窑遗址覆盖密集

古时的东郊是景德镇陶瓷的发祥地,古陶瓷产瓷带主要分布在南河、小南河及南河流域,古窑遗址覆盖密集的程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实属罕见。

南河及小南河流域主要是宋、元时期窑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田古窑遗址就位于此,是景德镇各大窑场中的先进代表。南河,旧称"历降水",南河自发源地而下主要有塘下、湘湖、兰田、盈田、白虎湾、黄泥头、湖田及杨梅亭、三宝蓬等重要窑址和古矿坑。其中最耀眼的湖田古窑址,是我国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的古代瓷窑遗址。面积达四十多万平方米,从五代到明朝七百余年的历代瓷窑,保存完好,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窑场均依山傍水,且临近三宝蓬瓷石矿区,“水土宜陶”,故从五代开始就瓷业兴旺,使湖田窑得以形成和壮大,并长年窑火不断。

1、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著名古代窑场——湖田窑,位于今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均有记载。

2、白虎湾是景德镇为中国五代至宋代初期的陶瓷生产基地,古瓷窑遗址坐落在白虎湾村的后面,距湘湖镇有1公里,现今遗址为当时陶瓷产品残骸的堆积区。

3、柳家湾是古代景德镇白瓷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瓷器烧制在北宋中、晚期,为景德镇古窑场之一。器物以碗、杯、盏等日用品为大宗,盏、碗均为敝口,圈足;杯为直口,喇叭状高足。柳家湾的古瓷窑遗址也是景德镇陶瓷考古的重点工作区域之一。

4、盈田古窑遗址创烧于五代,终烧于北宋,它与湖田窑一样,行业分工细致,专业化程度高,是专门烧制壶类产品的专业窑场。

5、兰田窑窑址是2012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对该窑址展开考古发掘后展现于世人面前的。

2011年底,万窑坞附近一砖厂在掘土的过程中发现窑业堆积,经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工业旅游早开先河

工业旅游是工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业态,既是工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价值链向两端延伸的结果,又是旅游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然。

2004年至2007年年底,国家旅游局已连续发布了4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名单,在全国工业旅游345家示范点中,江西省榜上有名的4家,就有2家在景德镇,而且也都在陶瓷行业。

1、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创建于1956年,位于景德镇东市区,明青园设在厂内,距景德镇市中心约6公里,京福铁路可达,九景高速公路终点,距庐山140公里,距黄山200公里,是集参观、游览、鉴赏、研修、购物、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风景区。1992年,该厂投资300余万元,在原有园林式工厂的基础上,开拓建设具有明清时期强烈地方风格的“明青园”第一期工程,经过精心修复和重新组合构筑成一组集生产、创作、陈列、接待、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2、景德镇国际陶瓷交流中心由皇窑公司创办,该公司介入旅游行业较早,有一支熟悉旅游接待业务、素质较高的队伍。先后获得全国、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陶瓷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3、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景德镇日用陶瓷的重点企业,全国重要的高档瓷生产基地。早在2008年就把发展工业旅游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明确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后,将“陶瓷文化”元素融入工业旅游之中,使游客在旅游中更多地了解陶瓷工业知识,领略独特的陶瓷文化魅力,使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更加多元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旅游者,明天的消费者,景德镇陶瓷工业旅游,一定会成为工业旅游中的一朵奇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