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记者:2014年是景德镇“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建设生态之城”十分关键的一年,在各个方面增添了许多发展新动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可喜成绩。刘书记,在这里您能介绍一下景德镇去年一年在发展升级工作方面的“成绩单”?
刘昌林:2014年,推进发展升级,我们主要围绕三句话来抓。
一、用治理城市来塑“形”。一是坚持新城拓展与老城保护利用并举。在新区方面,启动建设起步区15平方公里的中心城昌南拓展区,投资1.7亿元建设了全国一流的地下综合管沟,建设占地3.2平方公里的赣东北综合物流园区,规划了占地3平方公里的高铁商务区;在老城区方面,对以御窑厂为代表的老窑址、以沿江东路为代表的老街区和以陶溪川为代表的老厂房进行保护性修缮,对主次干道进行了大面积改造,投资2亿元,建设了瓷都大道等路段5.9公里的高2米、宽9米地下排水箱涵,对排水老沟进行全面清淘,对珠山中路等道路残旧设施和临街建筑外立面进行综合改造。二是坚持市容整治与治理机制再造齐抓。调整了行政区划,对昌江区与珠山区实行划江而治;改革了城市管理体制和环卫保洁机制,全面启动了“五城同创”工作,集中开展了市容市貌综合治理行动。三是坚持城镇建设与乡村发展同步。重点推进7个中心镇、3条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以及新农村建设点的联动建设。
二、用兴盛产业来注“实”。一是抓布局,促进集约。沿206国道,以高新区、陶瓷工业园、航空科技城、汽车工业城、乐平工业园为支点,形成“一线五点”工业走廊,并形成北部经济生态林产业区、中部养殖产业区、南部蔬菜产业区三大农业板块,以及老城核心旅游区、瓷韵昌江、多彩乐平和山水浮梁的“一核三片”旅游区域布局。二是抓特色,突出重点。农业领域重点发展浮梁茶业、乐平蔬菜,工业领域重点发展陶瓷、汽车及航空产业。围绕汽车,我们以昌河汽车战略重组为契机,除了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外,我们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已筹措近5亿元推进老厂扩能和新基地建设,未来还要投资近10亿元支持昌汽建设。目前老厂已有两个新车型下线,产能扩大到17万辆,新基地3600亩土地征收和土石方工程已完成,厂房和生产线建设已经开始,10家配套企业签订落地协议,预计今年底,一座年产45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的现代化汽车企业将拔地而起,国内领先的机械手生产线将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还投资3000万元推动北汽在景德镇投资60亿元建设北汽民用直升机生产基地,目前厂房主体工程土地平整已经到位。三是抓融合,实现转型。我们大力推动陶瓷与旅游融合,在陶瓷工业园区投资20亿元建设名坊园项目,精选国内22家传统手工制瓷企业入园生产和展销。投资42亿元建设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核心区将于今年3月开园,全面建成后将催生300亿元的年产值。这些园区不仅是重要生产基地、文创基地,还是特色旅游景区。
三、用繁荣文化来铸“魂”。陶瓷文化是景德镇最厚重的底色,我们统筹抓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努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成功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荣获“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为全市域成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迈出重要一步。我们实施了御窑、湖田窑、落马桥窑和进坑等古窑业遗存保护工作,维修恢复了一批老店铺、古码头、古里弄、古会馆、古戏台和老建筑、风貌建筑、文物建筑,利用老国有瓷厂的厂房老壶装新酒,建设了示范性陶瓷文化创意基地。2014年,成功筹办了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同时,我们还大力倡导“大气成景、厚德立镇”的城市精神、“崇高、秩序、勤奋、洁净”的市民美德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荷塘精神”,丰富了市民精神家园。
总之,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就是要用独立的思考,加上拼搏的汗水,把这片厚重的土地浇筑成一座细腻的、精致的梦想之城,让每一个人在这座城市都能放飞自己的梦想。
中国江西网记者:景德镇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陶瓷生产、教育、科研、流通的重要基地,这也推动了景德镇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请问,今年景德镇除了抓陶瓷产业发展以外,在产业升级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刘昌林:我们要着重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型业态产业两个方面的产业发展。
在特色优势业态方面,一是着力发展好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特别是要围绕强化蔬菜产业示范、提升区域茶叶品牌、发展休闲农业这三大主题做文章,积极做大规模,做强加工,做活营销,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二是着力发展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帮助昌汽改造老厂和建设新厂,推动北汽昌河汽车公司实现“产销整车65万辆、发动机30万台,全产业链营业收入500亿元”的目标。三是着力发展好直升机产业。把握航空消费需求迅速增长的黄金机遇,充分挖掘民用直升机市场潜力,加快建设景德镇民用直升机生产基地,尽快形成直升机整机研发和制造、通航产业、零部件配套等产业链和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直升机产业集聚区。四是着力发展好旅游产业。把握旅游业新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市场规律,充分依托自己的旅游资源,推进景区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方式,把景德镇城乡打造成游客和市民共享的美丽空间。
在新型业态产业方面。一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网络零售业发展,培育一批网络零售龙头企业,将景德镇瓷器、浮梁茶叶等特色商品通过网络销售。引进知名电子商务集成商。要抓住大型电商在二、三线城市布局和建设专业化、智能化电商与物流集成基地的机遇,引进国内知名电子商务集成商,鼓励他们在景德镇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建设仓储配送中心,打造辐射周边的托管物流仓体系,使景德镇能够成为赣东北区域性电子商务的中心城市。培育一批特色电子商务平台。要注重引导本土企业围绕特色行业,以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专业市场为依托,打造陶瓷、汽车及零配件等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性、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二是发展好养老产业。景德镇山青水绿,是一座非常适合发展养老业的城市。我们要做好养老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和建设城镇养老院;鼓励社区利用公共资源提供养老服务设施;建立和完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选择条件较好的建制村或自然村,建设老年人颐养之家。为此,我们将从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研究制定加快养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慈善捐赠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中国江西网记者:景德镇市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吹响了该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嘹亮号角,刘书记您在会议中指出,要有勇气告别“旧常态”,要有能力坦然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那么请刘书记来介绍一下,景德镇如何来适应新常态,告别“旧常态”?
刘昌林:2015年的工作将在新常态中实施。新常态下我们面临很多挑战,特别是市域内在困难多。一是缺人才。我们不仅缺善谋略、懂经营的企业领军型人才,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特别缺综合能力强的干部。二是缺资金。景德镇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债务负担较重,北汽昌河新基地、城防工程、保障房等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大量投入,社保缺口需要资金弥补,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下,财政增收非常困难。三是缺土地。既有丘陵地形的因素影响,可供开发建设的自然土地较少的因素,也有建设用地指标比较紧张的问题。
但新常态下,我们也面临许多机遇。比如,国家“走出去”战略,在消化过剩产能和分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余地。还有,中央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战略,以及省里实施的赣东北开放合作的区域战略,将会使我们获得更多含金量高的政策支持,也会增加项目落地景德镇的机会。
为此,今年,我们将围绕从严治党、发展经济、依法治市和深化改革等方面,切实抓好工作,做好文章,来适应新常态,告别旧常态。第一,从严治党。主要是针对“浮、弱、浅、松”四种现象,从“严”处发力,在“实、紧、深、重”四个方面下功夫,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作风问题。第二,发展经济。增强加快发展的定力,持续深入实施好“三大战役”质量提升年活动,坚持好为标准、快字当先、量质双升,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加强民生保障,努力实现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第三,依法治市。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具体任务,认真落实好法治景德镇建设的系列具体工作。特别是加快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下大力气解决执法不公、司法不公等突出问题;促进社会诚信,加快建立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制度,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第四,深化改革。以“三单一网”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抓紧出台并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尽快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推行信用承诺、信用报告、信用审查制度,加快信用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特别是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设综合办公平台;整合院所科技资源,加快陶瓷科技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体制,把市级能放的权力尽量放到区一级,实现属地管理;稳步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公交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抓好公务用车改革。
中国江西网记者:景德镇之所以能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印记,归根结底是它的陶瓷文化特色和陶瓷文化成就。近年来,景德镇坚持以“产业、城市、文化”共同发展的战略,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今年,这方面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刘昌林:景德镇的老城区是一笔宝贵的遗产,这里有不可移动文物770处。遍布的老窑址、老厂区、老街区是景德镇的三件宝贝。我们以御窑厂为核心,建设大遗址保护区;以朝阳路至珠山路为轴线打造“一轴四片六厂”陶瓷现代工业遗存保护区,传承好陶瓷的文脉;以北起瓷都大桥、南至昌江大桥的昌江东岸区域,维护好一片具有历史记忆的老街区。
同时,我们提出,要用文化创意来经营城市。因为文化创意是打破传统藩蓠的思考,它能赋予城市新的形实魂。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让创意为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让这座城市的生命变得更加亮丽。去年11月28日,景德镇已经获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荣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今年,我们要用好这一声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是打造创意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明清窑作群、红店街、陶溪川、雕塑陶艺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用创意点燃老产业新生命,保护工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遗址观光、文化体验、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创意餐饮、艺术展览等新型的、强体验的业态;加快名坊园建设,扶持手工制瓷,创造具有唯一性、收藏性的国际奢侈品牌产品和艺术名品,擦亮世界级“名片”;加快老街区改造,御窑周边和沿江东路,特别是中渡口至瓷都大桥段老街区保护利用工程和创意街区建设项目,今年一定要完成任务,开街营业。二是丰富文化创意项目。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库,加强陶瓷文化与茶文化、古戏台文化以及影视、动漫等艺术门类的有机嫁接,形成新的文创项目;着力拾建融创意设计、信息交流、商品交易为一体的平台;充分利用景德镇丰富的人文和生态资源,打造影视制作和文创观光基地。对于“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网上服务中心”的项目,要抓紧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三是完善文创产业支持体系。研究提出和落实好发展文创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推动建立文化产业促进中心、陶瓷艺术品交易中心等社会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
(转载于中国江西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