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创新国企党建大有作为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国企改革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国企党建创新工作,对于推动国企扭亏脱困、改革转型、维护稳定有着十分重要历史意义和深远现实作用。

落实三项制度。一是落实创新学习制度。要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带动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煤炭市场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对企业改革转型、度危求存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形成思路、达成共识,形成了党委有效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创新工作制度。要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要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三是落实创新培训制度。要创新政工干部聘用机制,结合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招聘、竞争上岗机制,让政工干部吐故纳新,形成队伍梯次结构,夯实队伍基础。要把学习培养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每年分单位、分工种选送一批工作成绩突出的党员骨干参加学习进修、业务培训,进行培养深造,提拔任用。

突出三大要素。一是突出以人为本。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关心职工的疾苦,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让每位党员“惑时有人解”、“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望”、“终时有人送”。二是突出以点带面。要围绕企业开展的旨在提升职业技能“星级员工”活动,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基层党建典型,瞄准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目标要求,科学定位、整体推进、效能管理,着力提升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水平。创新要与本单位(部门)的实际相结合。三是突出以“媒”为介。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开辟网上支部、党建论坛、网上党校、网上党课。要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使之成为党建工作的“交流部”、党建工作的“宣传部”、党建工作的“信息部”。

形成三种氛围。一是形成舆论氛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宣传,要通过形式多样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活动,把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讲透,把各级组织的救亡图存的措施讲明,把企业存亡与干部职工的关系讲清,把企业改革转型项目讲细,引导大家转变观念,增强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和利益共同体意识,变压力为动力,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生存发展挑战。二是形成激励氛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激励,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和“两个优化”中,结合企业单一产业结构特性以及管理粗放实际,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个“关键”之关键,凝聚全员创新精神,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搭建平台,激励潜能,激发活力,实现环境激励、报酬激励、精神激励、任职激励、保障激励、考核激励等,用激励助推改革创新,以改革的新成效促进企业扭亏脱困。三是形成发展氛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发展,让党组织的力量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研究和解决阻碍生存发展的问题,用工作成效来摆脱被动、开启新局,满怀信心、走好扭亏脱困之路。

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继承那些在新形势下仍然适用的好方法、好制度、好规定,并持之以恒抓落实。同时还要强化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破除旧束缚,打破老框框,树立敢为人先、敢出经验的率先意识和领先精神。二是处理党务与生产的关系。要树立围绕安全和发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工作新思路,坚持虚功实做、虚实结合,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职责,把握好务虚与务实的平衡,找准“黄金对接点”,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做、责任上同担”。三是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创新国企党建工作,既要有一定的形式,更要有一点的内容,要把促进煤矿企业经济发展和矿区稳定,作为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