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单霁翔:“我是故宫的看门人”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编者按:

日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一行来到御窑厂遗址等地,对我市老窑址、老民居保护规划进行深入调研。小编听说,调研现场有许多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但却未如愿见其本人。故在此收集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位略带京味、轻松幽默、学识渊博的单院长的文字信息,与读者们分享。

《文汇报》有段对单霁翔的描述:他今年61岁,夹杂银丝的头发,洗得泛白的藏青色夹克衫,黑色老北京布鞋。从头到脚,在单霁翔身上找不出时尚元素。提起故宫,他也只说是给故宫“看门”。而这简单的看门里却非常有讲究。他的看门分成三条:一要把门看牢,避免火灾盗窃等闪失;二要把门看好,还故宫以尊严;三要把“主人”伺候妥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谈论故宫时,爱提“尊严”这个词。在他眼里,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只有善意对待故宫,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并让它保有存续的生态方式,故宫才有尊严。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故宫的主人是观众,只有当主人更方便、更畅快地在这片文化领地上享受精神生活时,主人才更有尊严。

他是“潮”大叔

故宫在今年推出《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祥瑞》和《皇帝的一天》3款App之后,顿时火了一把。单霁翔当时一听说故宫要设计一款名叫《皇帝的一天》的App游戏时,单霁翔愣住了:“现在的小孩子很受宠,是家里的‘小皇帝’。我们推这样一款游戏会不会更加纵容他们无法无天啊。”“不会。我们做出来你就知道了。”“行,那你们放手去做吧。”App一出来,单霁翔体验之后感慨道:“皇帝还真是不好当啊。5时就得起床,换装、读书、请安、上早朝、御门听政,然后才是吃早饭。接下来办公,召见大臣,批阅奏章,练武射箭……忙到下午3时30分才能休闲一会儿,吃第二顿饭,一天只吃两顿,还不能吃饱。看样子,这款游戏对小孩子是能起到寓教于乐作用的。”故宫适时推出“《皇帝的一天》亲子体验活动”,参与者踊跃。

虚拟的数字技术让观众探到了脚步或目光不能抵达的故宫深处,而真实的文创产品则让故宫文化从深宫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故宫的设计师团队以故宫藏品的文化信息为元素,迄今已开发6700多种文创产品,比如“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奉旨旅行”行李牌、萌萌哒的格格书签、霸气十足的朝珠耳机、“黄袍加身”T恤衫、“金榜题名”圆珠笔、“御花园彩石甬路”五彩耳钉……“瞧,我的这个手机壳就是在‘故宫商店’买的。”

“我们不但萌萌哒,而且典雅丰富;不但脑洞大开,而且心胸开阔;不但霸气十足,而且接地气。”如今介绍起故宫的文创产品,单霁翔已然是满口网络语言的潮人了。

他不爱“奇、特、怪、洋”

为疏解远超负荷的客流,使180万件藏品得到充分展示,故宫博物院此前已启动位于海淀西玉河的北院区建设项目。经过两个多月的征集,五位国内顶级建筑设计大师的设计方案入围。昨天,五个设计团队在故宫逐一介绍方案,吴良镛、傅熹年等多位建筑规划和文博界泰斗级专家听取了汇报,并对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目前在建筑领域“时装风”、“克隆风”盛行,不少城市都在“打造”所谓标志性建筑,在建筑形式上盲目追求“奇、特、怪、洋”,当同类的方案在不同的城市建设起来以后,就加剧了“千城一面”的现象。

单霁翔强调,故宫博物院鼓励对“中国现代建筑”开展系统的探索和研究,使智慧的中国建筑师能够设计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博物馆建筑。另外,本次几种方案公布后,在专家评审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

单霁翔透露,观众如果来故宫参观,可以在熙和门展厅对这五个方案进行投票,也可以通过媒体多种方式反馈信息。故宫的员工也将获得投票的权利。最终方案确定后,力争在2015年年内落地开工。

公众才是故宫的主人

自称“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三句话不离故宫。他介绍,近年来,故宫始终致力于“收复失地”:端门回归故宫,过去的小商小贩和举办的低俗展览均已全部清空;30间朝房未来将全部开放为售票窗口,保证观众一刻钟能买上票;端门地区还将成为提供故宫参观资料和免费水,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轮椅的服务场所。今年“五一”开放的皇极殿铺上了厚厚的红地毯,游客可以进到室内观赏;乾元阁回归故宫,即刻向社会开放;午门及两侧雁翅楼上一个大规模的现代化展厅将在几年后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的特展。作为故宫内最后一处“脏乱差”区域的内务府,将复建还原。故宫花房和堆放的木料、砖瓦将迁出故宫,挪至郊区基地。而最近,故宫还和首都机场合作打造“故宫印象”文化国门,候机厅内正在组装能容纳40人左右的厅堂,使旅客能够近距离观赏故宫的文物藏品和景观。

单霁翔还描述了故宫的一个近期理想:2016年左右,故宫将在红墙之外恢复一组约1.3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使红墙内的机构能够全部搬出;红墙以内加上故宫三大殿,占故宫2/3面积的区域将向公众开放。

“目前故宫有藏品1807558件(套),全国博物馆中传世的珍贵文物有60%在故宫。故宫的藏品不应都锁在库房里,而应创造条件进行更多的展示。故宫正在编撰故宫藏品大系,把藏品告诉公众,体现公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我是故宫的看门人,我的职责是看好故宫。博物馆把每一位观众称作尊贵的客人,但对于故宫来说,公众是主人。”

(本报记者

周筠

整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