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困难群众民生底线兜牢兜实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邱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这是对江西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与关爱。在会上,我专门汇报了江西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听得十分认真,对困难群众特别关注,格外关爱。”说起3月6日上午的情景,全国人大代表、省民政厅厅长徐毅感触很深。
徐毅提到,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高度重视,强调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那么就得怀着“菩萨之心”,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这是对民政工作更高的要求、更新的定位,也是对困难群众的一种厚爱。他向总书记汇报了近年来中央对江西民生保障给予了很大倾斜,江西省也出台了一系列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政策措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取得了新的成效。
“民政工作很重要。”徐毅告诉记者,这是总书记跟他握手后说的一句话,总书记还专门询问了无生活来源的孤残群体的保障情况,话语中充满了对老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格外关心,也让他再一次感受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总书记还提到要将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与扶贫攻坚更好地结合起来,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也是今后做好困难群众民生保障工作的努力方向。”徐毅说。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于地。让困难群众一个都不落、一个都不少地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还面临繁重的任务,服务困难群众我们要有更深的情怀。”徐毅表示,今后将和全省民政系统的干部职工一道,贯彻好总书记的要求,编密织牢覆盖城乡、救急解难、托底有力、持续发展的基本民生安全网,以大爱之心去体会老百姓的困难,以情同手足之亲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以刻不容缓之急去为老百姓分忧解愁,将解真困、救急难真正落到实处,把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兜牢兜实。
李利代表:
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邱玥
“我是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第八次参加全国人代会,但这是第一次面对面、近距离向总书记汇报工作,聆听总书记讲话。我不仅领略到了总书记的亲切风采,也感受到了总书记挚诚的为民情怀。”全国人大代表、省卫计委主任李利如是说。
李利告诉记者,当他汇报到我省创新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对全省尿毒症血透、重性精神病等大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时,总书记插话询问江西血吸虫病疫情防控情况,让他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血吸虫病人的深切关怀。
“在我回答‘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总书记欣慰点头;当我汇报今年我省将对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免费救治时,总书记仔细倾听,点头赞许;在我建议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时,我注意到总书记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李利说,这些细节都让他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群众健康的高度重视,作为来自卫生计生工作系统的代表,他深受感动和鼓舞。
“回去以后,我将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传达到全省卫生计生系统,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进一步抓好深化医改等各项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谈及打算,李利感到责任重大。“具体来说,主要有四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确保2015年全省所有疫情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努力改善疫区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二是健全大病免费救治长效机制,做好我省已经开展的8种大病免费救治工作,确保新发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同时做好新增的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的免费救治,以降低艾滋病的死亡率,并减少疫情传播。三是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提高新农合医疗保障水平,并全面推开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四是在全省所有县(市)推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
殷美根代表:
与总书记交流江西文化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张武明
作为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代表在3月6日上午的发言中,始终围绕昌九一体化和九江融入长江经济带展开。“总书记很关心九江的发展,我发言时,他一边仔细听一边认真记。握手告别时,他对我说,九江是个多元化的地方。我说,九江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在短暂的告别时间里,总书记兴致很高,谈起了江西文化:“景德镇、上饶一带有徽派文化,吉安有庐陵文化。”“我们九江有浔阳文化。”殷美根顺着这个话题说道。
殷美根说,在听取代表发言时,总书记神情专注,不时插话和询问,每个问题都很具体。他清晰地记得,在他不到十分钟的发言时间里,总书记插话问了两个问题,一个与九江市具体工业项目有关,另一个是涉及长江防洪的问题。殷美根说,从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他能够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江西、对九江发展的关心和对人民群众的牵挂。
“交谈中,总书记对我说,他还没有去过九江。我说,欢迎总书记到九江视察工作。”殷美根说,在发言的最后,他还就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将沿江开放开发、昌九一体发展、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共青先导区建设整合起来,打造改革发展先行先试区,将有利于整个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有利于赣鄂湘皖沿江经济协同发展。
龙波舟代表:
总书记时刻将老区人民冷暖放心头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齐美煜
“面对面与习总书记交流,我内心十分激动。”全国人大代表、吉安市委常委、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龙波舟说道。作为革命老区井冈山的代表,龙波舟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扶贫开发的进展情况。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习总书记言语间透出的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龙波舟说,习总书记时时刻刻把革命老区发展、群众安危冷暖放心头,这也让他更加感受到自己肩上担负责任的重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龙波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落实习总书记“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的指示精神,把摆脱贫困作为一份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的重要政治责任。在他看来,井冈山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最艰巨、最核心的任务是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谈及扶贫攻坚,龙波舟说:“就目前来说,井冈山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扶贫攻坚是场持久战,不仅要有对策,还要有耐心,才能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明经华代表:
总书记亲手推动了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宋茜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赣县五云镇镇长明经华有个特殊的任务——给习总书记带封老红军的信。
来北京开会前,明经华到部分群众家里走访调研,专门拜访了老红军王承登。王老再三叮嘱明经华,一定要代表他、代表苏区老红军、代表赣南的群众,向习总书记带上几句话,捎上一份心意,转达一个心愿。
王老的信在审议开始时,就摆上了习总书记的案头。看完以后,习近平把信中的几段话念给大家听,并问这封信是谁送来的。“当时我就起了一下身。告诉总书记,是去走访慰问老红军时收到的。总书记当即叫我转达他对王老的问候,说非常感动。”
“其实,我当时也很感动,心里默默向着远方:王老,您的心意我带到了。”
明经华是第七个发言。她以王老的心意为主线,用一组组傲人的数据向总书记报告了老区的喜人变化。“我们每一个赣南人都知道,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在习总书记的亲自关怀和推动下出台的。可以说,他亲手推动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
短短两个多小时,与总书记对话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印在明经华脑海中,“总书记很平和,令人如沐春风,但也很有力,让人备感信心。作为工作在苏区振兴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回去后要传达好总书记讲话精神,抓好振兴发展的有关工作,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兰念瑛代表:
基层支部书记与总书记面对面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宋茜
“总书记的座位在我正对面,中间不超过3米。”回忆起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全国人大代表、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党支部书记兰念瑛感觉特别幸福,不断选择参照物,向记者比划着。
“我当时就一种感觉:这可是总书记和我这个最基层的书记面对面、零距离呀。”兰念瑛说。
更让兰念瑛感到意外的,是落座后总书记对穿着民族服装的她说:“你是畲族。”这一小插曲,让兰念瑛难掩激动:“真的很高兴总书记一眼就认出我是畲族,还告诉大家畲族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都有分布。这说明他对我国少数民族了如指掌。”
资溪县地处江西和福建交界处的武夷山脉,自然生态好,森林资源丰富。兰念瑛的发言,自然离不开生态及旅游。“我发言时,总书记多次插话,关切地问农家乐办起来了吗,高速公路是否开通。看得出他非常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兰念瑛借此机会,赠送家乡的旅游产品——一条绣着凤凰的围巾给总书记。“总书记没有收,却鼓励我们把生态旅游发展好。”
整个面对面的过程,成为兰念瑛心中久久难忘的记忆。“回去后,一定要尽早把习总书记的讲话和精神传达出去,让大家分享这份喜悦,好好贯彻落实,把生态旅游发展得更好。这可是总书记对我们基层干部饱含期望的殷殷嘱托啊。”
何建洋代表:
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齐美煜
“上午习总书记在代表团所作的重要讲话,说明了他对我们江西人民的关心与爱护。在场的代表,包括我自己,内心充满温暖。”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监察厅副厅长兼省预防腐败局副局长、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何建洋向记者介绍,习总书记表示很高兴与我们见面,“老表”一词让在场的代表们备感亲切。
何建洋逐字逐句地指着记满要点的笔记本,“你看,习总书记的讲话很有指导性,紧密地结合了我们江西的实际情况。”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让他颇有感触,何建洋用“APEC蓝”来做例子。“由‘APEC蓝’让我想起了近年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项工作追求的也是健康蓝,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而这关键则是要‘治’。”
何建洋表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继续保持正风肃纪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制度建设力度,推进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德在重构政治生态中的教化引领作用。对于未来,何建洋充满希望,“我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党全社会的齐心协力,有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我们必将实现各项目标。”
陈志胜代表:
总书记的话紧贴民心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张武明
身为从浙江来到江西的“进口老表”,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浙江总商会会长陈志胜说,他对习近平总书记有一种特别的情愫。这种情愫,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与浙商之间频繁的互动。
陈志胜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非常关心在省内外创业的浙商,经常通过看望慰问、实地调研和参加浙商论坛等方式,及时了解浙商的创业动态。浙商们都说,总书记既大气、又亲民。他在浙江工作期间,有力促进了浙江发展,是浙江人的福气。
3月6日上午,再次见到总书记,陈志胜说自己相当激动。他眼中的总书记精神饱满,讲话娓娓道来、思路清晰、贴近民心、切合实际。“看得出,他对江西革命老区,对中央苏区,对革命前辈,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陈志胜认为,总书记对扶贫攻坚、环境保护和干部作风等问题的论述,接地气,很生动,很有教育意义。
对总书记关心江西的生态环境,陈志胜深有感触,他认为,从保护江西绿水青山的角度来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个产业不仅可以让老百姓得实惠,而且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少。“需要防范的是,有些人打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幌子搞房地产,这个还要靠政府部门擦亮眼睛把好关。”
龙红代表:
不做市场奴隶踏踏实实做作品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邱玥
“3月6日上午,习总书记来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当全国人大代表八年了,与总书记面对面,还是第一次。”全国人大代表、省文联副主席龙红兴奋地告诉记者。
“习总书记给我们的感觉是特别亲和,他对祖国的爱、对党的爱、对人民的爱都浸透在他的话语间,听他讲话,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龙红告诉记者,习总书记把国家的山河都装在他的心里面,说到南丰蜜橘、赣州脐橙、鄱阳湖等等,他都很熟悉。习总书记还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当大家很紧张的时候,他常常一句话就让整个会场的气氛轻松起来。
龙红说,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习总书记讲到作风问题无小事时,把干部比作被围猎的猎物,稍不注意,一失足成千古恨。“其实,不管是哪个行业,都要坚持原则,只要我们用心、用情去做工作,对人民群众怀着真情实意,任何工作就都能做好。文艺也是这样,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要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坚持艺术理想,不做市场的奴隶,踏踏实实做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而不是只有铜臭气,文艺工作不仅需要顶层的战略设计,也需要理想坚守。”
周俊军代表:
总书记为我点了赞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宋茜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将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代表、瑞昌市公安局肇陈派出所教导员周俊军心中很忐忑:该不该挂着奖章去见总书记?是不是有机会与总书记握手?如果总书记问话,该怎么回答……
忐忑归忐忑,当总书记握住他的手之后,他感觉这一切紧张都随着总书记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一扫而光。
“我向总书记敬了个礼,向他报告我是来自九江一个基层派出所的民警。总书记说:‘这么多奖章,不错’。这让我更加兴奋。”
周俊军注意到,习总书记来江西代表团,座位在安排上注重贴近基层代表。“我与总书记坐一排呢,在他的右侧,中间就隔了两个人,一位是鹿省长,另一位也是基层代表。”
“就像在拉家常。一种亲人般的感觉。”周俊军认为,这一安排,反映出习总书记对民生、对基层的重视,“这是老百姓的福音”。
审议结束时,习总书记再次握住了周俊军的手,指着他胸前的奖章说“很厉害”,并亲切地嘱咐他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周俊军感动地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对基层民警来说,虽然有一种压力,但更是鼓舞。我们愿意这样付出,因为总书记的话很温暖,倾注了他对基层、对民生的无限关注,我们要铆足劲把工作做得更好。”
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快看到我的信
谢若闲
江西日报记者
朱雪军
杨静
“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快就看到了我写给他的信,还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说起这封信。”3月6日,我省百岁老红军王承登收获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审议。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拿出王承登的来信,与代表们共话老区发展。
王承登在信中说:“在您的关怀下,中央出台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了我们好政策,老百姓得到了很多实惠。如今,乡亲们住进了新砖房,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上了稳定电,走上了水泥路,家家户户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电脑,过上了好日子。想当年,我们跟着党闹革命,为的就是让子子孙孙过上好日子。看到赣州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心满意足了。是您帮我们圆了梦!”
3月6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王承登老人及其家人。虽已百岁高龄,但王承登思路清晰。
“我把习总书记收到信的好消息告诉父亲时,他高兴得不得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王承登的小儿子王建国告诉记者。
信由王承登口述、王建国执笔。为什么会想起写这样一封信?王承登说:“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快三周年了,赣南老区的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从中得了实惠,共产党从中得了民心。我想让总书记知道,我们赣南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正在努力实现振兴梦。同时,我还想向总书记表达两个心愿,一是希望国家加大对赣南茶油等扶贫产业支持,二是当年参加长征、现在仍留在赣南的老红军还有3位,都100多岁了,希望有生之年能请总书记到赣南走一走、看一看。”
王承登说:“3月2日写好信,托人带给习总书记,没想到3月6日习总书记就在全国两会江西代表团说起我的信,这才几天呀!感谢习总书记,感谢党中央!这么关心我们老红军,关心我们赣南老区人民。”
为什么单单提到油茶产业?王建国告诉记者,王承登的祖籍兴国县是赣南茶油主产区,王承登16岁加入红军之前,在农村生活,对油茶情有独钟。他知道茶油是个“宝”,既可以食用,又有药用价值,扭了脚,蚊虫叮咬了,甚至被弹片擦伤了,抹点茶油,就能消肿解毒。当年,赣南老区群众就是用茶油、樟脑、钨砂,从白区换回食盐、药品、武器等物资,支援红军,支持革命。现在,种油茶成了赣南老区人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习总书记的关怀下,中央出台了支持赣南振兴发展的政策,油茶产业发展很快。现在赣州有油茶林230万亩,年产值近10亿元,有8万多困难群众通过种油茶脱了贫。
王承登高兴地说:“总书记在会场上说了会派调研组来,帮助赣南油茶产业发展。在我的老家兴国种植的大部分都是低产油茶,希望中央加大力度,支持我们改造低产油茶,建设新的油茶林,把它打造成老区人民致富的绿色产业。”
背景资料:王承登,1915年7月出生,祖籍兴国县城岗乡大获村,1930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36年,在瓦窑堡战役中,子弹从他左眼射进、右耳射出,差点牺牲。大难不死的王承登休养了半年,回到部队之后一直在鲁西南地区坚持抗战。解放战争时,他跟随刘邓大军转战西南,并在贵州转业到了地方工作。离休后,王承登回到赣州生活至今。
喻春梅代表:
从点滴细节考虑老百姓的需求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齐美煜
“平易近人”“富有亲和力”——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公交总公司一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喻春梅想也没想就说出这两个词语。“习总书记对我们老区很关心,对我们少数民族的情况都是娓娓道来,很熟悉。觉得总书记特别关心我们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很接地气。当听到总书记说起九江1998年发特大洪水,问及九江抗洪以后的水患问题,我非常感动。有着17年跨度的事情,总书记居然还记挂在心。”
喻春梅说:“总书记很风趣,现场气氛很活跃,大家并不拘束,畅所欲言。”当习总书记问及南昌市有没有新能源公交车时,喻春梅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南昌市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了新能源电池技术研发能力还有待提升。习总书记的务实精神和为民情怀让喻春梅印象深刻。服务于公交一线30年的喻春梅,去年退休,现今返聘。她说:“在岗位的一天,就要立足自身,把事情做实做稳,要像总书记一样,从点滴细节考虑老百姓的需求。”
侯玉雯代表:
总书记对百姓的爱,我们收到了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宋茜
3月6日这一天,对于全国人大代表、萍乡市金海岸实业有限公司鑫海岸商务酒店总经理侯玉雯来说,可谓终身难忘。“总书记的话我会永远记在心里,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带领、帮助更多的百姓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侯玉雯坚定地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侯玉雯三次与习总书记握手。“第一次是3月4日在预备会议时,不过握得很匆忙。第二、第三次都是在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当总书记温暖而有力的手握着我的手时,我激动得没说出话来。”侯玉雯的激动和喜悦,从她止不住的笑容中流露出来。
“与每一位代表握手时,总书记总是微笑着凝视、认真地倾听。我们很多都是来自基层,有时激动起来,说话可能很不连贯,但是总书记一次都没有打断,对每一位的话都是从头到尾认真听完。他对百姓的那份爱,我们真的收到了。”
侯玉雯说,习总书记在审议中讲了很多,谈民生、谈改革、谈反腐、谈敬畏之心,归根到底表达了“共产党人要做的,就是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这些话,都讲到了我们的心坎里。”
“回去后,我要尽快将会议精神传达给身边的兄弟姐妹,多为我的员工和客户干实事,为将来大家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添一份力。”侯玉雯说。
余梅代表:
架好传递百姓心声的连心桥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齐美煜
“您能说一下上午听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时的感受吗?”当记者问及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市珠山区新村街道梨树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余梅时,她好一会儿才回应:“不是你这个话题让我为难,而是因为我现在还在回味上午那份幸福的感觉。作为女性代表,可能感性的东西会比较多。”当得知习总书记会来江西代表团的消息,余梅有说不出的激动。“习总书记不管是对我们省的民生、经济发展还是城市规划,都了然于心,对咱们江西特别地关注、关心。”余梅向记者细数着习总书记在会上说的几个话题。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余梅说起聆听了习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后的感受:“总书记这番话语重心长,我听了非常感动,同时也很激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基层工作者一定要领会好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方向,把国家的政策带给老百姓,同时也把老百姓的呼声反映给党和政府,架好传递百姓心声的连心桥。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同时也为党和政府提供一份有效的‘晴雨表’。”
刘捷代表:
把总书记的教导和嘱托落实到位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张武明
3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全国人大代表、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几乎是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从总书记的讲话中,看得出他对江西各项工作和江西制定的发展战略是肯定的。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总书记的教导和嘱托落实到位。”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捷翻开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朗读起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时的部分精彩讲话,如讲扶贫工作要求“扶真贫、真扶贫”;提环境保护工作时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刘捷说,总书记的讲话定位很高,看得很准,语言亲切,内容丰富,让人听后记忆深刻。更重要的,讲的都是大实话、大白话,便于我们学习领会和实际操作。
刘捷说,总书记的讲话没有过多地涉及经济发展,而是更多地落脚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为江西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各级、各部门做好工作是一个具有统领性的讲话。这些讲话,必将激励江西广大干部增强为民情怀,为江西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总书记到江西代表团来,既是检查江西的工作,更是对江西广大干部群众的鼓励。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建设更加美好的江西,建设更加美好的新余。”刘捷说。
雷元江委员:
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张玉珍
“从媒体上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心情非常振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江西人民的关心关怀,对省委、省政府工作的肯定,寄予着对江西改革发展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3月6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我省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主席雷元江激动地对记者说。
雷元江告诉记者,3月6日,他与往常一样上网浏览新闻,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的新闻时,非常兴奋。当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总书记关切地询问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并嘱咐江西各级干部一定要把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放在心上时,他深深地被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心系苏区、心系老区的情怀所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雷元江说,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要带头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化作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