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助力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露迪轩

100年前,景德镇陶瓷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崭露头角。

100年后,绿地集团为媒牵线2015年米兰世博会,让千年瓷都景德镇再续百年世博情缘。

据悉,由江西商务厅、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主办,绿地控股集团景德镇文旅置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5年绿地(米兰)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周”于7月18日至23日亮相米兰世博会。景德镇陶瓷文化全球推广计划也将同步米兰亮相发布,此举不仅标志着绿地全球文化交流之旅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景德镇陶瓷文化全球之旅的开启!

国际化战略探路者精神:中国符号再次登上全球舞台

2015年时值中意建交45周年之际,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新语境下,两国政府对中国参加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非常重视。据了解,7月18日亮相米兰世博的“2015年绿地(米兰)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周”,将展出来自中国瓷都景德镇百余件精雕细琢的陶瓷作品。

众所周知,中国英名名称“CHINA”来源于昌南镇,昌南镇是景德镇曾用名。当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就曾言:“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可见一直以来,景德镇都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第一扇窗口。而景德镇陶瓷毫无疑问便是中国形象里最具代表性符号之一!本届世博会实现了如此大规模地向世界全面地、系统地展示中国陶瓷文化。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景德镇陶瓷将代表中国灿烂文化在2015世博舞台上和绿地集团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道路上,接受世界人民的瞩目!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借历史符号构筑全球发展新秩序

早在2000多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先贤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

在新的历史大环境下,中国深刻把握国际秩序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对于世界最大的魅力,将不仅仅在于有多少投资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世界带来一股新的潮流,让平等合作、文化交流、经济繁荣,而非军事霸权,成为未来世界秩序的另一条主轴。此举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打通中国与欧亚大陆经济文化新长廊!

而此次“中国陶瓷文化周”的亮相旨在通过米兰世博这一联通世界之门,有助于进一步加速推进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全球化实施进程。

两个“符号”将“丝路精神”美好愿望传递世界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商品输出地,自隋唐以来,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便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大宗的商品,景德镇与“古丝绸之路”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绿地控股集团景德镇文旅置业有限公司驻米兰办事处负责人透露,此次米兰世博会“2015年绿地(米兰)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周”系政企协力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跨时代之作,双方旨在通过景德镇陶瓷这一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和代表中国全球发展战略的古代“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将景德镇这座千年名城、

“友好合作、共促发展、共同交流”

的“丝路精神”及美好愿望,借助米兰世博这一开放包容性的国际平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打造丝路文化基地

弘扬丝路文化精神

“米兰世博会只是开始。”绿地方负责人还透露,“在米兰世博会举办‘2015年绿地(米兰)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周’只是第一步,2015年世博会结束后,绿地集团将整合自身全球化资源平台,利用在世博会上打开的窗口和通道,继续与世界进行陶瓷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搭建起景德镇乃至中国与外界文化交流的永久桥梁和平台。”

据了解,由江西商务厅、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与绿地集团共同筹建的首个“丝路文化基地”——绿地国际陶瓷文化旅游城项目目前已正式开工,项目选址“古丝绸之路”重要商品输出地景德镇,将规划建成包括“中意文化交流园区”、“一带一路文化展示长廊”等多个国际性文化艺术交流展示平台,此举将对传承和弘扬“丝路文化精神”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绿地集团的每一步国际化战略推进,都承载着东方文明迈向世界的中国梦,不仅体现出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视野和远见,更代表着一个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2015年,作为连接景德镇和米兰世博会的企业,绿地集团必将一步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