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和
商业地产是城市的名片,代表了城市的灵魂,彰显出城市的活力。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与名片,景德镇,毫无疑问,陶瓷文化是这座古镇的灵魂,陶瓷地产则是城市的名片。
漫步在陶瓷街头,琳琅满目的瓷器,熙来攘往的人流,各具特色的陶瓷店铺,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韵。但令人略感失望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可以与这座城市底蕴相匹配的陶瓷地产项目,一个可以让人流连忘返的陶瓷专业市场。
有心栽花花不开
陶瓷,是景德镇的立身之本,是这座城市赖以为生的经济源头。在景德镇从事地产开发,自然绕不过陶瓷市场。尤其是近年来陶瓷艺术市场的火爆,让许多原来定位为其他市场的商铺也改弦更张,纷纷加入陶瓷地产的行列。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大师汇以及至今转身尚未成功的景德商城。
但细心的人士发现其中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打着专业陶瓷市场旗号的项目反而折戟,甚至引来业主的纠纷;那些从未定位为陶瓷市场的项目最终却自发地形成了陶瓷专业市场。比如位于曙光路的陶瓷古玩市场,最初是一处农贸市场;长虹金域中央的商业定位是时尚街区,结果却成了极具文艺范的陶瓷市场。
刻意要打造成陶瓷市场的如金岸名都、方兴大厦最终则以失败收场。即使销售火爆的群英街二期商铺,最初的定位也是陶瓷市场,但事实是这个地方已逐渐变成一个以餐饮、服务等为主的生活消费区域。
针对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那些自发形成的陶瓷市场大多是因为其特殊的周边环境造成的。成败项目凸显的是项目定位盲目与开发商只管赚钱不问经营的责任缺失。
因此有人尖锐地指出景德镇所谓的陶瓷地产,大多是开发商圈钱的利器,加上不懂市场运营、舍不得投入资金才造成一些陶瓷市场名存实亡的现象。
人才的匮乏与开发商的短视
商业地产离不开运营,尤其是专业的陶瓷市场。纵观景德镇的商业地产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物业服务阶段。锦龙集团营销总监曹建安说:“物业是基础,运营是灵魂。景德镇商业地产发展至今急需运营人才。但是人才荒困扰了景德镇的商业地产开发,也是造成商业地产失败的原因。”
奥格蓝域的总经理龙义平则认为,造成景德镇陶瓷地产经营失败的关键原因与开发商的短视有关。许多项目在立项与定位之间没有做细致深入的市场考察,没有关注时下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陶瓷市场应以陶瓷文化为魂、旅游为底、体验式消费为表。
开发商在项目立项之初的短视在后期的运营上暴露无遗。试看景德镇的几大陶瓷市场,虽然他们已开始紧密联系旅行社,想通过旅行社带来游客观光购物,但因为项目当初设计的欠缺,不能给游客一个坐下来细品的空间、一个让游客惊叹的陶瓷文化氛围、一个让消费者参与其中的体验式购物环境,最终市场交易依然不甚理想。
谁来扛起地标大旗?
有人问:难道千年瓷都景德镇就没有一张可以骄傲的城市名片?当然会有。但要假以时日。那些能代表景德镇市名片的陶瓷地产项目会是谁呢?绿地?陶溪川?地王大厦?金和汇景?
世界500强的绿地雄心勃勃地欲在景德镇再造一座城,现阶段陶瓷文化地产元素尚未成为其核心诉求点,他们矢志缔造陶瓷文化旅游商圈的决心与能力有目共睹。陶溪川,一个充满后现代工业气息与浓郁的陶瓷文化元素的陶瓷市场,吸引了众多艺术家与陶瓷企业的驻足。
金和汇景的陶瓷元素遍布项目的每一个楼层。作为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地王大厦以时尚现代的建筑观赚足了眼球。无可比拟的地段价值成为众多陶瓷企业与商户心中的商业宝地。而其率先引入的陶瓷夜市,亦将给现有的陶瓷市场带来全新的经营。
“地王大厦是景德镇的标志建筑,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将它运营成为地王一样知名的市场。当然这需要我们的加倍努力与业主们的信心!在项目规划上,我们首先解决了其他陶瓷市场的停车难问题,四楼与五楼的隔空层也用来停车,再加上地面的停车位,共有400多个停车位。同时拿出四楼来做商业配套,在四楼会有咖啡层、酒店等适宜商业洽谈的区域。两栋SOHO公寓与LOFO写字楼也是为商场做配套服务的。”地王大厦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地王大厦最大的亮点是陶瓷夜市!我们通过市场分析与考察,发现很多来景德镇的游客是白天逛景点晚上购物。但景德镇的陶瓷市场大半到下午五点就关门,很多游客想买陶瓷却找不到地方。开放夜市帮助游客购物,同时也方便市民晚上到此淘宝。”
景德镇的陶瓷地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开始渐渐走出有开发无运营的模式。尤其是随着外地专业运营团队的进入,我们看到了陶瓷文化地产的春天!未来,无论是谁,只要他们能改变景德镇现有的商业格局、给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地产带来新的开发模式、新的建筑形态与先进的经营理念,他们就能成为城市的名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