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明代御窑瓷器对比展上的致辞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

尊敬的朱虹副省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

这个展览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文化遗产普及价值都很高。故宫是世界收藏瓷器藏品最多的国家博物馆,收藏瓷器367000件,其中有大量的明代御窑精品瓷器。景德镇是当年专门为皇宫生产御用瓷器的生产地,故宫又是法定的专门使用地,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血脉相联。所以一座博物馆和一座城市,就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但是,当博物馆藏品和御窑瓷器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事情就大了。大到什么程度呢?现在展出的只是洪武、永乐、宣德一个时期的瓷器,下一步还要举办成化、正德、嘉靖、万历时期的御窑瓷器对比展,这样的一个系列就呈现出明代御窑瓷器的完整长篇画卷。

过去御窑厂瓷器专门为皇宫制造,它深藏宫殿,普通群众看不到,而那些稍有瑕疵就被打碎深埋的那些御窑瓷器,人们也看不到。在漫长的岁月中,看不到的东西今天都在博物馆中同时呈现了出来,应该说是一个五百年来的聚会,非常难得。

有幸的是一个多月以前,耿宝昌先生拄着拐棍到我办公室说:咱们得去景德镇一趟,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就陪同去了,真是受益匪浅。

在江西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景德镇一代一代党委、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保护下,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行发掘保护展示,还要专门建立御窑遗址博物馆,看到那些遗址的保护状况和出土的文物,当年制作的工艺历历在目。

耿宝昌先生93岁高龄,兴致勃勃,走了很长的路。结果我们走到御窑遗址发掘的工地,耿先生拿出一件出土的东西,他说“没有”,他又拿出一件,又说“没有”。什么叫没有啊?耿先生说:“故宫没有。”有相当一部分的整器,一些器形和信息现在紫禁城里都没有,所以今天能在这里展出就更显得珍贵。要珍惜这次机会,

我们要做好这次展览工作,使得我们五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部分能大放异彩!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耿宝昌

诸位来宾、观众和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是个好日子,故宫博物院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文物与故宫博物院藏皇家传世品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时的瓷器对比展览在这里开幕。第一场在斋宫,第二场在延禧宫,这是有明以来首次在故宫呈现当年御器厂制作的供御瓷器与皇家链接关系的真实情况。

总的说来是朱明王朝建立早期,以皇家指令烧造的御用瓷器,当时烧造的品类很多,皇室自用亦作赏赐与礼品,其既有传承也有多种创新;既有传统文化也有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带来外域因素,其陶艺表现多彩纷呈,品类繁多,造型新颖,形成了明代早期鼎盛时代的独特风格,三朝并举有三百件之多,琳琅满目,每每都为人民所喜爱。这次展出的展品确实多为日常所不见的稀珍,它是学者与广大观众研究明代瓷器的宝贵资料,今后还会延续。

衷心地感谢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的合作!谢谢大家!

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

刘昌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来宾: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之际,《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在这里举行,这是陶瓷文化和考古学界的一件盛事。在此,我代表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景德镇发展、关心和支持陶瓷文化传承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景德镇是中国古代,特别是宋元以来,瓷器最重要的生产地区。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王朝在景德镇建立御窑厂。此后600多年,景德镇御窑厂成为明、清两代御用瓷器的专门制造场所,成为紫禁城红墙外的造办处。皇家情趣和审美与景德镇制造工艺的交织互动,造就了无数令世人惊叹的瓷器珍品,也造就了景德镇与故宫血脉相连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共同肩负的历史责任,带着文化使命,2014年3月13日,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故宫博物院和景德镇的合作之“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这次《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展出了故宫明初官窑瓷器藏品,同时也展出了御窑厂出土的修复器。这些瓷器相映成趣,珠联璧合,相互映证。我们认为,这次展览,不仅是一次研究和传承传统制瓷技艺的交流互动,不仅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而且有助于增强人们传承陶瓷文明、弘扬东方文化的自信和自觉;不仅能够解答人们心中的许多谜团,而且还会增强人们研究历史、研究陶瓷文化的渴求;不仅为研究明代的历史提供了丰富而有力的佐证,而且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素材。因此,可以大胆地说,这次展览,无论展览形式还是展览内容,无论是学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是一般展览无法比拟的!

今天的展览,是景德镇与故宫博物院合作迈出的一小步。它预示着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的深度合作将会在不远的将来,迈出一大步!我们将共同携手,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探索出一条新路,为传承陶瓷文明和弘扬陶瓷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展览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