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行走在瓷都大地,到处都是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笔直延伸……
2014年,项目“引擎”的轰鸣声奏响了瓷都发展最美妙的乐章:2014年我市共安排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05项,计划总投资497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149亿元。2014年,我市105项重点工程有86项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5.28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63.95%。基础设施项目今年累计完成投资35.93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117.10%。
2014年,我市重点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为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展现城市新貌的完美蜕变,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个大项目,筑实了发展的基础。全年我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总额已经超出了年计划投资,比例达到117.10%,其中:九景衢铁路(景德镇段)项目3标、4标、5标全面开工,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工作得到全市各级部门的全力支持,工作进展顺利;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大坝进入浇筑阶段,并于2014年8月16日成功实现大江截流,移民新房目前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
一个个大项目,擂响了“催征的战鼓”。重大产业项目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总投资140亿元的昌汽洪源总部基地项目2014年7月14日奠基并于9月实现开工;赣东北物流园在领导的高位推动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远超出本年计划投资;汉光陶瓷一期工程完工并于2014年10月19日正式投产;名坊园主干道、施工便道以及污水、路面排水道管网完工,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试产。
一个个大项目,放飞着瓷都的希望。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绿地集团落户中心城昌南拓展区,并于2014年5月正式启动景德镇·绿地国际陶瓷文化旅游城项目;御窑遗址保护与研究及周边改造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拆迁工作有序开展;集现代商业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的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项目于近期也进入了园区招商阶段。
一批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地生根、工业项目的上马开工、惠农项目的全面实施,为全市储备了强大的潜能,集聚了后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奏响了全市“加速度”发展的强音。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随着“三大战役”更加深入的实施,随着新的重点项目的落地投产,随着项目投资效益的日益显现,瓷都正在绘就跨越发展的新蓝图,正在放飞转型发展的新希望,正朝着“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建设生态之城”的宏伟目标飞奔前行。
昌河嬗变记
高路
本报记者
程万海
【核心提示】
2014年,战略重组后的昌河汽车逆市飘红,产销同创历史新高,累计生产整车14.5万辆,同比增长36.9%;实现整车销售14.1万辆,同比增长32%,取得了销量“十连阳”的骄人业绩。
2015年,昌河汽车喜迎开门红,合资经典轿车“北斗星”、A0级家庭轿车“利亚纳”持续走俏市场,福瑞达M50商务车开始在MPV市场发力。截至2月13日,国内整车终端销售24458辆,同比增长93.4%。浴火重生的昌河汽车,大有王者归来之势。
昌河汽车党委书记程冬久欣喜地告诉记者,北汽集团重组昌河汽车,是北汽集团全力推动双品牌战略的新举措,致力于打造昌河汽车成为北汽集团第二个乘用车自主品牌,将昌河汽车作为北汽集团集完善整体产业布局的整车与发动机产、供、销、研于一体的南方基地。到2020年,昌河汽车将实现“百万千亿”的发展目标,即产销整车100万辆、实现全产业链营业收入1000亿元。届时,昌河汽车将走出一条从A00级、A0级到A级,从A+级再到SUV、MPV、新能源汽车全系列产品全覆盖的汽车产业发展之路。
“微面之王”
浴火重获新生
1982年,中国第一辆微型车在昌河汽车诞生。
上世纪90年代,昌河汽车连续数年以40%的速度增长,领跑中国小排量车市场,被誉为“微面之王”。昌河汽车代表车型“昌铃王”,一度创造了全国微型车连续六年销量第一的辉煌业绩。昌河汽车发展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跻身国内微型汽车四大骨干厂家和汽车生产企业十强行列。
然而进入新世纪,昌河汽车却渐显颓势,不断在走下坡路。2013年6月,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昌河汽车生存发展面临生死抉择!
千里姻缘一线牵。生死存亡之际,由省政府主导的二次重组在昌河汽车拉开帷幕,北汽集团向曾经的“微面之王”抛出了绣球。
经过数月的深入接洽,北汽集团和昌河汽车终于修成正果,在2013年11月25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掀开了昌河汽车战略发展新的一页。这标志着昌河汽车正式重组进入北汽集团,“微面之王”重获新生。
【镜头回放一】
2013年11月25日,江西省政府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南昌举行。江西省副省长李贻煌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昌河汽车董事长徐和谊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等领导出席签字仪式。
【镜头回放二】
2013年12月2日,市长颜赣辉等领导远赴北京考察北汽集团,商讨北汽重组后新昌河景德镇项目的落地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镜头回放三】
2014年1月15日,昌河汽车召开重组后首次干部大会,北汽集团分别与景德镇市政府和九江市政府正式签订汽车产业落地协议。副省长李贻煌,市委书记刘昌林、市长颜赣辉等领导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昌河汽车董事长徐和谊出席。
【镜头回放四】
2014年4月16日,市长颜赣辉在昌河汽车景德镇新基地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昌河汽车新基地用地、工程进度等问题。
【镜头回放五】
2014年5月16日,市委书记刘昌林等领导深入昌河汽车景德镇新基地调研,视察新产品厂房建设进展情况。
【镜头回放六】
2014年7月14日,省委书记强卫深入昌河汽车景德镇新基地建设现场调研,实地考察昌河汽车“789”项目建设情况,表示省委省政府一定会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昌河汽车的振兴发展,与北汽集团携手努力,实现昌河汽车“百万千亿”发展目标。
【镜头回放七】
2014年7月14日,北汽集团昌河汽车景德镇新基地项目开工奠基。这是北汽集团与昌河汽车重组后第一个落地的省级重大战略项目。
【镜头回放八】
2014年8月25日,省长鹿心社冒着高温酷暑,实地考察昌河汽车景德镇新基地建设情况,表示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北汽集团在赣汽车产业的发展。
【镜头回放九】
2014年11月5日,昌河汽车项目推进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副省长李贻煌参加,研究协调昌河汽车项目有关问题,促进双方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镜头回放十】
2014年11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江西省国企改革发展调研座谈会。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童政荣汇报了昌河汽车重组进入北汽集团一年来的改革发展情况。
……
短短一年时间,从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架构,到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再到研究部署重大改革事项,省市政府和北汽集团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牢牢把握昌河发展的正确方向,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紧紧围绕“百万千亿”的总目标,一步步精心谋篇布局,为昌河汽车实现复兴引领航程。
战略重组
开启复兴征程
随着一个个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改革发展方案相继实施,随着一项项关键性的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昌河汽车复兴总体部署全面展开,势如破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昌河汽车以敏锐的目光,敢于直面困扰其多年发展的产品、营销等难题,全力打好以“789”项目会战、景德镇新基地项目建设、降本攻坚战、营销新突破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拳”。
——2014年9月24日,北汽集团导入的第一款战略车型——昌河福瑞达M50顺利竣工投产;2014年10月28日,昌河汽车福瑞达M50上市发布会在井冈山激情上演。这是昌河汽车战略重组后推出的首款战略MPV车型,填补了昌河在MPV市场的空白,为沉寂多年的昌河汽车注入了全新活力,吹响了王者归来的嘹亮号角,开启了昌河汽车幸福新航线。
改革发展激发活力。在昌河汽车福瑞达M50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生产与建设并行、时间紧有效工时短、任务重协调问题多等诸多问题,昌河汽车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奉献,仅用了短短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拆除原有库房到新建焊装厂房、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再到最终的生产试制和量产下线,顺利完成了“789”会战的各项任务,创造了新时期昌河汽车建设和产品研制的“昌河速度”。伴随着福瑞达M50的成功上市,昌河汽车正加快产品研发步伐,丰富产品谱系,全面提升昌河汽车品牌的竞争力,吹响了昔日“微车之王”复兴的号角,开启了昌河汽车的复兴新征程。
——走进昌河汽车景德镇新基地建设工地现场,只见塔吊林立,车轮滚滚,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各种车辆川流不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据悉,昌河汽车景德镇新基地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陆续开工,4家施工企业近千名工人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不久的将来,一座崭新的汽车工业城将拔地而起,矗立在世人面前。
——降本增效是昌河汽车重组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围绕全年降本目标,昌河汽车制定了系统化的成本控制方案,坚持开源与节流并进,对所有零部件进行了降本目标的分解,并根据前期积累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找准降成本的着力点,在采购、财务、研发、质量、制造等全环节推进成本控制工作,全年累计降低各类成本超过2亿元。
与此同时,昌河汽车积极开展精益生产体系建设,引导干部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和精益改善活动。2014年,昌河汽车全年整改制造现场问题181项,完成“消除浪费、精益改善”项目131项,征集合理化建议8667项,景德镇和九江两地工厂整车线总体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26.54%,发动机线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27.79%,整车劳产率提升21.7%。
只有从职工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推进发展,让职工从改革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职工才能始终保持对改革的坚决支持和积极参与。战略重组后的昌河汽车生产顺畅了,一线工人的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人均月工资增幅达21%,职工满意度也由低谷时期的不足40%跃升到去年年底的69.8%。
——2014年9月23日,昌河汽车组建了独立法人的江西昌河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实施了营销机构调整和全员竞聘,成立了福瑞达事业部等九大职能部门、四大分销中心以及11个销售大区;搭建了厂商沟通会、营销顾问委员会等厂商沟通平台,全年新增一级经销商81家、二级经销商108家;打造了天猫、易车网、国美在线等电商平台,发展电商144家,实现了实体销售店与网络电商平台的线下线上联动,实现网络销售整车20447辆。
市场竞争,关键在于产品。重组后的昌河汽车,通过加大研发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激发研发系统的活力,全面提升昌河汽车研发实力和水平。
2014年,昌河汽车累计生产整车144965辆,同比上升36.9%;生产发动机74188辆,同比增长27.79%;销售整车141068辆,同比上升30.40%;实现工业总产值56.77亿元,同比增长43.35%;实现营业收入48.75亿元,同比增长24.87%……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让省市领导和北汽集团看到了昌河汽车人勇往直前、勇于攻坚的坚定决心,也更加坚定了省市政府和北汽集团支持昌河汽车发展的信心。
凭借全面跃升的企业实力,战略重组后的昌河汽车也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昌河汽车先后荣获2014年度中国汽车安全“星盾·动力奖”、易车网2014中国汽车年度最佳营销案例奖、2014年度搜狐金营销奖最佳整合效果奖等行业大奖。
“自重组昌河汽车以来,北汽集团高度重视昌河汽车的现实发展,举全集团之力支持昌河汽车的改革重组和跨越发展,为昌河汽车注入资金、产品、品牌、渠道等一切有利于昌河汽车发展的各类资源,并将昌河汽车作为北汽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实现昌河汽车的跨越发展、实现北汽集团由大变强、走向世界的‘北汽梦’谱写出璀璨的华章。”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夕勇如是说。
大潮涌动,战鼓催人,一份矢志不渝的追求,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张振奋人心的蓝图,一个共同奋斗的理想,一场深刻变革正在昌河汽车这片红土地上孕育迸发!
期待陶溪川
陶溪川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投资60多亿元,一期工程核心区域为宇宙瓷厂,原建筑面积为56000平方米,内有22栋老厂房,已投资2.2亿元,目前工程完成80%以上,建成后总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11根烟囱投资100万元进行保护;七十二坊投资480万元,建筑面积4140平方米;博物馆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9497平方米;美术馆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10481平方米;开元曼居酒店投资9000万元,建筑面积20553平方米。
陶溪川是景德镇打造的最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将打造成一个国际范、强体验、混合业态、跨界经营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以原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工业遗产众多,历史记忆丰富,按照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四位一体的模式,抢救性保护与修复煤烧隧道窑、圆窑和各个年代的工业厂房等近现代工业设备;建设七十二坊陶冶图全景客厅、陶瓷工业遗产活态博物馆、明清窑作营造长廊、学徒传习所等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过程展示场所,以及精品酒店、红酒窖、雪茄吧、餐馆、咖啡馆等文化旅游业态以及现代服务业配套设施。
在陶溪川,老厂区记录了60年的历史,在老城区,国家御窑遗址公园记录了600年的历史,三闾庙、落马桥、彭家弄、御窑景巷、明清窑作群等等建设项目,沿着千年历史的文脉连线成片,我们正在做一篇名城保护利用的大文章。“保护也是生产力”,这些独特的陶瓷基因、多元文化、混合业态和保护利用模式,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中国文化的新地标。
陶溪川是个复合型项目,当中既有老工厂搬迁,又有棚户区改造,既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又是新型城镇化、打造景漂一族的精神家园。现在陶溪川已经筹集项目资金42亿,可以撬动建设资金150个亿,拉动经济300个亿,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为6500户棚户区居民安置新家,实现陶瓷工人的三代安居梦想。2013年4月份工程开工,目前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必将带动和提升陶溪川的区域价值,构架陶溪川崭新的产业模式。
铁流滚滚马蹄疾
——来自九景衢铁路建设工地的报道
本报记者
程勤
春节期间,333.3公里长的九景衢铁路建设工地6个标段数千建设大军,在工棚吃了个年夜饭,马不停蹄地又奔赴工地,忙于建设施工,好一派铁流滚滚马蹄疾,不见火车誓不休的劲头。
铁路运输落后,严重制约了瓷都通江达海能力和经济发展、人员往来。九景衢铁路建成后,将全面提速景德镇至全国各地的铁路运能。自2013年九景衢铁路开工以来,总投资46亿的项目已累计完成30.58亿投资。我市沿线各县(区)上下联动,积极配合,浮梁县完成征收工地462.17亩,珠山区完成征收土地1041亩,昌江区完成征收土地161.05亩,陶瓷工业园区完成征收土地137.728亩,全市累计完成征收土地1801.948亩,有力支持了九景衢铁路建设。
新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已完成项目设计、勘察招标和特许投资人招标工作。根据计划安排,新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将于春节后不久开工建设。届时,到2017年8月九景衢铁路建成通车,瓷都人出行坐上时速200公里的动车再也不是梦想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