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同创”,包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把这五个城市荣誉放在一起创建,不是简单的相加,是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最有含金量的城市品牌,是“五城同创”的龙头工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各有侧重,都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支撑和重要组成部分。“五城同创”,核心是提高城市品位,关键是提升城市文明,目的是打造城市品牌。通过“五城同创”,让我们景德镇这座城市对内更有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对外更有承载力、吸引力、感召力。“五城同创”包含五个主题,涉及88个子项,几百项指标,内容非常多,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讲,今天我着重就城市环境卫生问题讲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抓好城市环境卫生?
城市环境卫生是“五城同创”的基本前提、重要要求,是城市的第一形象、第一脸面、第一窗口。抓好环境卫生,就是贯彻落实强卫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形、实、魂”三字要求中“形”的有力举措。环境卫生好不好,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美誉度、地方的开放度、市民的幸福度。我们一定要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比发展就要比环境”的工作理念,举全市之力,打一场城市环境卫生的攻坚战。
第一,抓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对群众是一项民心工程。环境卫不卫生,生活舒不舒适,出行方不方便,居住安不安全,这些都与老百姓的生活直接相关,是老百姓每天都要面对、感受、评判的具体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一定要顺应市民要求、回应群众呼声,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从城市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当前最重点的问题突破,切实抓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度。
第二,抓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对客商是一项信心工程。环境卫生,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彰显的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对客商的吸引、项目的落户、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环境卫生的好坏,就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体现。环境卫生问题可以反映干部的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可以折射市民的素养、素质和品位。城市环境卫生搞得好,就能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汇集,就能让这个城市成为发展的高地、生活的福地,客商就会更加青睐景德镇,更有信心到景德镇来投资兴业。
第三,抓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对干部是一项作风工程。“五城同创”启动以来,我们的城市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与景德镇的对外影响力,与外界对我们的期望值还有差距,还不相称,这也使得外界对我们产生了偏见和误差,小瞧我们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但这不是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干部作风的问题。所以,我反复强调,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既是干部能力的体现,更是干部作风的检验。看一个地方干部作风实不实,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简单、最具体的就是看环境卫生怎么样。我们要把城市环境卫生作为考验干部、检验干部、锻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以环境卫生的根本改变带动干部作风的转变。
第四,抓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对地方是一项发展工程。环境好,发展好;好环境,好发展。过去的发展靠低成本,现在靠好环境;小企业靠低成本,大企业靠好环境。好环境,包括政务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等等。景德镇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未来的城市,更是一座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千年古镇、世界瓷都,开放包容、令人向往,“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确实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技史》中写道,“景德镇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一部景德镇瓷器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发展史。”清朝的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也这样描述景德镇,“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陶民十七八,土著二三分”。前不久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到中国,就专门来看景德镇。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景德镇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国际化的城市。当前,景德镇的发展思路和态势是好的,“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建设生态之城”是非常符合景德镇的实际。景德镇历史上是受人尊重的,未来通过努力一定是令人羡慕的。当下,我们一定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从最基本、最具体、最紧要的事情做起,那就是抓好环境卫生。通过把城市环境卫生搞好,提升城市的品质、品位、品格,体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人本、人性、人文的要求,极大地提振精、气、神,焕发人民群众的真、善、美,摘掉脏、乱、差的帽子,建设美好家园,推动景德镇加快发展。
二、如何抓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
在推进“五城同创”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环境卫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市之力抓好环境卫生工作。坦率地讲,城市环境卫生问题,有规划的问题、投入的问题、建设的问题,更有管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全面谋划,又要重点突破。当前我们推进“五城同创”,一定要正视问题、找准症结,把环境卫生作为主抓手,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搞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总的要求就是六个字:整洁、整齐、整治。
一是整洁,主要是解决脏的问题。对单位来讲,就是要收拾好自己的“桌子、房子、院子”。对社区来讲,就是要收拾好自己的“楼道、楼顶、楼院”。对街区来讲,就是要收拾好自己的“街面、店面、立面”。通过清扫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死角,清除垃圾杂物,实现山清水秀地干净。
二是整齐,主要解决乱的问题。解决乱搭乱建的问题,特别是对“两违”问题,要“违章就查、露头就打、出土就清、抢建就拆”,对党员领导干部参与“两违”的,更要严肃处理。解决乱贴乱画的问题,对违规张贴、随意涂写广告的,要严管重罚。解决乱摆乱设的问题,特别是对学校、医院、火车站、汽车站、公园、广场等地段,要杜绝高音吹弹拉唱、设摊设点叫卖等严重扰乱市民生活的现象,实现整齐有序又安全。
三是整治,主要是解决差的问题。整治重要节点形象差,包括主要干道、交通沿线、城市繁华地段等,着力解决道路破损、不雅广告、违法乞讨等现象。整治交通出行秩序差,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既要在“路”上做文章,也要在“人”上做文章。在路的问题上,要规范建设停车场地,科学设置红绿灯,禁止乱停乱靠;在人的问题上,要从严查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严管抢道掉头、乱冲乱窜、超高超重、乱闯禁行等现象,打造一个有序的出行环境。整治公共场所管理差,包括项目工地、农贸市场、酒店商店等,着力治理噪音、扬尘、油烟、污水等问题,加强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管理,加强文明养成教育,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二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做好城市环境卫生,点多、面广、线长,具体工作要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当前要重点突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城市门的问题。城市门,就是城市的第一印象、第一门户,既是城市形象的展示,也是发展成果的体现,更是一个地方精气神的反映。现在新区有了一定基础,要尽快出形象,提振精气神,为老城区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空间和时间。要把城市门统一谋划好,把品位提高、形象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谋划好景德镇东南西北几个出入口,使整个城市的大形象有大改善,使每一个到景德镇的人特别是初次到景德镇的外地人,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西大门景西收费站至迎宾大道一带,要在赣东北综合物流园处形成“站在草坡上,欢迎亲人来”的效果;南大门月亮湖至昌南大道一带,要建设景鹰高速连接线,并整合206国道和生态路形成大通道;北大门景北收费站至金岭大道一带,要加强疏通、整治,并打通昌南拓展区连通北汽、名坊园的道路;东大门景东收费站至高岭大道、景东大道一带,要加强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并加快推进景东大道延伸工程。
二是市政公共设施的问题。老城区重要路段、重要节点、重要场所,破烂、破旧、破损的问题,要及时做好修复、修补和修理。同时,要大力推进古城保护、遗址保护、老瓷厂改造,加快市政设施的绿化、亮化、美化,实现老城区“水通、路平、灯亮、线齐、墙美”。
三是城区的绿化提升问题。路美城美,路亮城亮。创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核心就是绿化的问题。
说实话,景德镇城区的公共绿地比例是不高的,特别是城区入口位置,要提高城市公共绿化率,使绿色植被与城市建筑相协调。绿化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要看长远、有未来,使绿化有高度、厚度、密度。要把握四个原则:做加法不做减法的原则,绝不能为了省事,就把现有的树挖掉又种新树种。以标准定投入,而不是以投入定标准的原则,有钱就种大树,大树成阴;没钱就种小树,小树成林。适地适树的原则,不要贪大求洋,适合栽什么树就栽什么树;选好苗、打好洞的原则,活不活在于苗,好不好在于洞。如果我们能把公共绿地建设谋划一下,分批分阶段地改造提升路树、行道树,城区小游园、小绿地,统筹谋划、重点提升、扮靓扮美,就一定能把城市装扮得更漂亮,城市形象就会有大的改观和提升。
三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任何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必须下狠心、下决心,把城市环境卫生抓好、抓到位。
一要强化工作责任。做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必须强化责任,必须市区联动,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市“五城同创”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要把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督查,重点调度,重点突破。责任主体是县区,工作主体是街道乡镇,希望珠山区、昌江区、浮梁县强化责任,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带着一级干,把责任落实到村居、到社区、到具体人。目前珠山区和昌江区都在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实施了“路长制”,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要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并坚决落实“门前三包”等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推动工作,使城市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二要保障必要投入。做好环境卫生,固然需要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抓细、抓实、抓好,但还要有必要的经费投入。要落实专项经费,今年,市本级再紧,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决定拿出一亿元来提升绿化,一亿元来改善市政设施,县区也要将“五城同创”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向改革要资金,靠市场找出路,打破单一依赖政府投资的旧格局,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制。
三要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城市环境卫生,没有局外人,没有无关的单位。大家一定要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真抓实干,干出实效。主要部门要切实肩负起牵头抓总的作用,做好协调、组织、通报、考核等各项工作;职能部门要相互支持,齐心协力,注重沟通衔接,加强协调配合;群团部门要密切配合,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发挥“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示范带动作用,市属和驻市大中专院校都要组织好师生,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工作;组织部门要把抓城市环境卫生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尺;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报纸有图文、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微博有动态、微信有平台,让抓好环境卫生深入人心,营造人人美化市容环境、全民参与“五城同创”的良好氛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