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本报记者

周筠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进一步促使广大师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7月22日至26日,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院组织7名研究生赴南京、上海、嘉兴进行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7月22日,实践队员们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幅幅见证历史的画面,一组组触目惊心的图片,一段段鲜血淋漓的文字,一场场惨绝人寰的杀戮,追溯着中华民族最深的伤痛,把队员们再一次带入那个动荡的年代,感悟遇难同胞无声的哭泣,追忆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深告诫着同学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面对一个个遇难同胞的名字,同学们鞠躬默哀,祈愿逝者安息。

7月23日,队员们来到中山陵。在中山陵,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拾级而上,沿途看到“博爱”牌坊与“天下为公”、“民权、民生、民族”的孙中山先生手书,瞻仰了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缅怀他的壮志豪情和丰功伟绩,对开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进行拜谒。

7月24日,队员们到达了位于黄浦江畔上的上海四行仓库遗址。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标志着抗日战争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当年保卫上海的八百多名爱国抗日战士抵抗住了日军的轮番进攻,最后全部牺牲。在四行仓库,队员们感受到了它的雄伟与壮丽,仿佛能听见抗日的战火声就在耳边回响。那是一栋灰墙红砖的典型民国建筑,气势恢宏,保存完好。但是很遗憾,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到来,四行仓库正在维修,他们只能在外面瞻仰。虽然过程很短,却十分刻骨铭心,这次参观是对同学们思想的洗礼。

7月25日,队员们冒雨来到了坐落于上海市宝山区的淞沪抗战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是一个全面反映抗战时期发生在上海的两次重大战役“一·二八”、“八·一三”淞沪抗战和上海人民抗战史实的专题纪念馆。很遗憾,因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馆也正在进行维修,需等到8月15日抗战胜利日前夕对外开放。队员们向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表达我们的来意时,有幸遇到纪念馆副馆长,她向我们介绍了淞沪会战的相关情况,冒雨带同学们参观了张治中抗战老兵纪念馆和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同时还赠送了八本抗战老兵口述抗战历史的书籍和其他一些与抗战相关的资料。队员们在一旁认真的听着副馆长的介绍,在缅怀那些在抗战中失去生命的烈士们的同时,激发了队员们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参观完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后,队员们来到上海解放纪念馆。纪念馆记录着1949年5月12日至5月27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上海的历史画卷,陈列重现当年人民解放军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和中共上海地方组织积极配合的壮观画卷。

7月26日,队员们来到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南湖作为中共一大的会址,历经沧桑,孕育革命的红船又仿佛把大家带到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队员们随着带队老师进入馆内参观,一、二层为“开天辟地”展览,三层为“光辉历程”展览,重点突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整个历史背景和过程,同时又将展览内容延伸至当代,较为完整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4年的光辉历程。馆中的陈列品和解说词在参观者面前展开了党的90年战斗历程的生动历史画卷,记录着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寇的罪行,记录着中国人民曾经经历的苦难,更记录着中国共产党94年的战斗历程以及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辉煌业绩。

开展实践活动这几天,队员们每到一处,一边瞻仰革命先烈,一边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历史的瞬间。同时,队员们每到一处,都对现场的参观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对象包涵各类人群,主要围绕当代中国人对于抗日战争历史了解的程度进行,目的是让大家“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刻了解到这段残暴血腥的历史,感受到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更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历史荣辱感和民族使命感。实践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战争灾难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历史教科书,需要后人反思和阅读。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当代研究生,同学们深感自己应该尊重和正视历史、提高警惕,珍惜和平,发愤图强,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