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五城同创全民行动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景德镇日报
本报记者

核心提示

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市坚持以“创建为民、靠民、惠民”为宗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统筹推进“五城同创”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厘清管理职责,强化建章立制,开展专项治理,加强督促检查,“五城同创”有序推进,城市面貌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一元复始,万家更新。值此新年到来之时,本报以“关键词”的形式,回顾2014年3月我市重新启动创建“国家五城”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殊为必要、意义非凡,这也是本报为2015年的“五城同创”工作鼓劲打气之举。

【关键词】

推进五城同创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设置了“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组织道德模范故事巡讲,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立志愿者协会,相继开展了“美在景德镇,爱在景德镇”“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等活动,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举办了系列活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积极开展春、秋季爱国卫生月活动,重点对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开展创建无烟卫生单位,对全市小餐饮、农贸市场卫生进行整治。

——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编制并经国家评审通过了《景德镇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年)》,完成了2014年“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项目建设检查验收,完成封山育林1.9万亩。2014年,我市新造林核实率和合格率均好于往年。

——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管网、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昌江河综合整治和污染防治调研,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年活动,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建立了全市重点减排项目月调度制度,对国控重点监控企业开展季度监测并公开结果。

——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强市政建设,完成人行道改造28290平方米、沥青路面改造20076平方米,疏通清掏下水道约5500米。同时完善了莲花塘、人民公园等地公共便民设施,完成道路绿地修剪养护约30万平方米,行道树修剪12200棵,老城区清淤堵漏工作全面完成。

【关键词】

整治市容市貌

2014年9月初,我市针对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了全市市容市貌综合治理行动。活动开展2个月以来,共规范陶瓷商户经营3300余户,清理占道物品178车,拆除违规棚点120余处,拆除乱吊乱挂132处,拆除国贸广场违章售货亭12个;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76184起、违停16066起,强制拖移违停机动车582辆,查处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600余起;取缔主次干道流动摊点684个,规范出店经营408处,清理横幅和小广告386处,取缔6个马路市场,与5737家沿街单位和商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状》;清理杂草12410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工业垃圾153吨,清理泥沙99吨;5座垃圾中转站已完成主体建设,3座已完成基础建设;施划主干道上60座公交站点,恢复“机场巴士”公交专线,开通首条城区公交旅游专线,对全市662辆出租汽车开展车容车貌检查;开展餐饮食品安全抽检320批次,立案查处食品安全案件76起,整治餐饮服务单位1411家;珠山、昌江两区积极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辖区内市容市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关键词】

治理交通拥堵

市交警支队当好治堵“排头兵”。2014年以来,该支队采取了一系列治堵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不断优化路口通行方案。对昌江大桥西端采取了机动车环岛禁左、单向通行的措施。二是积极开展畅通工程示范路口创建活动。选定浙江路口、昌南路口和紫晶路口为示范创建路口,全面分析产生拥堵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三是及时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先后投入150

余万元,对东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和老城区、西城区的部分道路的标线进行了重新施划,在昌江大桥、珠山大桥、瓷都大桥、景北大桥等处增设了警示标志,对浙江路、马鞍山路涵洞一带的交通隔离护栏进行了更新完善,对206

国道丽阳路口、紫晶路口2

处标清视频监控升级至高清,并修复更新视频监控设施12

处,撤除了昌南路口东侧隔离树木,并对机动车道进行了拓宽,同时在昌南路口设置了一块大型LED路况信息显示屏。四是积极推动摩托车、电动车规范管理。五是从严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六是全力做好道路改造施工期间的疏堵保畅。七是全力以赴打好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攻坚战。截至2014年10月底,该支队在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中共出动警力8000余人次,警车1600余辆次,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76184起,行政拘留29人,刑事拘留2人。八是相继开展了“机动车违停、大货车整治、地锁拆除”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市规划局对市中心城区老城区停车场建设进行了编制与整治,以缓解我市中心城区车辆拥堵现象。规划建设路外停车场,提供1730个停车泊位;利用现有停车资源7个停车场,提供450个停车泊位;整合违法侵占停车资源的停车场9个,提供890个停车泊位;开发新建临时停车场5个,提供390个停车泊位;规划合计路内停车位860个;取缔广场及部分交通影响比较大的路内停车位60个;取缔部分非法划分及个人占用停车泊位40个;统一规范管理非机动车停放标准。

【关键词】

开展志愿服务

志愿者是社会进步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长期以来,我市的志愿者在社会公益、城市文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弱势群体帮扶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今又在“五城同创”的活动大潮中大展身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全市青年志愿服务年活动正式启动。2014年9月27日,由团市委、市文明办、景德镇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美在景德镇·爱在景德镇”青年志愿服务年活动启动仪式在市人民广场举行。13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启动仪式,进行了庄严宣誓,并郑重地签字承诺。

启动仪式结束后,各青年志愿服务队深入街道、社区,开展“美在瓷都·爱在路上”“美在社区·爱在行动”“美在环境·志愿先行”“美在真情·心手相牵”“

美在身边·随手公益”“美在文明·创建五城”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投身到景德镇“五城同创”中。

——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2014年12月18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大会举行,标志着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超九成市民认同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12月上旬,市国家调查队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500

名被调查对象中,有98.5%的调查对象认同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

【关键词】

规范陶瓷市场

2014年8月6日,市委书记刘昌林、市长颜赣辉分别作出批示。刘昌林在批示中指出:整治规范陶瓷市场是“五城同创”活动的关键之战,兼有带头示范作用,对于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各相关单位互相支持,各片区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建设一个有诚信、有秩序、有品位、有特色的陶瓷市场。颜赣辉在批示中指出:规范管理陶瓷市场工作非常重要,事关我市的对外形象和诚信度。希望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认真严格实施方案,把规范管理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为提升我市形象和诚信度作出贡献。

随后,全市陶瓷市场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全面启动。8月7日,全市陶瓷市场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议召开。8月8日,

16家单位对国贸广场进行首次全方位的督查行动。另外,珠山区组织100多名文明卫士在国贸、金昌利等陶瓷市场开展宣传和清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昌江区对中国陶瓷城、中国瓷园和豪德广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国贸广场、金昌利、中国陶瓷城、锦绣昌南4个陶瓷市场的3900余户陶瓷商户发放《关于全市陶瓷市场规范管理专项行动的通告》,督促沿街单位和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市交警支队主动与中国陶瓷城、中国瓷园等市场管理部门责任人进行对接,设置了8块交通提示牌,施划机动车停车位241个;市房管局制定了《陶瓷市场物业管理规范整治方案》,并会同珠山、昌江两区到国贸、金昌利、中国瓷园、中国陶瓷城实地查看,促四个重点陶瓷市场物业公司设立公共服务(投诉)中心,加大市场卫生清扫保洁和宣传力度。全市陶瓷市场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全面展开。

【关键词】

主流媒体发力

“五城同创”活动开展以来,本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及时做好宣传策划。采访中心及时做好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检查监督、落实等工作报道;进行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创建活动报道,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编辑中心在一版开设创建工作专栏,定期推出相关综合性报道。《景德镇日报·都市导刊》更是成为了“五城同创”宣传报道的主力军,不仅注重政策解读和反映民声民情,更是做好了舆论监督报道,加强了与市民的互动,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就“创五城”与市民加强互动。2014年7月24日,本报通版推出《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努力铸就瓷都梦——景德镇市创建“国家五城”工作方案详解》,并同步启动《我与“创五城”》微信平台,与市民实现互动交流,使创建宣传更接地气。

——2014年8月18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与本报联合开展了“五城同创”创全国文明城市系列宣传活动。《“我与创文明城市”问计市民有奖征集》、《“我与创文明城市”有奖征文》、《“景德镇十大陋习”评选》等活动相继出炉。

经过读者投票,“机动车乱超车、乱停放、乱加塞、乱掉头、乱打喇叭、乱用远光灯”“摩托车、电动车乱闯红灯、骑到路中间”“随地吐痰,在墙角小便”“随手乱扔垃圾,向车窗外抛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人不走人行道、不走斑马线、乱闯红灯、翻越护栏”“出租车拒载、不打表、乱加价、拼客、乱调头”“办丧事随车抛小鞭炮、黄纸”“占道经营、出店经营”“随意张贴垃圾广告,强塞给行人小广告”等十项不文明行为被评选为“景德镇十大陋习”。对此“十大陋习”,《景德镇日报·都市导刊》在一版头条位置进行了大篇幅的一一曝光,引起了极大反响。

除此之外,本报还在《都市导刊》上设立了“曝光台”栏目,随时曝光市民身边的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整改。比如,对国贸广场“脏乱堵”现象的持续曝光和之后有关部门的综合整治;对昌江区新枫街道韭菜园村垃圾遍地的曝光和之后的整改等。

据统计,2014年《都市导刊》共刊发涉及“五城同创”的曝光与监督类报道50余篇,极大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威力。

2014“五城同创”大事记

●我市成立创建“国家五城”活动指挥部,市委书记刘昌林为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3月5日下午,市创建办召开第一次主任办公会。

●3月7日,市环保局部署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

●3月19日开始,

市城管执法局直属执法支队将原分流至各区的城管队员、协管员进行统一管理。

●3月24日,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和创建“国家五城”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3月26日,市文明委201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景德镇市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景德镇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等。

●3月下旬,市建设局就建设系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进行部署。

●3月31日,市林业局组织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工作会,部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制订出了《景德镇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草案)》。

●市委宣传部成立创建“国家五城”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国家五城”的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

●4月29日,刘昌林、颜赣辉、梅亦、汪剑平、刘朝阳、夏军等市领导就我市市容环境进行现场调研。

●4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五城”活动指挥部成员扩大会议。

●5月7日至9日,市创建办、市国调队对珠山、昌江两区的500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

●5

月17

日,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评审会召开,评审组原则同意通过《总体规划》。

●6月1日开始,市环保局在全市范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

●6月6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会召开。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联从7月1日起组织开展景德镇市道德模范故事巡讲活动。

●7月3日,珠山中路综合改造整治工作部署会议召开。刘昌林强调,要力争把珠山中路打造成集中展示景德镇新的“形、实、魂”的示范路,并为治理城市探索经验,为“五城同创”撕开一个突破口。

●7月24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分指挥部召开首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

●7月24日,市政府召开交通拥堵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会议,市长颜赣辉强调,要加大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整治力度,为打好“三大战役”和创建“国家五城”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8至9月,我市集中开展四个专项行动,打响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战役。一是对珠山中路进行综合改造,二是对陶瓷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三是对市容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四是对城市交通秩序进行规范整治。

●8月12日,浮梁县国家生态县建设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

●8月18日,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明确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各项任务。

●8月20日,市人大举办城市建设管理情况专题询问新闻发布会,就城市的道路、排水、环境卫生和交通管理多方面的情况向社会征集意见。

●8月27日,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

●9月11日,“奋战六十天,迎接瓷博会”市容市貌综合治理行动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11

月11

日,珠山中路综合改造工程收尾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市委召开第78次常委会研究部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工作。

●12月11日,市委书记刘昌林一行深入我市部分区域路段,对我市“五城同创”工作进行暗访检查。

●12月17日,市文明办组织发动全市志愿者积极开展“市容环境大清扫”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记者

刘丹

整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