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耄耋之年,在这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的日子,盘点儿时的存忆,当是件有益的事。我的童年是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年代度过,童年的存忆都与抗日战争相连。
“七七事变”之后,记得在厂前陶业管理局的大门前,看过一场电影,是黑白的、无声的。这是景德镇历史上第一次放映电影,看的人很多,连续放了好几个晚上。厂前,是当年景德镇一条街的名字,即今御窑厂的前部分。毕家弄到东门头有条马路,这条马路与厂前形成一个“T”字。今天御窑厂的大门外,原有一钟楼,俗称标准钟。汪精卫投降日本之后,钟楼下设了一个汪精卫的跪姿铁铸像,用真人1:1的比例铸成,供人们拍打、唾骂。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厂前是景德镇最繁华的地段。抗日时期,这里经常有各种宣传演出。我看的那场电影,大人们说是蒋介石庐山讲话,当时并不明了他讲了什么。后来在学校读书,渐渐地明白,还把他的讲话内容写进了作文:“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有抛弃一切之决心。”
我在厂前还看过一次街头演出,当年叫“文明戏”,记忆犹新。剧名叫《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日宣传演出,有人说是省里来的演出队。剧情是反映从东北沦陷区逃亡到内地的父女俩,他们以卖艺为生,女儿因饥饿昏倒在地,父亲用鞭子抽打,要她起来继续演唱。这时,观众中冲出一人,高喊“放下你的鞭子。”老汉说出原委,观众与演员互动,不断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香姐的几句唱词,现在还能哼出:“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
当年的景德镇,无论街头巷尾和学校窑厂,无人不哼唱抗战歌曲。抗战歌曲,就成了我那辈人的儿歌。那时我对自己会唱的歌的含义,并不甚明了,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个中心是清楚的。有的歌不知道歌名,但能哼唱也就感到满足。当年最流行的一首歌,男女老幼都会唱,我今天也还不知道歌名,它的歌词是:“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走出工厂、田庄、课堂,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唱着它,民族危亡感油然而生,同仇敌忾,生死已到最后关头,似乎每个人都愿意“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日机轰炸,景德镇的中心城区几乎都被炸遍,儿时的记忆犹如烙印。敌机对景德镇轰炸,以破坏陶瓷业为目标,凡有窑囱的地方,都向下抛炸弹。以陶瓷业为中心的区域,北起薛家坞的宗仁窑,南到狮子弄的启发窑,无不遭到日机的狂轰滥炸,一百多根窑囱,炸毁几近一半。这一年,敌机来袭,从一日一次到一日三次,从一次两架到一次九架。日机轰炸,给人们形成极度恐慌,纷纷在周边山上挖防空洞躲飞机。龙珠阁山上设一口大铜钟,吊在一个高约八米的木架顶端。钟声清脆,全镇可闻。警报分设预防警报、紧急警报、解除警报三种信号。预警信号一响,人们纷纷疏离。当年我住在陈家街,一次敌机来袭,我刚跑到猪婆山岭(今景德商城红店街一带),飞机临空,我们扒在山下,看着敌机投弹,看着窑囱倒塌,看着浓烟四起。一次我在董家坞山上躲飞机,敌机飞得很低,机翼上的红膏药和飞行员都看得清楚,突然,飞机上用机枪对着田埂上的人群扫射,我亲眼看见几个人在子弹扬起的飞尘中倒下。听说南门头的昌江边,遭敌机机枪扫射死伤数十人。
1942年夏天,日寇对景德镇的轰炸最疯狂,炸的范围最广,死的人最多。一天之内来袭六次,每次飞机九架,共五十四架次。我们家有幢屋在大黄家上弄,离中华路约百米,这次轰炸,从弄口到我们屋为止,全部变为废墟。我家房子的一方墙全面炸倒。在房屋的大门里边,房顶开了一个洞,地下钻了一个洞。地下的洞约一米深,再向南拐了一个弯,说是一颗臭弹没有爆炸。我母亲在飞机过后,即去看过,回来说黄家弄炸死十八人,她是跨着遇难同胞的尸体来回走过的。母亲还说吉安会馆(戴家上弄,黄家上弄横弄口),炸死二十七人,这一天敌机轰炸,都说死伤数百人。圣哲巷有个美国教会天主堂,教堂边上有一栋房子,屋顶是铁皮盖的,铁皮上画了美国国旗,面积不下60平米。以往轰炸都避开它,这一次也把它炸了,死了许多人。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星条旗也成为轰炸目标。事过几天之后,母亲带着我去了大黄家弄,用瓦砾把那个臭弹钻的洞填了。母亲切齿地说,把日本鬼子埋了。我踩着填平的弹洞,边夯实边喊:“把日本鬼子埋了,把日本鬼子埋了。”
这一次,厂前小学被炸了,彻底炸成废墟。厂前小学原名模范小学,是景德镇历史上第一座“洋学堂”,是当时最大规模的学校。江西省几任省长都曾莅临视察,多次赞誉模范小学名实相符。许多年曾免试向省城中学输送学生。景德镇老一辈人,对这所学校被炸,深有切肤之痛。国仇家恨,刻骨铭心。
日机轰炸之前,景德镇就有沦陷区的难民进来,他们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难民中有南昌的、九江的、湖口的、都昌的、鄱阳的,全省各沦陷区的都有。景德镇许多会馆、祠堂、学校都住了难民。吉安会馆被炸死的,就是南昌来的难民。有的是辗转流亡,还有从东北来的。景德镇中小学都收了不少难民子女,我在三小、一小读书,我的班上就有难民同学,记得老师曾用“大敌当前”、“同舟共济”、“共赴国难”这些词语指导我们造句作文。当年从沦陷区流亡来的省立高级职校有三所,它们是九江高陶、永修高农、泰和高工。
1945年我小学毕业。在暑假,忽然听到街上爆竹声。抗战胜利了,中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侵略者的失败而宣告结束。我向母亲讨了些钱,买了一些“大爆竹”,和邻居一起参加了放爆竹的行列。在十八桥,我看到母亲和邻居阿姨,她们的脸上绽放着我曾经没有见过的笑容,至今仍清晰地留在脑海深处。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缅怀那些惨遭日机轰炸的死难同胞,守护那段不能忘记的记忆。记住历史,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更是为了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